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文件的主题词是用来表达文件的主旨、概括文件内容特征的,因此它的词义必须明确清晰,使用的概念必须准确。我们审核时首先要斟酌选用的主题词有无歧义,能否概括文件的主旨;其次要考虑所选用的主题词是否合乎《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的规范,对主题词注意不够的现象必须纠正。
上述陈述中,主要支持的观点是:
怎样审核主题词
怎样修改主题词
怎样写主题词
主题词的重要性
新闻不仅是报道中每一个要素都符合客观实际,更重要的是新闻报道能给读者构建一个能正确认识该新闻事件本来面目的框架。无论是以镜头为信息载体的电视新闻,还是以文字为传播手段的报纸新闻都是结构事件的元素,通过一个个镜头或者一个个文字、词语按照特定顺序的组合形成对事件整体描述的框架。但是,叙事结构告诉我们,不同的组合能产生不同的意义。犹如田忌赛马一样,调整顺序也能产生质的飞跃,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量变到质变的第二种形式。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新闻真实的实现有赖于受阅者的认识、理解
新闻的真实有赖于新闻主宰者——记者的把握
新闻内部要素的完全真实并不能代表这条新闻的完全真实
新闻报道的叙事结构同样影响着新闻事件的真实性
研究表明,喝红茶与较低的死亡风险之间存在关联。近10年来,研究人员对50万名年龄在40至69岁之间的男性和女性进行了跟踪研究。这些人中85%的人经常喝茶,经常喝茶的人群中89%喝红茶。研究发现,喝红茶的人比不喝茶的人更健康长寿。研究结论是:喝红茶能够降低死亡风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研究结论?
只喝红茶而不在喝茶时加牛奶和糖的人患病风险更低
既喝红茶又喝咖啡可乐等饮料的人死亡风险也会降低
即使红茶摄入量较高也属于健康饮食,有益身体健康
每天喝两杯或更多红茶的人死亡风险降低了9%~13%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提出“测定生物大分子质量原始思想”的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比他晚一两个月发明更有效的测定方法的德国化学家米夏埃尔·卡拉斯和弗伦茨·希伦坎普只好望洋兴叹;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首次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两位法国科学家西诺西和蒙塔尼,另一位为“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作出重大贡献的美国科学家盖洛则名落孙山……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以“第一”论英雄是一些国际科学奖项所遵循的原则
诺贝尔奖获奖成果基本上都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考验
科学研究中的发明和创造是不折不扣的一种智力冒险
国际大奖注重的是发现者在科研中独一无二的贡献
角色紧张是指某人因为接受外界提出的不同要求而产生的冲突,导致自己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角色紧张的是:
五年级学生小芳期末考试成绩很差,她的父母相互指责对方没有尽职尽责,吵得不可开交。第二天冷静下来后,小芳的父母都觉得孩子成绩不好,责任主要在自己
某研究所崔研究员获得了一项汽车核心技术专利,某知名汽车厂商欲高薪聘请,而研究所领导许诺为他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让他陷入深深的纠结之中
老颜老来得子,对孩子百依百顺,结果孩子长大后骄横跋扈,一事无成,这让老颜懊悔不已
老梁得知监察机关正在对自己所犯错误进行调查,到监察机关投案自首,主动交代所犯错误后,感觉压在胸口的石头终于消失了
一家人共有兄弟姐妹七人,但只知道甲、乙、丙、丁、戊、己、庚七个人中如下情况:
(1)甲有三个妹妹;
(2)乙有一个哥哥;
(3)丙是女的,她有两个妹妹;
(4)丁有两个弟弟;
(5)戊有两个姐姐;
(6)己也是女的,但她和庚没有妹妹。
请问,这七个人中谁是男性谁是女性:
乙、丁、戊、庚为男性,甲、丙、己为女性
甲、乙、丙、庚为男性,丁、戊、己为女性
甲、乙、戊、丙为男性,丁、庚、己为女性
甲、乙、戊、庚为男性,丁、丙、己为女性
汞在环境中有三种存在形态:金属汞、无机汞、有机汞。这三种形态下的汞均有毒性,其毒性由小到大依次为:无机汞<金属汞<有机汞。其中,金属汞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烷基汞是已知毒性最大的汞化合物,甲基汞毒性比无机汞大50~100倍。由此不能推出的是:
烷基汞属于有机汞
甲基汞不是无机汞
有机汞和无机汞不能呈现出液态
常温下的金属,除汞外均不呈液态
下列劳动合同属于无效劳动合同的有几项?
①王某伪造电工资格证,与某物业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从事电工作业
②未经9岁的童星李某同意,其经纪人与某文娱公司签订了广告代言的劳动合同
③某企业与大学应届毕业生张某签订劳动合同,注明“用人单位有权根据生产经营变化及员工的工作情况调整其工作岗位,员工必须服从单位的安排”
④赵某与某企业签订了推销某款产品的劳动合同,一周后该产品被相关部门认定为假冒伪劣商品,而赵某事前并不知晓
1项
2项
3项
4项
所谓创新型经济,它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是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以创新产业为标志的经济。我国各地发展创新型经济的经验证明,经济增长由物质资源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节省的是物质资源、环境资源之类的物质投入,但不能节省资金投入。创新本身需要足够的投入来驱动。既然创新投入对创新型经济意义重大,对创新投入的激励机制建设就尤为重要,这种激励机制的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关系密切。
标准的市场经济理论排斥政府作用,至多是在市场失效以后才需要政府干预。这是在不考虑创新的条件下提出的。而一旦引入创新,就需要政府的积极介入。政府主动介入创新的必要性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创新成果具有溢出效应。创新的知识和技术,不仅创新者受益,社会也会受益。这种外溢性同时也表明,创新不仅要支付私人成本,也要支付社会成本,这种公共性特征不只是靠政府规制来克服仿冒、剽窃等免费搭车行为,更为重要的是制定重大科技创新的国家计划,并通过公共财政对此类创新进行直接的或引导性的投入。
我国目前的提法是技术创新体系以市场为导向。这是针对以企业为创新源头的技术创新而言的,而对以科技进步为源头的科技创新来说,还应明确以国家目标为导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技术有自主的选择,市场也会通过资源配置来推动创新,但不排斥政府积极介入其自主的研发过程。自主创新的各个阶段与市场的距离大致可确定政府和市场结合作用的界线。离市场越近的阶段,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越大;离市场越远的阶段,政府的作用越大。这意味着在创造新知识和新思想的阶段,更多地需要政府介入,包括政府提供引导性投资和支持引进高端创新人才。根据各地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实践,政府介入创新不是代替企业的主体地位,更不是挤出企业的创新投资,而是做更为公共的事情。
作者认为,政府在创新型经济中的角色不包括:
在市场失效后进行干预
制定法规保护专利
通过公共财政进行投入
制定重大科技创新的国家计划
有甲、乙两瓶盐水,其浓度分别为16%和25%,质量分别为600克和240克;若向这两瓶溶液中加入等量的水,使他们的浓度相同,则需要向这两瓶盐水中分别加入的水量为:
320克
360克
370克
377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