“网络热词”_______________。
下面句子诠释了网络热词的基本特征,请重新排序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正在成为锐不可当的意见载体和传播利器
②代表了一定社会阶层的想法和情绪,能够准确表达某一群体的意识
③不仅仅是互联网,各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成为了这股力量的推动者
④由于其反应迅速、高度概括、形象生动、朗朗上口,并具有一定悬念性的特征
③①④②
②③④①
②④①③
①③④②
在1994年广岛亚运会之前,历届亚运会均在首都城市举行,之后已有四个非首都城市成功取得了亚运会的主办权,这_______亚运会的开放和多元化。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展现
表现
实现
体现
放眼世界范围,有研究者发现,地处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的语言中,至少有七个不同的词来表达“雪”,也许区分雪的形态和状态,对他们的生活而言非常重要;而处于赤道的非洲国家语言中就少有关于“雪”的词。同样,在阿拉伯语中,有四百多个表达“骆驼”的词语,而在汉语、英语中,有关“骆驼”的词语就相当少……一方水土,也孕育一方特有的语言。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非洲国家对于“雪”这个词不如爱斯基摩人那么感兴趣
“骆驼”这个词是阿拉伯语中最重要的词汇
地理环境是方言形成的根本原因
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
一个旅游团租车出游,平均每人应付车费40元,后来又增加了7人,这样每人应付的车费是35元,租车费是:
2000元
1960元
1900元
1850元
《论语》“学而时习之”,其实是对“学”“习”这两种意思既有区别、但又密切相关的人类知识增进行为的表达,其外延远超过今天双音节合成词基础上形成的“学习”一词。《论语》中大量使用到“学”和“习”,“学”强调对典籍的理解与吸收,“习”强调在实践中去检验印证,故“学习”义为“学习并实践”。但是,汉代以后随着汉语词汇构成规律的变化,诸如《史记》《后汉书》等典籍所载“学习”一语已由先秦两个意义递进的单音节词组演变为双音并列式合成词,从而导致“学习”词义的缩小。讨论“学习”在《论语》中的原始本义,对于今天中国的教育振兴以及建构终身学习型社会将有所裨益。
这是一篇文章的摘要,最适合做这篇文章标题的是:
《论语》在当代的传承策略
词汇演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论语》中的“学”“习”观
汉代在经典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情感预判:指文学创作中不是一味表现自我,而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换位思考,设想对方的情感反应并作出判断的手法。
下列不属于情感预判的是: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哥哥5年后的年龄和弟弟3年前的年龄和是29岁,弟弟现在的年龄是两人年龄差的4倍。哥哥今年几岁:
10
12
15
18
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诞生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歌曲。下列歌词均来自这些著名歌曲,其中创作时期与其他三首不同的是:
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一个八岁的小孩子_______能够把《论语》背下来,这真是一件啧啧_______事情。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竟然 称道
竟然 称奇
居然 称道
居然 称奇
为什么青少年会更“热血”,更冲动,更容易冒险,有研究显示,这跟青少年大脑前额叶皮层的功能有关。前额叶皮层具有负责调控注意力、作出计划、理性思考、调控情绪的能力,这部分皮层一般要等到25岁左右才能发育完全。因此,25岁之前谈理智是没有意义的。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哪项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青少年时期的大脑中多巴胺的分泌很旺盛,使得青少年更喜欢新鲜刺激的游戏
婴幼儿时期大脑发育相对青少年时期更加幼稚和不成熟,但也能逐渐学会控制大小便
大脑有“用进废退”的现象,青少年大脑前额叶皮层可通过不断训练而促进其成熟
很多中年人也经常有冲动冒险、情绪失控的行为,前额叶皮层发育完全也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很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