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1933年首次被发现的化学物质,对受损脑细胞有保护功能,人体可自行合成,化学式中两种元素的数量之和是23”的相关试题
781/1000
单选题

有两种农产品甲和乙,甲不能生长在干旱的气候里,乙不能生长在寒冷的气候里。在某个国家的大部分地区,或者可以种植农产品甲,或者可以种植农产品乙。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假:

A

这个国家有一半地区的气候既干旱又寒冷

B

这个国家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是非常寒冷的

C

这个国家根本不种植农产品甲

D

这个国家只能种植农产品甲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2.4%
易错项:C
知识点:直言命题
来源 【2013-北京-097】 展开解析
782/1000
单选题

领导者对下属或员工的过错惩罚有两种,权变惩罚与非权变惩罚。领导权变惩罚是指领导根据下属的过失程度酌情采取惩罚;领导非权变惩罚是指因下属的过失行为,领导施加了与下属实际绩效和表现不相符的过度惩罚。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领导非权变惩罚的是:

A

小刘操作机床时,故意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机床主机严重受损,公司根据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加重处罚

B

因甲方无法如期履行合同义务,乙方领导指示法务部门根据合同约定条款严肃追究甲方的违约责任

C

刘律师因疏忽大意错过了案件上诉期,尽管其已获得委托人谅解,但律所仍对刘律师施以顶格处罚

D

小郑不小心给客户少发了部分产品,发现后及时补发,按规定只需罚款,但是经理却坚持要将他开除

正确答案:D
正确率:91.4%
易错项:C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24-联考/贵州-073】 展开解析
783/1000
单选题

①红细胞破坏过多是指红细胞寿命缩短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有先天遗传性的溶血性贫血,也有后天获得性的溶血性贫血
②失血包括急性失血和慢性失血
③其发病机制可以概括为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和失血三类
④当然,贫血也可以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
⑤贫血是继发于多种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
⑥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包括大家熟悉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原料如铁、叶酸、维生素B缺乏引起的营养性贫血,肿瘤细胞浸润骨髓等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序,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

⑥③①②⑤④

B

⑤③⑥①②④

C

⑥①②⑤③④

D

⑤③①②⑥④

正确答案:B
正确率:90.2%
易错项:D
知识点:句子排序题
来源 【2018-天津-041/新疆-015/安徽-015】 展开解析
784/1000
单选题

在一次抽奖活动中,要把18个奖品分成数量不等的4份各自放进不同的抽奖箱。则一个抽奖箱最多放多少个奖品:

A

6

B

8

C

12

D

15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1.4%
易错项:D
知识点:极值问题
来源 【2015-广东县级及以上-042/广东乡镇-044】 展开解析
785/1000
单选题

生物学家认为,人体有两个大脑系统存在,一个是头颅中的大脑系统,另一个是胸腹内的“第二大脑”系统。下列诗词描写的活动与“第二大脑”系统有关的是:

A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B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

C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D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5.5%
易错项:B
知识点:生物医学常识
来源 【2017-吉林甲-018/吉林乙-013】 展开解析
786/1000
单选题

有一种电子铃,每到整点就响一次铃,每走9分钟亮一次灯。正午12点时,它既亮灯又响铃。它下一次既响铃又亮灯是下午几点钟:

A

1点钟

B

2点钟

C

3点钟

D

4点钟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9.4%
易错项:D
知识点:时钟问题
来源 【2018-北京-073】 展开解析
材料

①几百万年前,气候变化导致森林退化,人类祖先被迫走出森林,到草原上生活。这被认为是人类与其生活在森林里的类人猿亲戚们分化的关键时刻。传统观点认为,在草原上,猿人们很快过上了狩猎者的生活。作为灵长类生物,他们并不具备强健的肌肉和锋利的牙齿,仅凭体力很难成功捕获猎物,不得不依靠精细的社会分工进行合作,并通过发明各种工具和武器捕猎求生。捕猎所获肉食,使得他们获得了丰富的蛋白质,对大脑发育也有某种助益。总之,狩猎的生活方式最终塑造了我们目前熟悉的人类。
②然而,这个观点也并非没有漏洞。在原始人类究竟是否为狩猎者这个问题上,学界始终有不同意见。唐娜·哈特与罗伯特·W.苏斯曼就在他们所著的《被狩猎的人类:灵长类、捕食者和人类的演化》中提出了“人类猎物假说”。他们认为猿人不是猎人,而是各种食肉动物的猎物。这个假说有不少证据支持,其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原始人类遗留的骨骼中经常包含明显的被啃咬的痕迹。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头骨底部有巨大破口,研究者曾一直认为这个现象证明了北京猿人有“人吃人”的习惯。实际上,这一损伤更可能是鬣狗啃噬造成的。在远古时代,有些种类的鬣狗体型巨大,完全有能力咬碎猿人的头骨。
③那么,“原始人类是各种食肉动物的猎物”这个假说对于解释人类的进化又有什么意义呢?哈特和苏斯曼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观点,比如,他们认为语言可能起源于声音警报,在此声音信号系统上继续发展,便慢慢奠定了语言形成的基础。支持“人类猎物假说”的学者认为,人类形成复杂的大脑功能并不是为了更好地协调狩猎行为,而是为了挫败食肉动物的攻击。具有一定智慧的复杂大脑可以使原始人类更好地互相协调,从而及时制订躲避乃至反制策略。
④除了上述“人类猎物假说”,还有另外一种假说,即“人类长跑者假说”。该观点认为原始人类很可能属于一种本着“机会主义”生存原则的食腐动物,需要长时间在非洲草原四处游走,寻找新鲜的动物尸体食用。这个假说可以解释现代人类为何具有较强的耐力这一事实。虽然人类的冲刺能力不如很多食肉或食草动物,但是如果在炎热的非洲草原上进行万米长跑比赛,大部分哺乳动物会输给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相比,人类的骨骼与韧带结构更适合长距离奔跑。人类还可以高效利用分布于全身的汗腺来控制体温,防止在炎热环境下长距离奔跑导致的躯体过热。此外,直立行走的姿态和人类的胸腔结构,使人类能在奔跑时更好地调节呼吸。
⑤实际上,在上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的生态位并非一成不变,上述假说也许都不全面。真正的人类故事很可能是古老的猿类从猎物和食腐动物向猎人演变的过程,他们作为“猎物”“食腐者”所进化出的一些特征,比如为防止被捕猎而形成的复杂社会网络、为了适应食腐生活而逐渐形成的适合长跑的身体结构等,很可能也为后来人类成为“猎人”打下了基础。当人类祖先真正成为合格的猎人之后,智人也就登上了历史舞台,改变了其他各种生物的命运,也让整个地球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787/1000
单选题

