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科普和科学传播方面的贡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郑永春博士前段时间获得了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分会颁发的卡尔·萨根奖,令人高兴,但面对这一新闻,不少科学界朋友都谈到:中国科学家的科普工作做得究竟如何?观察和思考告诉我们,中国科普工作其实不是做得多,而是太少;不是做得好,而是很不够;不是强于,而是输于世界同行,至少比发达国家差得多。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中国科普比发达国家少的原因
中国科普的现实
科普的重要性
改善中国科学家不热衷于科普的途径
认识到物种生存对土地与气候的要求,可以为调节人类的粮食生产、最大程度地保护物种提供依据。科学家通过调查得出结论:当雨林被砍伐变成农田后,那些需要湿润气候的鸟类趋于死亡,而那些适应干旱气候的鸟类则取而代之生存下来。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科学家的上述结论:
适应于干旱气候的鸟类更能适应未来气候的变化和未来土地使用的变化
农田的自然条件与干旱气候环境下鸟类栖息地的自然条件具有相似性
在干旱地区保留原生动物栖息地很有必要,可以缓冲气候变化的影响
把动物栖息地转换为农田时,必须考虑该地区现在和未来的气候情况
一项新研究正在给金星云层中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泼冷水。科学家研究报告显示,这颗灼热行星的云层中没有足够的水蒸气来维持众所周知的生命形式。因此,国际天文学界认为金星不可能有生命。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研究人员认定,金星的云层中有足够的水,其大气温度也适合维持生命
研究发现金星云层的水含量仅相当于维持类地生命所需水含量的百分之一
在地球上,磷化氢是一种与生命有关的气体,而金星大气中含有大量的磷化氢
最新的金星生态系统仿真模拟显示,金星的液态水可能维持大约30亿年,只是在7亿5千万年前金星才变得不适合居住
生命是如此的复杂,以至于几乎每一位生物学家都只能在一个很小的领域进行探索。尽管在每一个领域都产生了大量的描述性数据,但是科学家能够从这些海量的数据中得出一个整体的概念吗?例如,生物是如何运作的?系统生物学这门正在形成的学科为回答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些希望。它试图把生物学的各个分支联系起来,利用数学、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方法让生物学研究更加量化。不过,现在还无法得知这些方法是否能够最终让科学家理解生物运作的整体图景。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获取描述性数据是生物研究的必要条件
系统生物学为解开生命之谜提供了可能
如何从生物学数据中得到生命全景还是未知
对生物运作的整体图景进行科学解释即将成为现实
科学家观察了超过2500次拥抱后发现,在分别、团聚等情绪激动的拥抱中,人们身体容易向左倾斜;在街头陌生人间未投入情感的拥抱中,身体则更多地向右倾斜。科学家解释说,大脑右半球控制着左侧身体,并负责处理正面和负面的激烈情绪,当人们拥抱对方时,大脑中情感和运动领域系统会相互影响,在迸发强烈情绪的瞬间引起身体左倾。如果拥抱只是走个过场,那么很可能就会表现出身体右倾。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拥抱不能“走过场”
拥抱向左倾才是真情
情感疏离“有迹可循”
大脑控制下的身体表达
目前,广泛应用的机械超材料有着负热膨胀、低重量时的高强度和高刚度等卓越特性。但这种机械超材料一旦构建完成,其属性将无法更改或调整。近日,有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材料攻克了这一难题。可以肯定,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装备等领域一定会旧貌换新颜。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目前,已有科研团队与该成果的研究团队探讨这种新型材料的具体应用前景
从一种新材料的合成到该材料的具体实际应用,要克服多种难以预料的困难
这种新材料对磁场响应的稳定性及对磁场强度的要求还在反复地检验和测试
历史证明,每一次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突破都会迅速引起相关应用领域的剧变
近日,有科学家撰文指出,即使保持现有的城市和农田面积,地球上至少还有种植1万亿棵或1.5万亿棵树的空间,面积可达900万平方公里,大致相当于美国的国土面积。而这些新树未来几十年里可以从大气中吸收近7500亿吨导致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这几乎等同于人类在过去25年排放的碳污染的总和。因此,该科学家认为,对抗全球变暖最根本的方法是,种植1万亿棵或1.5万亿棵树。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这位科学家观点的是:
还有其他可行方法可以应对气候变化,例如让人们从吃肉转向吃素
对燃烧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的依赖,才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根本原因
随着全球变暖尤其是热带地区变干燥,当前树木植被已在大片消失
只有年轻的树木才能从空气中清除更多碳污染,热带地区最具潜力
研究发现,做梦可能是一种治疗过程,能够减轻或消除痛苦的记忆。研究人员先让被试者观看可以激发情绪的图片,在被试者进入梦乡以后,再对他们的大脑进行扫描,结果发现控制情绪的大脑区域在出现梦境的快速眼动期活跃性降低。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支持科学家观点的是:
痛苦的梦会抑制大脑情绪区域活跃性
快速眼动期并未完全驱散不良的记忆
快乐情绪会激发大脑情绪区域活跃性
保持心理健康是睡眠的一种重要功能
科学家一直在对珠峰顶部积雪的厚度进行测量研究,过去由于没有探地雷达,测量研究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一般认为珠峰顶部积雪深度在0.92到3.5米之间。最近,中国研究人员在珠峰北坡,利用探地雷达沿着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脊设置了26个测量点,通过采集大量数据得出结论,珠峰顶部积雪比以前认为的要深得多,平均达9.5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探地雷达的测量结果证明了珠峰山脊的地形相对平坦
集中于珠峰山脊的26个测量点显示,各点积雪深度均为9.5米
探地雷达对珠峰北坡海拔7000米以上山脊反复测量的结果可靠
雪和岩石表面差异很大,探地雷达可准确确定这两种物质的边界
碳纳米管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自行车和球拍等产品生产中。但是近日研究发现,长期从事生产碳纳米管工作或利用该材料制造其他产品的工人,有可能因吸入碳纳米管而致癌。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研究发现:
研究表明,容易引发癌症的是一些较长的碳纳米管,这可能是因为它们更容易卡在肺部或腹部细胞间的空腔中
在使用体外培养的人体皮肤细胞进行实验时显示,碳纳米管可以进入细胞内部,降低细胞自身的免疫能力
动物实验显示,如果碳纳米管大量进入实验鼠的腹部,约有10%的实验鼠会在一年内患腹腔炎症
石棉是国际癌症组织确认的致癌物质,而碳纳米管在化学分子结构上和石棉存在一些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