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1964-1968 发现 分子量201 超过四种元素 白色结晶粉末 化学物质”的相关试题
371/1000
单选题

工厂生产甲、乙两设备,需要用到A、B、C三零件。其中生产1台甲设备需要5个A零件和11个B零件,生产1台乙设备需要4个B零件和9个C零件。工厂某日生产的一批设备共用A、B、C三零件不超过200个,其中C零件的用超过100个。问最多可能生产了多少台甲设备?

A

1

B

2

C

3

D

4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3.3%
易错项:C
知识点:极值问题
来源 【2023-国考副省级-063】 展开解析
372/1000
单选题

一个普遍的说法是,人类能辨别1万不同的气味。一只猎犬的鼻膜上有2.2亿个气味受体细胞,而人类只有2000万个,但我们的嗅觉系统也是相当复杂而专业的。气味分子随气流进入鼻子,通过鼻腔顶端上皮和它的气味受体细胞,这些细胞表面覆盖着能捕捉气味分子的蛋白。气味受体蛋白共有300多,分别负责不同的气味分子,可以产生大组合,形成大的气味模式,_______________。而且我们的嗅觉很容易训练,短期内可见惊人成效。在实验中,如果暴露在单一的花香中,人只要3分半钟,就能极大提高对这花香的辨别能力。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

这些气味信息直接进入嗅觉皮层还会影响人的情感反应

B

但是不同的人对这些气味模式的敏感程度有所不同

C

这也就是人类能够辨别1万不同气味的原因

D

因此对人类来讲嗅觉仍是第一大感官知觉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3.3%
易错项:B
知识点:语句填空题
来源 2014-国考-047】 展开解析
373/1000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焰色反应

B

铁锅生锈

C

粮食酿酒

D

卤水点豆腐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8.6%
易错项:D
知识点:生活中的化学常识
来源 2016-山东-041】 展开解析
374/1000
单选题

化学家∶实验室

A

医生∶病床

B

设计师∶图纸

C

工人∶工厂

D

演员∶排练场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4.8%
易错项:D
知识点:对应关系--其他对应
来源 【2009-河北-083】 展开解析
375/1000
单选题

循环肿瘤细胞是早期癌症诊断的重要临床标志物,但其数仅占正常血细胞的十亿分之一。想要找到它,可谓__________。新近研制出的多功能仿生柔性膜,拥有“火眼金晴”,可__________“生擒”循环肿瘤细胞,还有媲美人体环境的仿生机制,能将细胞__________地带回,实现对癌症的分子分型诊断。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大海捞针  准确  毫发无损

B

雾里看花  直接  严丝合缝

C

异想天开  迅速  轻而易举

D

无从下手  巧妙  完好无缺

正确答案:A
正确率:95.0%
易错项:C
知识点:解释关系
来源 【2025-国考行政执法-049/国考副省-045】 展开解析
376/1000
单选题

甲、乙、丙共同编制一标书,前三天3人一起完成了全部工作星光公考,第天丙没参加,甲、乙完成了全部工作星光公考,第五天甲、丙没参加,乙完成了全部工作星光公考,从第六天起三人一起工作直到结束。问这份标书的编制一共用了多少天:

A

13

B

14

C

15

D

16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1.6%
易错项:B
知识点:工程问题
来源 2012-天津-013】 展开解析
377/1000
单选题

鉴定是指运用物理学、化学和仪器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案件现场有关物质材料(材料特点多为体小微、不易注意)的成分及其结构进行定性、定分析,对检材的类、检材和嫌疑样本的同类性和同一性进行鉴定。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涉及交通事故的鉴定属于微鉴定的是:

A

对车辆驾驶人采血,分析血液中的酒精含,判断驾驶人是否存在酒后驾车嫌疑

B

现场提取、检验受害人毛发、衣物纤维,认定受害人是否与嫌疑人车辆存在接触

C

拆解车辆特定部位,查明车辆故障原因,用以鉴定其属于人为责任还是机械故障

D

通过人体损伤程度检验,确定伤害损伤部位与交通事故伤害后果的关联程度

正确答案:B
正确率:91.2%
易错项:A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23-国考行政执法-081/国考市地-081】 展开解析
378/1000
单选题

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反应的是:

A

春江水暖鸭先知

B

蜡炬成灰泪始干

C

玉不琢不成器

D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正确答案:B
正确率:83.1%
易错项:D
知识点:生活中的化学常识
来源 2015-广东县级及以上-003】 展开解析
379/1000
单选题

在亚利桑那大学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参与者对自己习惯的看法跟他们丢弃垃圾所提供的记录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人们常常声称自己省吃俭用,但实际并非如此;人们常常吃垃圾食品,但自己并不承认。在牛羊肉的消费上,富裕家庭报告的消费比实际消费少,或许为了显示他们的饮食健康;而贫困家庭所报告的消费比实际的多,也许为满足他们多吃的愿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垃圾记录比本人陈述更能真实反映行为习惯

B

人们往往无法正确评估自己丢弃垃圾的行为

C

经济状况可能对人们的消费主张产生一定影响

D

消费观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饮食习惯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0.6%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8-川上-031/黑龙江乡镇-040/黑龙江公检法-041】 展开解析
380/1000
单选题

下列现象主要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导致的是:

A

将墨水滴入水中,过会儿整杯水变黑了

B

用打气筒给篮球充气,感觉越打越吃力

C

下雪时,雪花漫天飞舞

D

冰块融化后,体积变小了

正确答案:A
正确率:94.7%
易错项:C
知识点:化学部分
来源 【2021-广东乡镇-071】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