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1933年首次被发现的化学物质,对受损脑细胞有保护功能,人体可自行合成,化学式中两种元素的数量之和是23”的相关试题
21/1000
单选题

研究者在云南普洱研究季风雨季、高温干旱等气候变化因素对茶叶生长环境和品质价值的影响。他们追溯了导致茶叶中化学物质变化的因素,发现在雨季,当它们生长速度加快时,叶片中主要含有的儿茶素和甲基黄嘌呤的含量仅是干季的一半。因此,研究者认为,气候变化会影响云南普洱茶茶叶中有益的化学物质含量。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

A

普洱茶茶叶也可能因病虫害和其他生物入侵等气候变化之外的因素造成有益的化学物质含量递减

B

经检测,在过去的五年,云南某山区地带的普洱茶茶叶中有益化学成分含量在雨季和干季的区别不大

C

气候变化对普洱茶产地其他作物的有益化学成分影响差异性很大,或影响明显,或几乎不受影响

D

干旱季节普洱茶茶叶中含有的次生代谢物质更高,但干旱季节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则可能使其含量递减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0.0%
易错项:C
知识点:加强支持型
来源 【2015-政法干警-086】 展开解析
22/1000
单选题

①他们的研究和尝试有望引领化学走入自动化时代,加速药物研发进程,使药品的生产更加安全可靠。
②有科学家向这一任务发起了挑战,不少科学家都在想方设法让化学合成变得更自动化。
③目前还没有可涵盖所有合成有机化学的数字自动化标准和通用的化学操作编程语言。
④自动化在化学领域并非新鲜事,但这些自动化合成仅囿于单一类型的化学反应或流程。
⑤化学家的工作长期以来都通过人工方式完成,是一个非常手工的、由人力驱动的过程。
⑥比如,克罗宁团队利用研制出的“化学计算机”,自动制备出3种高品质药用化合物。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③⑤②④⑥①

B

⑤④③②⑥①

C

①⑤③④②⑥

D

⑤③④②①⑥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3.1%
易错项:D
知识点:句子排序题
来源 【2023-联考/湖北-055】 展开解析
23/1000
单选题

二溴乙烷过去常被用来去除谷物储藏过程产生的害虫,由于这种化学物品可能导致处理谷物的工人神经损害,因而被禁止使用。然而,在二溴乙烷被禁止使用两年之后,处理谷物的工人还是出现了神经损害。有专家据此断言有新的化学物质导致人们神经损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有可能是上述专家推断的假设?

A

杀灭谷物中害虫的药品总会存在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B

如果是二溴乙烷导致的神经损伤,这种损伤在两年之内就会出现

C

处理谷物的工人若仍使用二溴乙烷,那么他们神经受损是大概率事件

D

若有新的化学物质造成神经损伤,那么这种神经损伤与二溴乙烷所造成的损伤相似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2.9%
易错项:D
知识点:前提型
来源 【2024-四川-081】 展开解析
24/1000
单选题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它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是:

A

将氧气从肺运送到身体各个组织

B

作为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帮助身体抵抗传染病以及外来感染

C

促进血液中的生物化学反应,辅助生物体的新陈代谢

D

在血管破裂时大量聚集,起到凝血作用

正确答案:A
正确率:45.8%
易错项:D
知识点:生物医学常识
来源 【2010-联考/甘肃-120】 展开解析
25/1000
单选题

黏土看上去似乎是一种肥沃度差、由多种矿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但却可能是地球生命的起源地。在模拟古代的海水中,黏土会形成水凝胶——由大量可吸收液体的微小空间构成(像海绵一样)。过去几十亿年里,被禁锢在这些空间里的化学物质可能发生了复杂的反应,从而形成了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以及最终生成活细胞的各种系统。黏土形成的水凝胶可能对上述化学过程起到了禁锢和保护的作用,直至发育出将活细胞包裹住的细胞膜为止。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黏土富含生命需要的营养物质

B

水凝胶对生化反应的保护作用

C

黏土在地球生命起源中的作用

D

地球生命也许最初发源于黏土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7.3%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5-联考/安徽-035】 展开解析
26/1000
单选题

互益素是一种生物释放的、能引起他种接受生物产生对释放者和接受者都有益的反应的信息化学物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涉及互益素的是:

A

苹果实蝇在植物果实上产卵后会留下一种标记信息素,以避免自己再次到这里产卵

B

楝科植物印楝的种子、树叶和树皮中含有的印楝素,对几乎所有害虫都有驱杀效果

C

亚洲玉米螟雌蛾释放的性信息素能够吸引雄蛾,使雄蛾能够准确找到雌蛾的方位

D

小麦在遭受麦长管蚜攻击后会释放出水杨酸甲酯,可吸引麦长管蚜的天敌异色瓢虫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1.2%
易错项:C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21-国考地市-082/国考副省-087】 展开解析
27/1000
单选题

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下列有关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元素周期表共有18列

B

元素周期表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编制的

C

今年是化学元素周期表创建150周年

D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是按原子从大到小排列的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3.2%
易错项:C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9-辽宁-014】 展开解析
28/1000
单选题

现代化学与炼金(炼丹)的相同点是从分子层面创造新事物,至于创造新元素其实是核物理学家的任务,由他们拿一些回旋加速机把新元素轰出来然后再填到元素周期表中作为化学家的胜利果实。古典炼金术实际上已经有了元素、原子这样的理念,但并不具备理性思维,例如中世纪的欧洲人认为,轻、重、干、湿是基本的物理性质,干而轻的是火,干而重的是土,湿而轻的是气,湿而重的是水,因此,任何物质均是由水、火、土、气这四种基本元素按不同比例合成的结果,这与目前可知世界的观念显然不同,而同时期其他文明中对物质本质的认识同样也是介于神秘与理性之间。
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A

现代化学理性思维的起点

B

物理学家如何创造新元素

C

古典炼金术对欧洲文明的影响

D

可知世界中关于元素的各种观念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2.3%
易错项:D
知识点:接语选择题
来源 【2016-联考/江西-059】 展开解析
29/1000
单选题

自然科学∶化学∶化学元素

A

人文科学∶历史学:历史人物

B

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光合作用

C

语言学∶汉语言∶文学

D

社会学∶社会科学∶社区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2.6%
易错项:B
知识点:多重规律
来源 【2016-国考地市-098/国考副省-103】 展开解析
30/1000
单选题

化学反应:指一种或多种物质改变化学组成、性质和特征成为与原来不相同的另一种或多种物质的变化。
下列变化哪一种不属于化学反应:

A

以石油为原料合成聚乙烯

B

木炭燃烧获取热量

C

葡萄通过发酵等工艺制造成葡萄酒

D

自来水加热变成水蒸气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0.0%
易错项:C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13-天津-089】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