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全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76.6万公顷(1公顷=15亩)。其中,工矿仓储用地、商服用地、住宅用地、基础设施及其他用地供应面积分别为19.8万公顷、3.1万公顷、7.9万公顷和45.8万公顷。全年出让国有建设用地30.7万公顷,出让成交价款6.03万亿元。
2018-2022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中各类用地占比变动程度最小的是:
工矿仓储用地
商服用地
住宅用地
基础设施及其他用地
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达到1.25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52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2%,其中风电新增3763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8741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334万千瓦,常规水电新增1507万千瓦,抽水蓄能新增880万千瓦。截至2022年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2.13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较2021年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风电3.6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3.93亿千瓦,生物质发电0.41亿千瓦,常规水电3.68亿千瓦,抽水蓄能0.45亿千瓦。
2022年,风电、光伏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达到1.19万亿千瓦时,较2021年增加20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8%,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接近全国城乡居民用电量。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72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31.6%,较2021年提高1.7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在保障能源供应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2022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规模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风电>太阳能>抽水蓄能
太阳能>常规水电>生物质
抽水蓄能>风电>生物质
常规水电>生物质>抽水蓄能
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109.3万吨,比上年下降2.3%,价值63.6亿美元,增长45.3%。进口平均价格达5821美元/吨。其主要特点有:
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大幅增长,2006年,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钢材90.9万吨,下降2.5%,占进口钢材总量的83.2%;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进口铜材10.5万吨,增长24.4%,此外,一般贸易进口7.2万吨,下降16.9%。
进口主要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国货复进口小幅增长。2006年,大陆自台湾地区进口铜材38.7万吨,下降3.9%;自韩国进口18.8万吨,下降15.3%;自日本进口9.9万吨,增长19.3%;自东盟进口8.5万吨,下降5.8%。自上述4个市场合计占69.4%。此外,国货复进口17万吨,增长2.8%。
外商投资企业是进口的主力军。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口铜材78.2万吨,增长1.6%;国有企业进口25.7万吨,下降8.1%;私营企业进口4.5万吨,下降19.6%。
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量减价的主要原因有:国内市场供给能力有所增强;国内铜材生产上游产品供给持续增加;铜材价格攀升遏制了部分需求。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加工的上游原材料电解铜的平均价格为6254美元/吨,上升74.5%。值得关注的是,我国作为铜资源短缺的国家,2006年铜材出口却呈快速上升趋势。2006年,我国铜材出口达55.9万吨,增长20.6%,相当于当年铜材进口量的一半以上。铜材的冶炼和加工属于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大量出口铜材既扩大了国内的供需缺口,也使国内能源和环保承受更大的压力,所以,需要采取合适的政策措施促使铜材的进出口更加趋于合理。
资料中提到的4个铜材进口来源地中,在我国2006年进口铜材量所占份额最大的国家或地区比所占份额最小的国家或地区多:
31.2万吨
27.6个百分点
25.6个百分点
3.3倍
按1990-2002年间的发展趋势,有几个地区将能够达到或超过2015年发展中地区(总体)的目标水平:
3个
4个
5个
6个
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37万亿元人民币,比2022年(下同)增长15.3%,占同期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的5.7%,比重提升0.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约1.84万亿元,增长20.2%,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7.7%,进口约5335.2亿元,增长1.1%,占同期我国进口总值的3%。
从出口目的地看,美国(37.4%)、英国(8.7%)、德国(4.7%)、俄罗斯(4.6%)、法国(3.7%),合计占出口总额近6成;泰国(2.5%)、越南(2.4%)、马来西亚(2.4%)、澳大利亚(2.1%)等新兴市场活跃。美国(15.6%)、日本(13.5%)、澳大利亚(11.2%)、法国(7.9%)、韩国(7.2%)、新西兰(7%)、德国(6.4%)、意大利(3.6%)、英国(3.4%)、荷兰(3.3%)是主要进口来源地。
2023年,在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中,我国与下列哪个国家出现贸易逆差?
