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甲、乙、丙三人前往游乐场游玩,游乐场内有三个园区,每个人都在三个园区玩了一定数量的游戏,游乐场内的每个游戏消费均是20元。已知:
①甲和乙各自在A园区花费的金额与丙在C园区花费的金额相同
②甲在B园区和乙在C园区花费的金额都是40元
③不存在两个人在三个园区都游玩了相同数量游戏的情况
④甲、乙、丙三人在游乐场内的游戏消费均为120元,无其他消费
那么可以推断:
在三个园区消费金额都相同的只可能是甲
在三个园区消费金额都相同的只可能是乙
在三个园区消费金额都相同的只可能是丙
甲、乙、丙没有一人在三个园区的消费金额都相同
雨天,车身被蒙上一层土,这层土像细砂纸般包在车身上,一旦有摩擦,就如同用砂纸来磨车漆;此外,雨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被泥沙吸住后,酸雨就很容易腐蚀车漆。
此段文字的主旨是:
雨中的灰尘对车身会造成磨损
雨水对车漆带来危害的原因
酸雨是腐蚀车身的主要原因
保护车就一定不要让车淋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原则和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要受到监督和制约。在我国的国家监督体系中:
①各级人大要对执法司法工作进行监督
②“一府一委两院”要接受人大的监督
③地方人大接受全国人大的领导与监督
④各级国家政权机关都要接受人民监督
①②③
①②④
①③④
②③④
过去100年来,人类寿命的延长,完全是因为对传染性疾病的控制——通过公共卫生、疫苗接种和抗菌治疗,由此人们才有余裕死于癌症、心脏病、中风。
科学家认为,一种疾病爆发的严重程度和四个因子有关:致命性、是否容易传染、感染多久出现症状、是否有疫苗和有效的治疗手段。即使疾病只符合其中的一部分特征,也能在人群中肆虐。如果它们满足大多数特征或者全部因素,我们需要非常加以小心。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最有可能进化成符合这四个条件的病原体是流感。人类流感病毒很容易在人际间传播,至少在症状出现一天前就开始传染,人类需要6~12个月来制造新的疫苗,但幸运的是它们没有很强的致命性。
为什么呢?
关于病菌的传染性与毒性之间的制衡,美国进化生物学家保罗•埃瓦尔德有一个著名的假说,如果一个寄主必须四处走动才能扩散病菌,这种病菌不可能变得太凶猛。从病菌的角度来看,病菌不得不从一个宿主迁移到另一个宿主,并且它们通常不得不依赖于相对健康的宿主把它们迁移到另一个宿主上。比如流感病毒就必须保持寄主的合理健康,至少他们得能四处走动、与人握手,冲着人家的脸打喷嚏。所以流感病毒一般是比较温和的,除非寄主本身的身体有问题,比如怀孕、心脏病或者免疫系统太弱。
当然,还有另一种例外——如果在一个人群拥挤的场合,一个病到毫无行动能力的人也能轻易地把病菌传到新的寄主身上,病菌毒性的刹车就会失灵。自然选择会倾向于选择那些更具有侵略性、更能造成破坏的病菌。它们的毒性也会愈演愈烈,直至毒株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杀死寄主而不必受到任何惩罚——新的寄主就近在咫尺。
埃瓦尔德认为,1918年大流感就是在“一战”西方前线战事的特定条件下进化出它的致命毒性的。1918年春天,第一波流感在美国爆发时还是相对温和的。不久,病菌随军队船只传播到欧洲,在“一战”的战壕、医院、前线火车、卡车上(在这些地方,伤员和病患一起运送,没有移动能力的人身上的病菌一次次感染健康的人,整个系统就是一个巨大的病毒传递服务)迅速升温至致命的毒性。病毒的毒性达到什么程度呢?按照当时的记录,早上生病,晚上就已经奄奄一息。一般流感病毒的致死率是千分之一,1918年大流感则是1/40。不久,病毒离开西方前线,在全球各地爆炸,造成全球5000万人口死亡。
他认为,那场大流感的爆发和演变,不是几种动物流感病毒的随机组合,而是遵循了一种可预测的物竞天择的进化原则。人们一般以为进化是一个时间跨度很长的事情,需要百万年的时光。但事实上,进化也可以发生得很快——尤其对微生物而言,比如在几个星期之内发展出抗药性。因为它们分裂得很快,能快速产生变异,与不同成员交换基因信息。每一次迭代中,最能适应传播的病菌会得到传播。所以,自然选择会推动这种病菌进化出更有效的传播手段,从而更适应人类寄主。
从这个角度来说,流行病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人类流行病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社会条件允许它们进化。是我们,而不是自然,创造了环境,允许这些致命病菌的进化和攻击。
比如,正是在亚洲分布广泛的养鸡场,数百万的鸡挤在“疾病工厂”的状况下,甲型H5N1流感获得了强烈的毒性,成了复杂而高效的杀鸡机器。
“一战”前线作为一种人类“疾病工厂”大概很难再在历史上重现,但这些巨型工业化饲养场作为致命病菌的天然孵化器(在那种拥挤的状况下,最无害的细菌也能迅速进化出剧烈的毒性),仍然是现代社会巨大的威胁。事实上,很多病毒学家呼吁必须找到一种新的饲养动物的方法,而不是如此拥挤地放置于巨大的工业化农场。
根据文意,下列选项中,_______不是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方式。
改善公共卫生
接种有效疫苗
控制人口数量
革新工业饲养方式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一文指出,要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发展农村( ),多形式建设日间照料中心,改善失能老年人和重度残疾人护理服务。
互助式养老
嵌入式养老
群居式养老
家庭式养老
仿佛就是在一夜之间,“万物皆可元宇宙”。在元宇宙之中,人们似乎可以不再受到肉体的束缚,时空的限制也已经不是问题,人们在其中以光速移动,就连外表也可以随意选择,可选择一款“虚拟化身”与亲朋好友相聚······元宇宙的超现实不禁让人们担忧,数亿人的“数字生活”可能会被几家大公司所控制,元宇宙的出现会让这种情况继续恶化。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观点?
元宇宙会让人类满足于虚拟现实所带来的快感,进而让人类故步自封
元宇宙允许现实以碎片的形式进入,但前提条件是现实必须被操纵我们感知、干预我们行为的数字准则所覆盖
实现元宇宙需要虚拟现实设备,虚拟现实设备只有在系统测量到了人体的动作时才能够工作,并且给出相应的画面
人们在虚拟现实系统中留下的数据会成为算法的训练数据,把人的身体语言与接下来的行为结果进行配对,让人们随后在现实中做出可以预期的行为
2014年,某市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3.2%。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7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82.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按消费形态统计,批发业增长17.6%,零售业增长22.1%。
全年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增长1.3%。其中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累计下降1.1%;食品类、烟酒类、衣着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交通与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居住类累计分别上升0.6%、0.6%、4.4%、1.5%、1.5%、1.8%、1.5%。
把不同的消费类型按该市2014年消费价格水平上涨幅度从高到低排列,以下正确的是:
居住类、衣着类、食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
衣着类、居住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食品类
居住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食品类
衣着类、居住类、食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
“和谐号”高速列车从甲地出发向相距1300千米的乙地行驶,列车分别以250千米/小时和300千米/小时的平均速度在两种不同路况的路段上行驶,4.5小时恰好走完全程。则这两种路段的里程数之差是:
600千米
700千米
800千米
1050千米
在九宫格内依次填入数字1~9,现从中任取两个数,要求取出的两个数既不在同一行也不在同一列,共有多少种不同取法?
9
18
36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