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1964 - 1968年发现 分子量201 超过四种元素 白色结晶粉末 化学物质”的相关试题
31/1000
单选题

目前人造关节所用的材料不外乎金属和塑料两大类。由于人体内钾、钠、氯等化学物质可能使金属材料腐蚀生锈,塑料老化,所以选用的金属和塑料的化学性质必须高度稳定。
这段话的主要观点是:

A

人造关节必须用金属制造

B

塑料人造关节容易老化

C

人体内钾、钠、氯等化学物质很活跃,有腐蚀作用

D

制造人造关节必须选用化学性质高度稳定的金属和塑料

正确答案:D
正确率:90.4%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08-贵州-027】 展开解析
32/1000
单选题

甜品店有四种甜品:双皮奶、布丁、蛋糕和冰淇淋。B比A贵,C最便宜,双皮奶比布丁贵,蛋糕最贵,冰淇淋比D贵。
关于这四种甜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是双皮奶,B是蛋糕,C是冰淇淋,D是布丁

B

A是布丁,B是冰淇淋,C是蛋糕,D是双皮奶

C

A是冰淇淋,B是蛋糕,C是布丁,D是双皮奶

D

A是冰淇淋,B是蛋糕,C是双皮奶,D是布丁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5.6%
易错项:A
知识点:朴素逻辑
来源 2016-河南-074】 展开解析
33/1000
单选题

亚洲的困境在于——破坏环境的力正是创造经济奇迹的动力,经济增长意味着更多产、更多工作、更多餐桌上的食物,但是也意味着更多的烟雾被排放,更多的树木被砍伐,更多化学物质倾入河流。
这段话意在说明:

A

亚洲的经济展与环境问题存在冲突

B

环境问题制约着亚洲经济的长期

C

绿色产业将成为亚洲经济展的新动力

D

亚洲的经济展以资源的过度消耗为代价

正确答案:A
正确率:43.9%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08-广东-029】 展开解析
材料

我国2017粮食植面积为11222万公顷,比上减少81万公顷。其中,小麦植面积2399万公顷,减少20万公顷;稻谷植面积3018万公顷,减少0.2万公顷;玉米植面积3545万公顷,减少132万公顷。棉花植面积323万公顷,减少12万公顷。油料植面积1420万公顷,增加7万公顷。糖料植面积168万公顷,减少1万公顷。

2017粮食产61791万吨,比上增加166万吨,增产0.3%。其中,夏粮产14031万吨,增产0.8%;早稻产3174万吨,减产3.2%;秋粮产44585万吨,增产0.4%。全谷物产56455万吨,比上减产0.1%。其中,稻谷产20856万吨,增产0.7%;小麦产12977万吨,增产0.7%;玉米产21589万吨,减产1.7%。全棉花产549万吨,比上增产3.5%。油料产3732万吨,增产2.8%。糖料产12556万吨,增产1.7%。茶叶产255万吨,增产6.0%。

xingguang

34/1000
单选题

2017,我国小麦、稻谷、玉米、棉花四种农作物中,植面积减少速度最快的是:

A

小麦

B

稻谷

C

玉米

D

棉花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5.4%
易错项:D
知识点:增长率比大小
来源 2018-广州325-096】 展开解析
材料

2006是“十一五”的开局之。江苏省各级卫生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展观,重点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大力展农村卫生、公共卫生、社区卫生,全面推进中医药、卫生监督、科技人才建设和卫生行风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稳步展。将2006江苏省卫生机构、床位、人员、医院工作、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等基本情况简报如下:

卫生机构总数继续增加。2006末,江苏省卫生机构总数17143个(含诊所、医务室、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比上增加1819个,增长11.87%。卫生机构总数增加较快的原因主要是各地加强了城市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今新增社区卫生服务站1418个,较上增长56.61%,新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个,增长74.07%,(相应的减少了卫生院65个,减少4.42%)。另外今新增诊所229所,较上增长11.19%。

2006江苏省医疗机构16614个,其中:非营利性医疗机构11442个,较上增长17.21%,占医疗机构总数68.87%;营利性医疗机构5073个,较上增长上2.65%,占医疗机构总数的30.53%。医疗机构按经济类型分,国有3736个,占全省医疗机构的22.48%;集体5871个,占35.34%;联营73个,占0.44%;私营医疗机构5275个,占31.75%。与上比国有医疗机构增加193个,增长5.45%;集体医疗机构增加1215个,增长26.04%;私营医疗机构增长了5.97%。医疗机构中:医院1061个,比上增加47个;卫生院1407个,比上减少65个(减少的卫生院大多被改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部395个,比上增加23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48个,比上减少了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7个;与上相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8个,比上增加80个。另外,诊所、医务室、卫生所、社区服务站13361个,较上增加1732个。

