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代表人民的利益、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人都能成为戏曲作品的主要人物,如革命英雄、卓有贡献的科学家、劳动道德模范及普罗大众。就艺术创作而言,为了使戏曲人物形象更富有艺术典型性,即便是取自历史事实或当代现实中的人物,也必须进行艺术创造,而不能把人物的现实生活轨迹完全照搬到舞台上。毕竟戏曲艺术创作就是“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即把现实美转化为更具有吸引力的艺术美。
上述文段主要说的是:
戏曲作品创作要以实现艺术美为目的
戏曲作品中的现实性和艺术性的平衡
戏曲作品塑造主要人物应遵循的原则
现实人物是戏曲作品创作的主要来源
有研究人员认为,胶原蛋白保持皮肤年轻的说法并不科学,他们认为,皮肤得以保持年轻,应归功于表皮干细胞,哺乳动物的表皮细胞会持续更新,新细胞来源于表皮干细胞,这些干细胞会通过一种特定分化的多元蛋白结构——半桥粒附着在基膜上。表皮干细胞会不断复制、分化,产生新细胞取代受损的老细胞,这一更新有利于维持皮肤的年轻。因此,表皮干细胞的更新才是保持皮肤年轻的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表皮干细胞的更新还需要其他化合物的促进
表皮干细胞的再生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
胶原蛋白对促进表皮干细胞的更新至关重要
胶原蛋白的表达在不同干细胞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近日,国际著名学术杂志《自然—材料》(NatureMaterials)刊登了铁基高温超导材料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_______——新型一维拓扑边界态的发现。拓扑超导体最_______的应用就是高能量子计算机,它能在计算中发现错误,一旦出错就会在信息_______过程中产生抵抗。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进程 鼓舞人心 存储
进展 激动人心 处理
成就 令人振奋 加工
成果 引以为傲 传输
原子一分子论的建立,使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又前进了一大步,但它仍保留了“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这一错误观念。这种观念历史久远、根深蒂固,直到19世纪末期,很多有学问的科学家还坚信不移。所以原子的大门一直在禁锢着,谁也不知道,甚至谁也不想知道,原子的内部世界,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导致19世纪末期谁也不知道,甚至不想知道原子内部世界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
原子一分子论的建立
人们不求甚解
“原子不可再分”观念的根深蒂固
西方近代科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客观对象的分析以及认识手段不断更新的基础之上。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注重直观判断与综合,强调对客观世界的整体性认识。在对具体对象的细究与深层次分析方面,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不具有近代以来西方思维方式的优势,从而限制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
西方近代科学发展的主要原因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要特点
中国科技落后有思维方式的影响
中国与西方的思维方式各具特点
有哲学史家认为,1920年以后,哲学的核心问题变成了在语言的日常使用中对语言的理解。
以下哲学家中,对这个核心问题有着深入研究的是:
柏拉图
培根
维特根斯坦
黑格尔
大学四年级某班共有50名同学,其中奥运会志愿者10人,全运会志愿者17人,30人两种志愿者都不是,则班内是全运会志愿者而非奥运会志愿者的同学为多少:
3
7
10
17
据有关科学人士认为亚洲人特别是华裔子弟的智商较高,日本人是103,美国人是101-103,中国人是110,前国务委员宋健认为,智商还不是智慧,真正智慧的人识大局,知环境,认航向,尊重别人,善于共事。
据此,我们可以认为:
中国人虽然智商较高但没智慧
美国人虽然智商较低但有智慧
智商高低不决定智慧大小
大智若愚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甚至盲区。比如,一般民众的历史、普通人的历史,包括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风俗习惯、日常生活等,就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的历史研究应该注重老百姓自己的真实故事。只有把老百姓的故事讲清楚了,才是一部真实的中国近代史。
这段话主要谈论的是中国近代史研究:
取得的成就
存在的问题
发展的趋势
突破的关键
2009年,我国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新立和在研项目共547项,其中新立项目123项,在研项目424项。国家财政共投入26亿元。
2009年我国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项目总数最多的三个领域占所有项目总数的比重约为:
32%
35%
38%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