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早就知道月球有两面:面向地球的一面较为平坦,背向地球的一面凹凸不平,遍布撞击坑,月球为何具有截然不同的两副面孔,是其众多谜团之一。近日,科学家提出一种全新解释:数十亿年前,形成月球背面盆地的巨大撞击,产生了足以传遍月球的巨大热量,促成月幔物质的熔化,其中的稀土和放射性生热元素钍以及钾、磷等被携带到与撞击区域对称的月面,形成克里普岩,分布在月球正面风暴洋及其周围,放射性生热元素的集中,产生了月球表面的熔岩流,最终形成月球正面的火山平原。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盆地与平原:两副面孔,两种材质
月球上的熔岩流:亟待开发的宝藏
双面月球:一次撞击,两种结局
放射性生热元素:月球的化妆师
尽管社会主流观点往往宣扬“做人要乐观”的信念,有些科学家还是对此持有不同观点:负面情绪也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特征,是平衡精神健康的重要一环。针对目前抗抑郁药物使用量与日俱增的情况,很多精神病学家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这些药物的滥用不但带来后果严重的副作用,还打破了人类情绪的平衡。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应该质疑“做人要乐观”的信念
负面情绪对精神健康并非无益
使用抗抑郁药物不要过多过滥
平衡精神健康就不能一味乐观
数学研究所建立的各种计算方法和工具使得科学研究和现在一般意义上的哲学研究开始________,而科学研究的定量化又使得科学研究的成果能够得到实际应用,定量化正是科学和哲学彻底分离的最显著标志。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各有怀抱
各自为政
分道扬镳
分庭抗礼
在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南极磷虾,是如何度过寒冷、黑暗而漫长的极夜的?科学家发现,当浮游植物因缺少阳光而停止生长时,南极磷虾就会转向捕食中小型浮游动物。储藏在海冰中的微生物——南极冰藻,是南极磷虾在冬天的天然“粮仓”。在没有饵料的情况下,南极磷虾能存活200天左右;在食物极其匮乏时,南极磷虾会逐渐变小,靠消耗体内的脂肪来维持生命。
这段文字最有可能用来例证:
南极磷虾在极端环境中有特殊能力
特别的环境会孕育出特别的生命体
南极冰藻在生态系统中有重要作用
生物具有应对特殊环境的生存本领
就在三十多年前,专家们对地球变暖还是变冷的问题仍是一头雾水,他们无法断定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冰库还是一间温室。在1975年,第一批精密的计算机模型就显示,如果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成倍增加,全球气温将会上升大约三度。然而,当时的科学家们和社会大众却波澜不惊。有一段时间,一些研究者甚至认为大气层中多余的二氧化碳会肥沃全球的农田,农民们将迎来一个繁荣盛世。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推出:
科研工作需靠数据说话,避免臆测
全球变暖的严重程度是人们始料未及的
并非所有科学研究都对农业有指导意义
以前专家们对气候变化的判断和理解与现在不同
近来,随着一批高替代性的“情感机器人”面世,做出简单的情感互动已经不再是制造情感机器人的最大挑战。空巢老人、自闭儿童和病患等社会问题的呈现使越来越多的商家看好“互动型”“陪伴型”机器人的未来市场。但是,独居老人无人陪伴,孩子在家无人照料,用机器人陪伴的方式解决而不是增加对人的关怀和陪伴,就像科学家为保护医生而研制“防砍制服”,从短期来看似乎是个令人振奋的好方法,但由此可能引发人们的情感错位、社会问题被加倍漠视以及机器人进一步类人而导致的伦理问题都需要提前考量。
作者对情感机器人的态度是:
很理解客户对情感机器人的需求
关注情感机器人的“陪伴”功能
赞赏不断突破难题的机器人技术
质疑靠情感机器人解决社会问题
一直以来,科学家们为鸟类祖先是谁争论不休。关于鸟类的起源主要有槽齿类起源说、恐龙起源说和鳄类姊妹群说三种,其中槽齿类起源说和恐龙起源说最近争论得比较激烈。近年新发现的化石特别是在中国辽西发现的一系列化石再一次挑起鸟类起源的争论,证明鸟真的是恐龙的后代。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在恐龙家族中,有的恐龙不仅有羽毛,还有翅膀
北美发现的原鸟比中华龙鸟和始祖鸟要早几千万年,如果原鸟确实是鸟类,则鸟类几乎与恐龙同时出现
科学家利用电子显微镜,在恐龙化石里找到了一种黑色素体,这种黑色素体在现在鸟类的羽毛中也有,是恐龙基因的延续
有研究认为中华龙鸟是长有“羽毛”的兽脚类恐龙,与美颌龙类似,其“羽毛”与真正鸟类的羽毛有所不同
有一个船夫在湍急的河水中驾驶小船,上面坐着一个哲学家。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得历史吗?”船夫说:“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失去了一半生命。”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说:“没有。”哲学家说:“那你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哲学家刚说完这句话,风就把小船吹翻了,哲学家和船夫两个人都落入水中。于是,船夫喊道:“你会游泳吗?”哲学家说:“不会。”船夫说:“那你失去了整个生命。”
这段文字隐含的主要信息或道理是: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不懂得历史和数学,就等于生命失去了大部分灵魂
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要能够学以致用,否则大而不当
拥有实践能力比掌握理论知识重要,所以要善于实践
喀拉拉的自然美景无与伦比,人情练达、古风犹存的民风也颇令当地人引以为傲。这里的人民友善而充满活力,受教育率在全印度位居第一。虽然整个印度的妇女识字率只有39.42%,但是喀拉拉邦的所有居民,包括女性,识字率已高达95%,印度其他地区常见的重男轻女现象在喀拉拉邦很难寻到踪迹。“民众科学运动”的科学家们自豪地说:“在喀拉拉,没有人不读报,没有人不谈政治,没有人不唱歌。”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喀拉拉地区:
人文环境和自然风光一样优越
人们热爱读书、讨论政治和唱歌,崇尚精神文明
人文环境的独特之处在于既具有复古的淳朴,又具有现代的开放
女性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受教育水平是喀拉拉邦民风淳朴友善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压力重重的城市居民一直在绿色空间中寻找避风港,因为事实证明,绿色空间对身心健康有积极作用,而这常常被用作修建更多的市内公园和开辟更多林地的论据。而“蓝色空间”——海洋、河流、湖泊、瀑布甚至喷泉的好处没有那么广为人知。然而至少10年来,科学家始终认为:临水对人的身心都有好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能支持上述结论:
研究发现,每周至少去海边两次的人精神健康状况更好
有研究证明,持续待在城市环境中更让人容易感到疲劳,心情抑郁
水生环境有独特的有利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少、阳光更多,临水生活的人往往更加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如水上运动、步行,临水还具有心理康复作用
研究表明,与绿色空间相比,待在水生环境中或附近可以激发积极情绪同时减少消极情绪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