德国
法国
英国
澳大利亚
2023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7亿千瓦,同比多投产1.7亿千瓦。其中,新增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2亿千瓦,同比多投产1.3亿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重达到58.5%。截至2023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9.2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5.7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在2023年首次突破50%,达到53.9%。分类型看,水电4.2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5094万千瓦;核电5691万千瓦;并网风电4.4亿千瓦,其中,陆上风电4.0亿千瓦、海上风电3729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6.1亿千瓦。全国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规模从2022年底的7.6亿千瓦,连续突破8亿千瓦、9亿千瓦、10亿千瓦大关,2023年底达到10.5亿千瓦,同比增长38.6%,火电13.9亿千瓦,其中,煤电11.6亿千瓦,同比增长3.4%,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39.9%,首次降至40%以下。2023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利用小时3592小时,同比降低101小时。分类型看,水电3133小时,同比降低285小时,其中,常规水电3423小时,同比降低278小时;抽水蓄能1175小时,同比降低6小时。火电4466小时,同比提高76小时;其中,煤电4685小时,同比提高92小时。核电7670小时,同比提高54小时。并网风电2225小时,同比提高7小时。并网太阳能发电1286小时,同比降低54小时。2023年,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5.6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1.4%,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4428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
2023年,下列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类型,其利用小时数同比降幅最大的是:
水电
常规水电
抽水蓄能
并网太阳能发电
2022年,S省各级12315工作机构共接收诉求220.4万件,同比增长21.41%。其中,投诉55.6万件、举报26.3万件、咨询138.5万件,比上一年分别增加14.0万件、8.9万件、16.0万件。
关于2022年S省各级12315工作机构接受诉求状况,不能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2—12月间,接收诉求件数环比增量最大的是3月
全年接收诉求件数最多的月份诉求件数是最少月份的1.5倍以上
全年举报接收量占本渠道投诉、举报接收量比重最高的渠道是来函
全年互联渠道投诉、举报接收件数超过40万件
某科学家做了一项实验,通过向若干只狒狒提供不限量的香蕉和香肠以研究其食性。结果表明,90%的狒狒有进食,其中吃香蕉的狒狒是吃香肠的狒狒数量的3倍,而两种食物都吃的狒狒是只吃香肠的狒狒数量的,则未进食的狒狒是只吃香蕉的狒狒数量的:
2019年我国农民工规模继续扩大,总量达到29077万人,同比增长0.8%。其中,本地农民工11652万人,比上年增加82万人;外出农民工17425万人,比上年增加159万人。外出农民工中,在省内就业的农民工9917万人,比上年增加245万人;跨省流动农民工7508万人,比上年减少86万人。
从收入看,农民工集中就业的六大行业月均收入均稳定增长。2019年农民工月均收入约4000元;其中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4427元,比上年增加320元;本地农民工月均收入3500元,比上年增加160元。分区域看,在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4222元,比上年增长6.8%;在中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3794元,比上年增长6.3%;在西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3723元,比上年增长5.7%;在东北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3469元,同比增长5.2%。
2018年,省内就业农民工的数量约占外出农民工的:
36%
46%
56%
66%
2013年全年,我国出口苹果数量为994664.1吨,同比增长1.9%,金额为10.3亿美元,同比增长7.3%。
2013年12月,我国出口苹果数量为117478.4吨,比11月下降8.0%,金额为1.2亿美元,比11月下降7.7%,同比出口数量增长2.6%,金额增长12.5%。
2013年1-11月,我国对亚洲出口苹果数量为764096.4吨,同比增长6.8%;对非洲出口苹果数量为1943.9吨,同比下降56.6%;对欧洲出口苹果数量为106279.0吨;对南美洲出口苹果数量为711.3吨,同比增长7.6%;对北美洲出口苹果数量为3843.3吨,同比增长25.0%;对大洋洲出口苹果数量为311.8吨,同比增长48.3%。
2013年1-11月,我国对各大洲出口苹果数量最多的是:
亚洲
非洲
欧洲
北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