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20世纪70年代出生 欧洲 编剧 作家 哥哥是导演 改编其短篇小说 双叙事线电影 妻子是导演 夫妻联合编剧 2024年共同创作电视剧”的相关试题
171/1000
单选题

有人说,刘慈欣仅凭一己之力,就使中国的科幻小说_______于世界先进水平之列。这对于作家本人来说,_______是崇高的盛誉,但若从另一方面解读,其中何尝不隐含着十分的无奈。刘慈欣和《三体》的一花独放、单峰耸峙,_______出的是科幻小说界的整体低迷。就整体而言,无论是科幻小说的创作、出版、阅读和传播,还是改编拍摄成影视作品等_______艺术形式,中国跟世界先进水平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A

跃居    虽然    衬托    延伸

B

跻身    固然    反衬    衍生

C

跻身    当然    反映    派生

D

踏入    固然    烘托    多种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7.7%
易错项:C
知识点:主谓宾关系,语义关系
来源 【2016-上海A-035/上海B-051】 展开解析
172/1000
单选题

从根本上讲,一部电视剧是因为故事、人物与情境让观众在大呼过瘾的同时有所感悟,才能_______人气甚至_______为社会文化现象,而并非依赖IP热钱或是演员颜值的_______。
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提升    演变    比试

B

聚拢    发酵    比拼

C

增加    延伸    较量

D

积累    发展    拼争

正确答案:B
正确率:40.5%
易错项:C
知识点:递进关系,语义关系
来源 【2015-吉林下乙级-024】 展开解析
173/1000
单选题

饱经20世纪沧桑的中国知识分子,不可能争取,也不必要妄想取得与当年歌德相当的成就,但是绝不应该因为自己难以望其项背而_______。
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愧疚不已

B

自惭形秽

C

捶胸顿足

D

痛悔不堪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8.5%
易错项:C
知识点:转折关系
来源 【2011-江苏C-011】 展开解析
174/1000
单选题

以“直面医患关系”为宣传卖点的电视剧《心术》在各大卫视播出后,不但收视率不俗,且引起各界热议,主要是因为该剧所选取的题材令人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侧目

B

瞩目

C

瞠目

D

刮目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9.4%
易错项:C
知识点:轻重
来源 【2012-广州-003】 展开解析
175/1000
单选题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性文化的观点,十分流行。西方一些学者也持有此类观点,对此,我则持怀疑态度。
“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性文化吗?

A

无所谓

B

不可能

C

怀疑

D

肯定会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2.2%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08-贵州-022】 展开解析
176/1000
单选题

《阿凡达》是卡梅隆花了12年才完成的一部片子,这12年里,他除了拍过几部跟海洋有关的纪录片之外,几乎都在为《阿凡达》折腾,同时消失于媒体和公众视线之外。结果影片上映才两周,全球票房就直奔10亿美元,离他那部创下14亿美元票房纪录的《泰坦尼克号》,距离也并不遥远。而中国导演呢,谁会花12年的时间,去做一部完全不知道前景的影片?中国电影另外一个很堕落的地方是,贴片广告已经多到令人发指的地步,铜臭气十足。冯小刚在《非诚勿扰》受到批评后还说,这是国际通行做法。对,《变形金刚》里的确有雪佛兰,但是好莱坞是每部影片都会尽可能地往里拉赞助塞商标么?我真的不是苛刻,但事实就是这样,很多中国导演不是为观众在拍电影,甚至也不是为自己拍电影,他们只是在为钱拍电影。相比之下,《阿凡达》是多么的纯洁,可为什么这份纯洁,反而是远比我们商业的美国人实现的呢?
对划横线的语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卡梅隆用了12年精心制作,其间,他几乎消失于媒体和公众视线之外。

B

卡梅隆用12年的时间,去做了一部完全不知道前景的影片。

C

《阿凡达》是导演卡梅隆为观众为自己而创作的一部电影。

D

《阿凡达》是一部没有商业广告的纯洁电影。

正确答案:D
正确率:100.0%
易错项:统计中
知识点:词句理解题
来源 【2010-吉林甲级-023/吉林乙级-026】 展开解析
177/1000
单选题

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于11世纪末著的《梦溪笔谈》中,在记述用天然磁石摩擦钢针可以指南的时候指出:“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这个发现比欧洲人哥伦布的发现早了四百多年。沈括发现的是:

A

磁倾角

B

磁偏角

C

磁感应强度

D

磁场方向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0.0%
易错项:D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2-天津-064】 展开解析
178/1000
单选题

自17世纪以来,也许是受到理性精神的鼓舞和科学进步的鼓励,人类思想长期处在逻辑形式主义和科学唯理主义的密云中。到了20世纪上半叶的逻辑实证主义那里,这种思想发展成为一种极端:只有符合逻辑的、可验证的知识才是人类的唯一选择,凡不能由逻辑与实证加以检验的知识都是空想,没有意义。
根据上述观点,下列不属于“空想”的是:

A

法学

B

几何学

C

伦理学

D

政治学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6.4%
易错项:C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16-河南-062】 展开解析
179/1000
单选题

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诗经》中就有不少有关乡愁的篇章(如《采薇》),唐诗宋词中表现乡愁主题的更是不在少数。20世纪中国现代早期的作家,如鲁迅、沈从文、废名、萧红等人,都有书写乡村记忆的作品,那里流宕着他们对乡村陷入现代困境的深切关怀。乡愁当然也是世界文学传统中的主题,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写的就是奥德修斯历经千辛万苦,在海上漂泊10年,最终回到故土伊萨卡与家人团聚。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兴起,怀乡是其重要的主题,并且具有了现代意义。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的是:

A

中外作家通过怀乡或乡愁作品表现他们对乡村困境的深切关怀

B

中外的作家都把怀乡或乡愁作为漫长传统中的重要主题来看待

C

怀乡或乡愁是中外作家通过文学作品铭记历史的最好精神慰藉

D

中外作家通过怀乡或乡愁的作品表现人类最基本、最普遍情感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5.5%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6-重庆下-047】 展开解析
180/1000
单选题

达尔文学说认为进化只能是适应性,自然选择几乎是万能的,换句话说,进化是有利变异在自然选择作用中固定积累的结果。但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蛋白质和核酸水平的突变绝大多数是中性的,即对生物的生存既无利亦无害,自然选择对其不起作用。这种中性突变在种群中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成为巨大的变异,并构成种属的差异,甚至门纲的差异,于是新种形成,这就是中性突变学说。它最早由日本学者木村在1968年提出,后被人称为非达尔文进化。其实中性突变学说并不是反对自然选择,只是否定自然选择万能论。
与这段文字文意相符的是:

A

进化不是有利变异在自然选择作用中固定积累的结果,而是中性突变的结果

B

蛋白质和核酸水平的突变构成了新种

C

中性突变学说反对进化理论和达尔文学说

D

中性突变学说和达尔文进化学说都是进化理论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2.8%
易错项:A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0-江西-031】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