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和2022年某市统计局通过两次调查,分别获取了该市1181位和1107位60岁以上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的有关情况。其中,2022年受访者中,年龄在61-70岁的占71.2%,71-80岁的占24.2%,81岁及以上的占4.6%。
2022年71-80岁的受访者使用“线上支付”功能的人数有可能介于:
11-15
17-21
23-28
30-39
2014年党中央站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了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这一重大决策。七年来,三省市和有关部门狠抓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到2020年的目标任务已全面顺利完成。有序推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空间布局和经济结构得到优化提升;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新区呈现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新面貌;加快推进重点地区发展,引领带动周边地区协同发展;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协同发展,交通、生态、产业等不断取得新突破;谋划推进一批重大改革创新举措落地,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日趋完善;积极推进民生领域补短板强弱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高。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七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给京畿大地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的批复》,下列地区与北京市通州区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的有:
①三河 ②宝坻 ③香河 ④固安 ⑤大厂 ⑥武清
①④⑤
②④⑥
①③⑤
②③⑥
每年高考成绩公布期间,社会总要掀起一阵“状元热”和“排名热”。国人热衷于排名的做法,往往会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成长。
以下哪项不能支持上述观点:
“排名热”具有社会需求,有利于促进竞争
排名就是固化,容易滋生固步自封情绪,而创新排斥各种排名
过分支持一次考试的赢者,容易形成不宽容失败者的氛围,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
社会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高考只是评价人才的一种标准
深化职业院校、应用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学校专业规划、教学设计、实习实训等人才培养环节的实施效果如何,取决于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应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_______“分类施策”原则,建构一整套适应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双师型教师制度体系。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秉承
坚持
坚守
秉持
某工厂4个车间的工人都出生在1985到1988年间,如果统计任意2个车间的人数和,分别得到54、63、75、78、90、99这6个不同的结果。则人数最多的车间至少有多少工人出生于同一年:
14
15
16
17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下列关于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丰成果的有哪几项?
①阿尔及利亚通信一号卫星
②巴基斯坦瓜达尔港
③中欧班列
④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大楼
⑤坦赞铁路(坦桑尼亚到赞比亚)
2
3
4
5
本问卷设计了“在过去的两年中,您直接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次数是多少”的问题,旨在考察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频次,了解社会性别对参与次数的影响。该问题为单项选择问题,备选答案有六项:0次、1~2次、3次、4次、5次、6次以上。共有1383人进行了回答,其中,男性公民835人,女性公民548人。答案选择情况见表3。
对女性公民参与人数随着参与次数的增多所产生的递减速度较慢现象的原因,不可能的解释是:
女性公民独立的政策诉求更加明晰,实现自身政治价值的理念日益强化,分外珍惜参与政策制定的机会
大多数女性公民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保护自己的权利,不轻易放弃表达政策诉求的努力
在参与人数递减时,使得递减现象也处于低组织化状态,容易形成较大规模的群体参与行为的递减现象
低组织化状态对女性公民参与人数的递减速度起到了一种缓冲作用
据统计,2014年报考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人数达20.7万人,比2013年增加近4万人,增幅为22%,可谓场面“火爆”。
2014年与2008年相比,我国社工考试报名人数增加了约:
8万人
7万人
4万人
12万人
六省的生产性服务业,按从业人数多少排名相同的行业是: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产业
租赁和商业服务业
科学技术服务业
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比上年增长4.4%。其中,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比上年增长3.4%;本地农民工9415万人,比上年增长5.9%。从农民工的就业地区来看,2011年在东部地区务工16566万人,占65.5%,比上年降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4467万人,占17.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4245万人,占16.8%,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注:外出农民工:指调查年度内,在本乡镇地域以外从事非农活动6个月及以上的农村劳动力。
本地农民工:指调查年度内,在本乡镇内从事非农活动6个月及以上的农村劳动力。
2011年东部制造业农民工人数约为西部多少倍:
2.9
3.9
11.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