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1933年首次被发现的化学物质,对受损脑细胞有保护功能,人体可自行合成,化学式中两种元素的数量之和是23”的相关试题
581/1000
单选题

2012年4月3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两颗北斗导航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转移轨道。这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导航卫星,也是我国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两颗:

A

地球低轨道卫星

B

地球中高轨道卫星

C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D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9.7%
易错项:A
知识点:重大科学与技术成就
来源 【2013-上海A-113/上海B-100】 展开解析
582/1000
单选题

小王去超市购买便携包和小哑铃作为知识竞赛活动的奖品。这两种商品超市正在进行促销,便携包单价18元,买2送1;小哑铃单价12元,买3送1。小王按计划购买了便携包和小哑铃合计56个,共使用活动经费606元,则他购买小哑铃的数量是:

A

24个

B

25个

C

26个

D

27个

正确答案:B
正确率:46.9%
易错项:A
知识点:鸡兔同笼
来源 【2021-江苏A-062/江苏B-059/江苏C-060】 展开解析
583/1000
单选题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回首百年前,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关于中共一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召开地点为上海、嘉兴

B

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

C

成立中央局,并选举陈独秀任书记

D

与会代表13人,包括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0.0%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
来源 【2022-深圳-001】 展开解析
584/1000
单选题

上午9点整,甲从A地出发,骑自行车去B地,乙从B地出发,开车去A地。两人第一次相遇时为9点半,甲乙到达目的地后都立即返回,若甲乙的速度比为1:3,则他们第二次相遇时为(  )。

A

9:40

B

9:50

C

10:00

D

10:10

E

10:20    

F

10:30

G

10:40

H

10:50

正确答案:C
正确率:37.5%
易错项:F
知识点:8选项
来源 【2018-陕西-114】 展开解析
585/1000
单选题

美国3M公司有一位研究员,有一次,他想发明一种粘合力非常强的胶水,但因为种种原因,他失败了,实验得到的只是一种粘合力很差的液体,根本无法用作胶水。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人们有这样一种需求:把便条或书签贴到桌上或墙上,在需要时可以随时揭下来。他此前发现的粘合力差的液体正好可以派上用场。就这样,一种险遭废弃的技术促成了“即时贴”的发明。
“即时贴”的发明给我们的最大启发是:

A

遇到问题时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

B

一种成功的发明可能是无心插柳的结果

C

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技术创新的灵感

D

成功的技术发明来自锲而不舍的努力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4.5%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5-吉林上乙-029】 展开解析
材料

xingguang

586/1000
单选题

在主要自行车品牌中,年产量增幅最多的是哪种和哪一年:

A

蝴蝶牌/2004年

B

蝴蝶牌/2003年

C

飞鱼牌/2004年

D

蜜蜂牌/2000年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7.0%
易错项:C
知识点:基期差与和
来源 【2014-天津-111】 展开解析
587/1000
单选题

蛋白质药品,如胰岛素,仍然必须通过繁琐的皮下注射程序来予以实施。如果蛋白质药品被口服,它们就会被消化而不能到达目标细胞。但是,有些非蛋白质药品含有不会被消化系统分解的化学键。
以上的论述最强烈地支持了这样的论断,即一项成功实现下面哪个目标的研究可使蛋白质药品的使用者受益:

A

把消化系统里面消化蛋白质的物质永久清除掉

B

确定每一种非蛋白质药品到达其目标细胞所需的时间

C

将胰岛素包上一种能被目标细胞分解、但其化学键不会被消化的混合物

D

以系统的方法来确定正常消化系统中存在着哪些酶和细菌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0.9%
易错项:B
知识点:加强支持型
来源 【2011-上海A-054/上海B-121】 展开解析
588/1000
单选题

父亲与两个儿子的年龄和为84岁,12年后父亲的年龄等于两个儿子的年龄之和,请问父亲现在多少岁:

A

24

B

36

C

48

D

60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0.0%
易错项:D
知识点:年龄问题
来源 【2009-广东-014】 展开解析
589/1000
单选题

动物外壳的出现是动物演化历史中的革新事件,对塑造身体构型、保护脆弱软体以及实现生态扩张具有重要意义。但不断生长的壳体也会阻碍动物运动、消耗更多能量。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一些带壳动物演化出一种特殊的生存策略——断壳,即通过分泌隔板及溶壳物质断掉壳顶部分,但它何时起源又如何演化一直是个谜。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日前在云南玉案山组碳酸岩夹层中,发现了一类距今5.18亿年前的新型软舌螺动物——断壳桶螺,他们采用高分辨率显微CT技术,结合扫描电镜观察,首次复原了其完整的断壳过程,为揭示动物断壳行为的起源与演化之谜提供了重要线索。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古生物学》上。
关于断壳桶螺的研究,文中没有提及:

A

技术手段

B

文献依据

C

重要价值

D

成果形态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5.8%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2-四川下-033】 展开解析
590/1000
单选题

某班38名学生参加两次体能测试,测试成绩分为A、B两个等级,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测试中分别有12人、16人的测试成绩为A。如果两次测试中都没得到A的学生有15人,那么两次测试中都获得A的人数是多少:

A

5

B

6

C

8

D

10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1.8%
易错项:C
知识点:容斥问题
来源 【2015-江西法检-061】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