关于支持“人类长跑者假说”的人体特征和能力,文中未涉及:
①骨骼结构  ②发音器官  ③图像分辨能力  ④听觉神经  ⑤体温调控功能  ⑥直立形态

A

①⑤⑥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正确答案:B
正确率:81.6%
易错项:A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2-国考副省级-053】 展开解析
788/1000
单选题

绿茶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近来大量动物实验发现,茶多酚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消亡的作用。但是,有些专家通过对大量人群的研究,并未发现饮茶越多癌症发病率就越低这一现象。据此,他们并不认为经常饮茶能够防癌。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是上述专家作出结论最合理的假设:

A

如果茶叶在生产、加工、运输过程中受到重金属、农药等致癌物的污染,则饮茶越多就越增加患癌风险

B

如果人们长期饮茶但又奉行抽烟、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则很难看出经常饮茶带来的防癌作用

C

只有假定品种不同但份量相同的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基本相同,才能得出经常饮茶能够防癌这一结论

D

只有在大量人群中发现饮茶越多癌症发病率就越低这一现象,才能得出经常饮茶能够防癌这一结论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1.6%
易错项:B
知识点:前提型
来源 【2018-江苏B-097】 展开解析
789/1000
单选题

棕色脂肪组织是一种功能特化为产热的组织,低温时动物通过激活棕色脂肪组织和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的方式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团队科研人员利用不同的抗生素配方处理小鼠以清除小鼠的肠道菌群,发现缺失肠道菌群的小鼠体温调控机制受到破坏,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缺失减弱了棕色脂肪组织中UCP-1蛋白表达量的增加,降低了白色脂肪组织的棕色化水平。科研人员认为,产生这种作用的原因可能是在寒冷条件下,肠道菌群被破坏后,动物不能消化足够数量的食物,以满足寒冷条件下的热量需求。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拥有肠道菌群的动物能够抵御寒冷

B

小鼠的体温控制机制和人类类似

C

动物只能依靠棕色脂肪组织维持体温

D

UCP-1蛋白的表达量与肠道菌群的数量成正比

正确答案:A
正确率:43.1%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2-天津-030】 展开解析
材料

2022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合计10.0万亿元,是2013年的1.8倍。其中,北京、河北跨越4万亿元量级,均为4.2万亿元,分别是2013年的2.0倍和1.7倍;天津1.6万亿元,是2013年的1.6倍,京津冀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构成由2013年的6.2∶35.7∶58.1变化为2022年的4.8∶29.6∶65.6。京津冀三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83.8%、61.3%和49.4%,较2013年分别提高4.3、7.2和8.4个百分点。

2013~2022年,京津冀地区城镇累计分别新增就业288.1万、405.5万和748.4万人。2021年,北京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第三产业比重为84.4%,较2013年提高6.2个百分点,其中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占比达25.5%,较2013年提高6.2个百分点;天津和河北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为60.5%和46.6%,较2013年提高10.9和15.1个百分点。

2022年,京津冀三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7415元、48976元和30867元,与2013年相比,年均分别增长7.4%、7.1%和8.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3%、6.9%和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2%、7.3%和8.6%。

790/1000
单选题

在以下信息中,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有几项:
①2013-022年京津冀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量(以2013年为基期)
②2013年天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增加值之和
③2013-2022年河北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中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人数

A

0项

B

1项

C

2项

D

3项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1.9%
易错项:D
知识点:正确个数
来源 【2024-国考副省-125/国考地市-120】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