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20世纪30至50年代共分两轮出版的哪本纸浆杂志借科幻之名行色情挑逗虐待之实激起读者强烈反弹一共只出版15期”的相关试题
851/1000
单选题

虚拟博物馆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相比实体博物馆,虚拟博物馆可以展示所有的藏品,观众无需与藏品保持距离,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从不同方位看到作品,并实现人机交互,因此不少人担心实体博物馆会逐渐失去魅力。而事实恰恰是,通过数字化的复制,人们了解到那些原作,便更想走进实体博物馆接触它们。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虚拟博物馆与实体博物馆并不存在冲突

B

虚拟博物馆使艺术传播的途径更加简单

C

复制作品不能取代原作给人的心灵震撼

D

博物馆虚拟化能极大实现艺术教育功能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3.3%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3-河南-017】 展开解析
852/1000
单选题

当20世纪各种文化遭受危机与困惑之时,学者们往往返身探求不同文明的原点和文化资源,通过世界性的比较与对话,以寻找未来的发展方向与道路。此时,音乐权威话语的主流地位也开始让位于对话。实现对话的前提是平等的价值观,以此为条件,中西音乐才有对话的可能。否则,我们只有听话的资格,而没有发言与对话的权利。因此,中国音乐传统不是以其提供给专业音乐创作的素材、音乐库、原料等来进行其价值定位的,而是参照当今东西方音乐文化比较研究而定位的。
对本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通过比较与对话探求解决文化危机的途径

B

中西音乐进行对话的前提是平等的价值观

C

探讨如何对中国音乐的传统进行价值定位

D

通过平等对话以摆脱中国音乐传统的困境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7.9%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7-联考/湖南-058】 展开解析
材料

长久以来,人们都把脂肪当作健康的“大敌”,尤其是饱和脂肪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南是,脂肪的摄入应该占每天总能量摄入的30%以下,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应该在10%以下。

而最近《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一项大型研究似乎“颠覆”了这一观念。这是一项前瞻性的大型研究。研究者从世界5大洲的18个国家,选择了高中低不同收入水平的地区,共招募了超过13.5万名志愿者,通过统计他们的饮食习惯来计算营养组成,并在此后的多年(5.3至9.3年)中,追踪他们的死亡以及心血管疾病发病情况。

基于对这些数据的分析,研究者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两篇论文。
一篇论文是关于蔬菜、水果和豆类的影响,其结论没有新鲜的地方,大致就是每天总共4份左右(375到500克)这三类食物对健康好处明显,进一步增加摄入量带来的好处不大。
而另一篇论文则是关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对心血管健康以及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是,脂肪摄入量和种类,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以及死亡风险都不相关;与脂肪摄入量最低的那一组相比,摄入量最高的那组整体死亡率、中风以及心血管疾病之外的死亡风险还要低一些。而碳水化合物的影响则相反,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的那一组比最低的那一组,总体死亡率高28%,而对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导致的死亡率则没有影响。

在发表这两篇论文的同时,《柳叶刀》杂志还发表了一篇评论,认为这项研究“挑战了健康饮食的定义,但关键问题并没有解决”。在这篇评论中,作者认为这项研究的价值在于,补充了中低收入地区饮食与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加深了“饮食与健康”这个问题的复杂性。但是,评论作者并没有赞同研究者的结论,而是指出了以下三点:

第一,在这项研究中,饱和脂肪和单不饱和脂肪的主要来源是动物食品(肉和奶制品)。除了脂肪外,这些食品也是锌、铁、维生素K、维生素B12等微量成分的良好来源。而在脂肪摄入量低(从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的人群中,这些营养成分的摄入可能是不足的。所以,“脂肪降低死亡率”这个调查结果,还有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富含脂肪的这些食物营养密度高,解决了这些食物摄入量低的人群某些微量营养成分的缺乏”。

第二,在这两篇论文中,一篇的结论是“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增加了死亡率”,另一篇的结论是“蔬菜、水果、豆类摄入量高降低了死亡率”。但是,蔬菜、水果和豆类,都富含碳水化合物。也就是说,不同种类的碳水化合物对于健康的影响需要分开讨论,比如添加糖、精制碳水化合物和粗粮。