35/1000
单选题

由上文可以看出,以下四种医疗机构中,2006度增加最多最快的是:

A

国有医疗机构

B

集体医疗机构

C

私营医疗机构

D

合资医疗机构

正确答案:B
正确率:83.3%
易错项:D
知识点:增长量
来源 【2008-江苏C-083】 展开解析
36/1000
单选题

柠烯,俗称柠檬精油。它通常被用于制作柑橘香味剂,是很多空气清新剂、身体喷雾剂等芳香剂重要的化学成分之一。柠烯本身并不可怕,因为该化学物质对人体不会形成大的危害,事实上,它可被用于食品的调味剂。然而柠烯一旦被喷入空气中,很快就会有所变化。研究表明,当柠烯暴露于普遍存在于空气的臭氧中时,两个柠烯分子会形成一个单分子化合物——甲醇。当房间中大的柠烯被转化成甲醇时,其影响将迥然不同。
由此可以推出:

A

使用空气清新剂,可能会对我们自身有害处

B

柠烯被用作食品的调味剂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C

如果房间中测出甲醇浓度高,则说明使用了太多芳香剂

D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避免使用含有柠烯成分的物品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4.0%
易错项:D
知识点:日常结论
来源 2017-联考/湖南-079】 展开解析
材料

2019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82元,比上同期名义增长8.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39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22元,增长9.2%。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9882元,增长9.0%,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6.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9304元,增长7.6%,是平均数的91.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0172元,增长10.0%,是平均数的87.5%。

按收入来源分,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3020元,增长8.6%;人均经营净收入3757元,增长9.3%;人均财产净收入1949元,增长12.3%;人均转移净收入4157元,增长7.2%。

2019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464元,比上同期名义增长8.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379元,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353元,增长9.5%。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4310元,增长6.1%;人均衣着消费支出962元,增长3.8%;人均居住消费支出3607元,增长10.3%;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926元,增长3.2%;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2078元,增长7.6%;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766元,增长13.5%;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414元,增长10.9%;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401元,增长11.1%。

37/1000
单选题

2019前三季度,四种收入来源中收入同比增最高的是:

A

人均工资性收入

B

人均经营净收入

C

人均财产净收入

D

人均转移净收入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8.9%
易错项:C
知识点:增长量比大小
来源 【2021-新疆兵团行政执法-097】 展开解析
38/1000
单选题

我们知道,各物质都有气体、液体、固体三状态,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这三状态可以互相转化。但是,如果温度超过374℃,那么无论把压力增加到多大,水蒸气也无法变成水,如果压力足够高的话,它的密度会大大高于气体而接近水的密度。这样的状态与气体、液体、固体都不同,被称为物质的第四种状态——超临界态,而374℃被确定为“超临界温度”。处于超临界状态的物质,就被称为“超临界流体”。
这段文字之后作者最有可能说明的是:

A

物质达到第四种状态的化学途径

B

哪些物质不会进入“超临界状态”

C

“超临界流体”的性质及相关特点

D

“超临界温度”对物质形态的影响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9.1%
易错项:D
知识点:接语选择题
来源 2017-江苏B-031】 展开解析
39/1000
单选题

食物链一词是英国动物学家埃尔顿于1927首次提出的。如果一有毒物质被食物链的低级部分吸收,如被草吸收,虽然浓度很低,不影响草的生长,但兔子吃草后有毒物质很难排泄,会在它体内积累;鹰吃大的兔子,有毒物质会在鹰体内进一步积累。美国国鸟白头鹰之所以面临灭绝,并不是被人捕杀,而是因为有害化学物质DDT逐步在其体内积累,导致生下的蛋皆是软壳,无法孵化。
这段文字介绍了:

A

食物链一词的来源和含义

B

美国白头鹰灭绝的原因

C

食物链的累积和放大效应

D

环境对食物链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0.9%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09-联考/福建913-035】 展开解析
40/1000
单选题

生物大分子药物(如蛋白质或核酸药物)的分子量非常大,很难进入细胞里面挥作用。然而令人惊奇的是,病毒尺寸远远大于蛋白质,却可以轻而易举地进入细胞内,它是利用什么“秘密武器”呢?科学家在研究HIV时,发现病毒表面有一段氨基酸序列在入侵细胞时起着关键作用,于是他们把这段有用的序列克隆出来,发现只要连接上这段多肽序列,无论是生物大分子还是几百纳米大小的颗粒,都能畅通无阻地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于是科学家将这神奇的多肽称为穿膜肽。
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A

穿膜肽技术的特征

B

穿膜肽技术的概念

C

穿膜肽的具体应用

D

穿膜肽存在的缺陷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9.7%
易错项:B
知识点:接语选择题
来源 【2021-联考/福建-055】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