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成年妇女R、S、T,两个成年男人U、V和四个小学生W、X、Y、Z,一起作为志愿者到交通路口执勤。执勤时,总共有九个岗位,但这九个岗位分别在三个不同的地方,三个岗位一组互相毗邻。为了安排好这次执勤,九个人必须根据以下条件分为三组:
①同性别的成年人不能在一组;
②W不能在R那一组;
③X必须同S或U同组,或者同时与S、U同组。
下列哪两个能与W同一组:
R和Y
S和U
S和V
U和V
下列论述与其所蕴含的思维方式对应正确的是:
①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底线思维
②我们分析一个事物,首先加以分解,分成两个方面,找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哪些是应该发扬的,哪些是应该丢掉的,这就是批评——辩证思维
③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系统思维
④科学判断形势,历来是作出正确决策的前提,是推动决策实施的基础——战略思维
①②③
②③④
①③④
①②④
将张、王、李、赵、吴5名督导员分配到4个分公司开展工作,要求每个分公司至少分配1人。问在所有安排方式中随机选择一种,能同时满足“张、王都单独负责1个分公司”和“李不能和赵分配到同一个分公司”两个条件的概率为:
20%
30%
40%
50%
小郭在甲、乙两个相同的玻璃杯中装入等量的水,甲杯的水比乙杯的温度高,将这两个玻璃杯同时放进温度更低的冰箱内,则( )。
乙玻璃杯温度下降得更快
甲玻璃杯温度下降得更快
甲、乙两个玻璃杯温度变化一样快
不能确定两个玻璃杯的温度变化情况
为了解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动机,本研究设计了“如果你有过参与政策制定的想法或行为,其原因是什么”的问题。该问题为多项选择,备选答案有六项,依次为:“基于从众行为”、“出于个人兴趣”、“由于个人利益”、“出于维护公共利益”、“基于公民权利”、“出于公民责任心”。六项备选答案的排列顺序是基于其同政治制度的关系。在选项中,“出于公民责任心”和“出于维护公共利益”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共有1974人次对参与政策制定的动机做出了回答,其中男性公民1169人次,女性公民805人次。统计结果见表2。
从表2看出,在个人利益、个人兴趣两个选项上,女性选择人次比例高于男性;在公民责任、公共利益两个选项上,男性选择人次比例高于女性。这说明:
女性在公共政策制定的参与动机上比男性更加感性化
女性在公共政策制定的参与动机上比男性更加理性化
与男性相比,女性参与动机呈现出高公共性的特征
社会性别与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频次问题
有AB两个电脑显示器,已知旧显示器A的宽高比是4:3,新显示器B的宽高比例是16:9,若两个显示器面积相同,问B的宽与A的宽度比是:
:1
:6
2:
4:
某研发小组员工中,60%的人参与了A项目,45%的人参与了B项目,两个项目都参与的人比两个项目都不参与的多2人。问该研发小组有多少人?
100
50
40
20
并提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方法,为了使句子紧凑,文辞简练,把本来应该用两个短语或者句子表达的内容,合并为一个短语或句子。合并时把相同的成份放在一起,使短语或句子的前后两部分有一种分别相承的关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使用并提修辞手法的是:
《论衡·明雩》:“尧、汤水旱。”
《长恨歌》:“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孟子·离娄上》:“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
《颜氏家训·风操篇》:“父之遗书,母之杯圈,感其手口之泽,不忍读用。”
夏日,小王调制了一杯28℃的蔗糖水,尝了一口后感觉不够甜,又加入了一些蔗糖,搅拌后蔗糖完全溶解。之后他把蔗糖水放入冰箱,一段时间后取出时发现杯子底部有少许晶体析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刚放入冰箱的蔗糖溶液一定不是饱和溶液
②从冰箱中取出的蔗糖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③放入冰箱前后,蔗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④用加热蒸发溶剂的方法能够得到与析出晶体相同的物质
①②
①④
②③
②④
爱因斯坦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就是相对论的提出,它是人类研究宇宙强有力的工具。爱因斯坦通过相对论进行过宇宙质量的计算,结果发现宇宙的质量总和竟然为零。爱因斯坦认为,宇宙在大爆炸后产生的物质有正反两种形式,反物质和正物质完全相反,而且正、反物质质量相等。但科学家在宇宙中只发现了很小量的反物质,那大部分的反物质去哪里了?如果它们不存在于宇宙中,爱因斯坦通过相对论的计算也不会发现宇宙质量总和为零。但是宇宙的质量为零,这说明反物质应该还是存在于宇宙当中。
下列( )项是以上论述所假设的前提。
只存在一个宇宙
爱因斯坦通过相对论的计算是正确的
人类如果不能利用反物质的巨大能量,就不能进行星际探索
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发现了反物质,而且现在也可以在实验室制造一部分反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