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20岁开始创作小说的知名作家 笔名与电气公司中文译名有两个字重合”的相关试题
491/1000
单选题

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信息通信技术等高新科技,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________,无人能须臾脱离高新科技的影响;二是高新科技发展速度________,科技风险随之增加且难以预测。科技创新活动一旦脱靶,将造成不可逆的负面影响甚至巨大灾难。为此,需努力控制科技伦理问题的出现,避免被动治理局面。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休戚与共   惊人

B

如影随形   迅速

C

息息相关   迅猛

D

一脉相连   飞快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7.2%
易错项:B
知识点:解释关系,主谓宾关系
来源 【2024-联考/河北-047】 展开解析
492/1000
单选题

某委员会有成员465人,对2个提案进行表决,要求必须对2个提案分别提出赞成或反对意见。其中赞成第一个提案的有364人,赞成第二个提案的有392人,两个提案都反对的有17人。问赞成第一个提案且反对第二个提案的有几人:

A

56人

B

67人

C

83人

D

84人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3.1%
易错项:D
知识点:容斥问题
来源 【2014-浙江A-058/浙江B-053】 展开解析
493/1000
单选题

一款手机有两个型号,存储容量分别为64G和256G,销售价分别为每台1600元和2000元,其他无区别。已知64G存储器的成本是256G存储器的一半,是单台手机其他成本之和的20%,而销售一台256G手机的利润比64G手机高150元。问销售64G和256G手机各10万台,利润为多少万元?

A

3500

B

5600

C

6400

D

7000

正确答案:A
正确率:42.6%
易错项:B
知识点:利润问题
来源 【2019-浙江A-068/浙江B-073】 展开解析
494/1000
单选题

模棱两可,是指对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同时加以否定的一种逻辑错误。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模棱两可的是:

A

董事长不是说经理要多听群众意见吗?我是群众,可经理总是不听我的意见

B

问:“你的丈夫犯了盗窃罪,你知道吗?”答:“还有人比他犯的罪更重呢!”

C

问:“今年你们厂的产值是多少?”答:“今年原材料涨价,不亏本就算好了。”

D

小张考试作弊,处分还是不处分?我都不赞成,关键是做好小张的思想工作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9.1%
易错项:C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19-吉林乙-059】 展开解析
495/1000
单选题

甲、乙两个厂生产同一种玩具,甲厂生产的玩具数量每天保持不变,乙厂生产的玩具数量每天增加一倍,已知第一天甲、乙两个厂生产的玩具总数是98件,第二天甲、乙两个厂生产的玩具总数是106件。那么乙厂生产的玩具数量第一次超过甲厂生产的玩具数量是在第几天:

A

3

B

4

C

5

D

7

正确答案:C
正确率:35.7%
易错项:B
知识点:工程问题
来源 【2008-山东-042】 展开解析
496/1000
单选题

英国人在印度发展种茶业,从一开始就明确了以需求为导向——__________________。19世纪上半叶,迷上喝茶的英国人为了摆脱中国对茶叶生产的控制,将茶树种子连同加工技艺一起,偷偷从中国带到了印度。从印度的阿萨姆和大吉岭地区开始,英国彻底改变了红茶的命运。到了1860年,投资者就明确意识到,在印度种茶是个能够赚钱的行当。伦敦和加尔各答等地的先行者开始购买茶园股份,在英属印度政府优惠政策的鼓励下,公司和有能力的欧洲人纷纷租地种茶。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为了让茶叶变得廉价易得

B

殖民者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

C

满足英国国内对茶叶的极大需求

D

解决英国本土茶叶供应不足的问题

正确答案:A
正确率:25.9%
易错项:C
知识点:语句填空题
来源 【2018-山东-013】 展开解析
497/1000
单选题

AB两点间有一条直线跑道,甲从A点出发,乙从B点出发,两人同时开始匀速在两点之间往返跑步。第一次迎面相遇时离A点1000米,第三次迎面相遇时离B点200米,此时甲到达B点2次,乙到达A点1次,问AB两点间跑道的长度是多少米?

A

1400

B

1500

C

1600

D

1700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6.6%
易错项:B
知识点:多次相遇
来源 【2019-四川下-050】 展开解析
498/1000
单选题

无论在中国古代还是在古希腊,早在公元前若干世纪,已经有学者注意到不同地理环境对各人类群体的性情、心理和气质等所产生的不同影响。西方学术界自18世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出版以后,普遍重视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地理的重要作用,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类型和文化模式的重要影响。中国自20世纪初年节译出版《论法的精神》(译名为《万法公理》)后,学术界中以梁启超为首,广泛探讨“地理与文明之关系”,而“地理史观”也一时蔚然成风。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地理史观”的出现有其内在原因

B

学者普遍认为地理环境对文明影响深远

C

孟德斯鸠影响了人们对地理环境的认识

D

应该重视自然地理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2.8%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7-四川下-031/重庆下-020】 展开解析
材料

为了工作需要,某机关甲、乙、丙、丁、戊、己、庚7名工作人员组成两个小组,到当地社区开展调研服务活动。已知:
(1)甲既不与乙在同一个小组,也不与戊在同一个小组;
(2)丙和丁不在同一个小组。

499/1000
单选题

如果第一小组只有两个人,那么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

乙在第一小组

B

丙在第一小组

C

戊在第一小组

D

甲在第一小组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8.1%
易错项:A
知识点:一题多问
来源 【2014-江苏C-064】 展开解析
500/1000
单选题

下列作家与其作品中所展现的地域对应错误的是:

A

鲁迅——《阿Q正传》——绍兴

B

沈从文——《边城》——湘西

C

汪曾祺——《受戒》——高邮

D

莫言——《红高粱》——东北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2.6%
易错项:C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20-联考/山西-107】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