第三,混杂因素会影响到结果,尤其是人们的健康意识。比如在欧美发达地区,人们有更好的健康意识,从而可能有更多对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比如遵守医嘱、合理的睡眠、控制饮酒、食用“推荐的食物”等等。而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地区,人们接受的健康生活指导会少一些。所以,评论作者认为,人们的健康意识,可能是这项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混杂因素。

853/1000
单选题

《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两篇论文,其研究结果不包括________。

A

蔬菜、水果和豆类摄入越多好处越大

B

脂肪摄入量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无关

C

脂肪摄入量跟死亡风险无关

D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增加了死亡率

正确答案:A
正确率:100.0%
易错项:统计中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8-上海B-019】 展开解析
854/1000
单选题

工人甲一分钟可生产螺丝3个或螺丝帽9个,工人乙一分钟可生产螺丝2个或螺丝帽7个,现在两人各花20分钟,共生产螺丝和螺丝帽134个,问生产的螺丝比螺丝帽多几个:

A

34个

B

32个

C

30个

D

28个

正确答案:A
正确率:20.5%
易错项:C
知识点:整除思想,方程思想
来源 【2010-浙江-082】 展开解析
855/1000
单选题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要我们站在时代的前沿,以历史的眼光_______世界大势,以战略家的智慧_______未来,以互利共赢的精神致力于发展,以务实开放的态度_______区域合作,我们就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不断谱写出本地区和平、发展与繁荣的新篇章。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洞察    谋划    推进

B

分析    赢得    加强

C

观察    把握    推动

D

运筹    展望    促进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1.8%
易错项:C
知识点:主谓宾关系
来源 【2011-国考-036】 展开解析
856/1000
单选题

研究发现,人们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越长,越容易感到孤独。研究人员招募了1787名19岁至32岁的成年人,让他们完成一份问卷。调查发现,在社交媒体上每天花费时间超过120分钟的人感受到的孤独,大约是那些每天费时少于30分钟的人的两倍。研究人员解释说,这可能是因为人们在社交媒体上花的时间越多,现实世界中与人交流的时间就越少,因此越容易感到孤独。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研究结论?

A

越容易感到孤独的人越喜欢用社交媒体

B

越喜欢用社交媒体的人,对生活的满意度越低

C

人们越来越喜欢通过社交媒体来了解其他人的生活

D

人们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积极经历,容易使接收此类信息的人心态失衡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8.3%
易错项:C
知识点:削弱反驳型
来源 【2020-浙江A-080/浙江B-065】 展开解析
857/1000
单选题

在一条新修的道路两侧各安装了33座路灯,每侧相邻路灯之间的距离相同。为提高照明亮度,有关部门决定在该道路两侧共加装16座路灯,要使加路灯后相邻路灯之间的距离也相同,最多有(  )座原来的路灯不需要挪动。

A

9

B

10

C

18

D

20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1.7%
易错项:B
知识点:爬楼梯
来源 【2014-广东-041】 展开解析
858/1000
单选题

某单位以箱为单位向困难职工分发救济品,如果有12人每人各分7箱,其余的每人分5箱,则余下148箱;如果有30人每人各分8箱,其余的每人分7箱,则余下20箱。由此推知该单位共有困难职工:

A

61人

B

54人

C

56人

D

48人

正确答案:A
正确率:16.7%
易错项:C
知识点:其他数学问题
来源 【2008-山西-043】 展开解析
859/1000
单选题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每对夫妻只能生育一个孩子。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了人口,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计划生育也使得独生子女家庭面临更大的风险。投资者强调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独生子女家庭却只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因为就算有更多的篮子,鸡蛋却只有一个,无论放在哪只篮子里,摔了也就没有了。
这段文字要说明的是:

A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起始时间

B

计划生育政策有风险

C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D

计划生育给独生子女家庭带来高风险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9.4%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2-吉林甲级-016/吉林乙级-036】 展开解析
860/1000
单选题

有A、B两种商品,如果A的利润增长20%,B的利润减少10%,那么,A、B两种商品的利润就相同了。问原来A商品的利润是B商品利润的百分之几:

A

80%

B

70%

C

85%

D

75%

正确答案:D
正确率:37.5%
易错项:B
知识点:利润问题
来源 【2008-北京-013】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