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前三季度,A市工业生产保持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实现工业增长值3806.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7%。其中,轻工业增加值1088.25亿元,增长9%;重工业增加值2718.12亿元,增长14.2%。完成工业总产值15777.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2%。其中,轻工业完成3550.44亿元,增长9.7%;重工业完成12227.12亿元,增长18.2%。
六个重点发展工业行业是本市工业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前三季度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028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3%。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增速较快,共拉动全市工业增长了8.5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该市完成工业出口交货值5055.6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9%。今年以前,工业出口交货值增幅波动较大。1月份因去年基数较低,故增幅较高,为26.3%;2月份受春节影响,增幅出现较大滑落,仅为9.5%;3~5月增幅均低于20%;自6月份开始,全市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速大幅回升,且连续几个月基本稳定在25%左右。
前三季度,电子信息产品,共生产笔记本电脑2526.69万部,比去年同期增长76.4%;显示器81.89万台,增长69.5%;移动通信基站设备192.84万信道,增长59.4%;程控交换机294.15万线,下降29.5%。
成套设备产品,生产交流电动机926.70万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23.9%;金属切削机床1.12万台,增长5.4%;升降移动机械3.57万台,增长7.9%。
石油化工产品,原油加工量为1817.98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3.5%;生产乙烯138.42万吨,下降4.1%;橡胶轮胎外胎743.78万条,下降7.9%。
钢材产品,生产成品钢材1633.9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4.2%;生铁1335.64万吨,增长6.3%;生钢1552.59万吨,增长7.5%。
2006年前三季度,该市完成工业总产值约为:
3377亿元
3311亿元
13578亿元
13221亿元
2007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1万人。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2.2%。按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标准低于785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147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669万人;按低收入人口标准786-1067元测算,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284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709万人。
2006年末,全国农村低收入人口与贫困人口所占比例约为:
4.3%
2.2%
1.1%
不好估算
2021年,我国制作综艺益智类电视节目时长30.0万小时,比上年下降12.2%;播出艺益智类电视节目时长109.5万小时,下降5.5%。制作广播剧类节目时长22.4万小时,比上年增长2.4%,播出广播剧类节目时长97.8万小时,增长0.4%。
2017-2021年我国播出影视剧类电视节目时长增加最多的年份是: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1年
为了响应国家关于“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号召。上海市政府着眼于实际情况,对上海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深入推进。2006年内颁布了《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与之相关的367条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全年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57.9亿元,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5%(见下图)。
全年共取得科技成功1953项。其中,属于国际领先的有250项,达到国际水平的有675项。科技创新成效不断显现。全年受理专利申请量3.6万件,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发明专利1.21万件,增长15.4%。全年专利授权量1.66万件,比上年增长31.7%,其中发明专利2644件,增长32.4%。53个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完成专利申请789件,其中发明专利609件。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786项。其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的项目占84.1%;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占98.5%;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项目占87.2%。至年末,全市共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4327项,其中80%的项目已实现产业化,累计新增值2.864亿元。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至2006年末,全市共有3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67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其中年内新认定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技术交易活跃。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交易合同2.82万项,比上年下降6.9%,合同金额344.43亿元,增值48.6%。
上海2001年的科研经费支出是88.08亿元,那么,2006年的科研经费支出是2001年的多少倍:
2.93
2.71
2.96
2.88
2005年我国GDP为187318.9亿元人民币,主要能源生产总量为228.9百万吨标准煤,主要能源为原煤、原油、天然气和水风核电,分别生产177.2百万吨标准煤、25.9百万吨标准煤、6.6百万吨标准煤和19.2百万吨标准煤。“十一五”“十二五”时期我国主要能源生产情况见下表。
2006~2015年我国原煤产量年增长率超过10%的年份个数有:
0个
1个
2个
3个
2006年末,浙江省拥有人才资源数379.5万人,比2005年增长18.7%;每万人口中拥有人才资源数达820人,比2005年增长18%。人才资源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204.3万人,比2005年增长26%;拥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13.7万人,比2005年增长23.9%。
2006年,浙江省各市、县(市、区)本级财政科技拨款为44.6亿元,比2005年增长31%;本级财政科技拨款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达4.19%,比2005年提高0.42个百分点。财政科普活动经费拨款为6632万元,比2005年增长23.2%,人均科普活动经费达1.43元,比2005年提高0.25元。
2006年,全省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达407.8亿元,比2005年增长26.9%,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2.59%,比2005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24亿元,比2005年增长37.2%,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1.42%,比2005年提高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328.1亿元,比2005年增长26.7%,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由2005年的1.14%提高到2006年的1.15%。企业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占引进国外技术经费支出的比例也由2005年的29%提高到2006年的46.7%。
从上述资料可以推出2006年浙江省的地区生产总值约为:
1.64万亿
1.58万亿
1.41万亿
1.32万亿
根据所给资料,可以得出2006年食品工业总产值是( )。
582.0亿元
614.1亿元
699.4亿元
705.3亿元
以下是2006年农村实用人才现状:从区域分布看,我国东部地区231.4万人、中部地区201.7万人、西部地区145.9万人。从年龄分布看,40岁以下的247.9万人。从学历看,中专以上的22.7万人。
农村实用人才中,生产能手占总数的56.7%,经营能人占27.8%,能工巧匠占15.5%。其中,农民高级技师1.5万人,农民技师7万人,农民助理技师6.5万人,农民技术员35.3万人。
2006年我国农村实用人才中,东部地区人数占总人数的:
40%
34.8%
42.8%
25.2%
2006年南京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比上海高:
24.9%
26.7%
30.5%
32.6%
注:
1.全国数据根据抽样误差和调查误差进行了修正。
2.全国数据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数据,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数据。分省数据中未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数。
根据图表所示,2006年各大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实际情况是:
华北高于东北,西南高于西北
华北高于东北,西北高于西南
东北高于华北,西北高于西南
东北高于华北,西南高于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