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笔墨不必过周,以拙为巧,以空为灵,含不尽之意于画外,_______更见幽远。
上面划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是:
画意
境界
意象
诗情
2016年电信业务收入完成11893亿元,同比增长5.6%,比上年回升7.6个百分点。电信业务总量完成35948亿元,同比增长54.2%,比上年提高25.5个百分点。2016年,电信业务收入结构继续向互联网接入和移动流量业务倾斜。非话音业务收入占比由上年的69.5%提高至75.0%;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从上年的26.9%提高至36.4%。
2016年非话音业务收入同比增加了约( )亿元。
1903
1309
1093
1039
2018年我国全年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33亿吨,同比增长2.7%,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42亿吨,同比增长2.0%。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495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2%。
2018年我国全年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非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速:
低于1.5%
在1.5%-2.5%之间
在2.5%-3.5%之间
高于3.5%
《纽约时报》报道称,中国“非著名常见凉菜”——拍黄瓜,今夏风靡纽约。一些国人发出了“中国文化的又一次成功输出”欢呼的同时,也不乏质疑之声。因为据媒体披露,在纽约用来拌黄瓜的调料并非是传统的蒜末酱油,而是沙拉酱、酸奶。其实,原汁原味的文化输出固然应该有,但往往是小众的,能在短期内迅速打开异文化市场的,注定是那种改头换面的“中国拍黄瓜”,这种既满足好奇心又适应日常习惯的“混搭”产品,常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流通力,并产生意想不到的文化输出效果。
下列选项与文意不符的是:
风靡纽约的“中国拍黄瓜”并非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
用沙拉酱、酸奶拌的黄瓜也属于中国文化
适应当地习惯的产品往往更容易在短期内打开异文化市场
中西“混搭”的产品也能起到文化输出的作用
触景生情是指受到某些情景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情感;触景伤情是指受到某些情景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悲伤的情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诗句符合触景伤情定义的有:
①老去风光不属身,黄金莫惜买青春
②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③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
④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⑤杨柳共春旗一色,落花与芝盖同飞
⑥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⑦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⑧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0个
1个
2个
3个
本能可以使生物对刺激做出复杂的反应。相对非本能反应,本能反应只需要很少的神经细胞。具有非本能反应能力的大脑一定有大量的神经细胞,而没有哪种昆虫的大脑具有如此数量的神经细胞。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知道:
昆虫的反应一般是本能反应
大脑小于或等于昆虫大脑的生物只能做出本能反应
大脑大于昆虫大脑的生物都有能力做出非本能反应
拥有高级大脑的生物做出大的反应一般不是本能反应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口头和动作传承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
福建的高甲戏、歌仔戏、福州评话
梁祝传说、白蛇传传说、孟姜女传说
《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
火宫殿火神庙会、药王山庙会、自贡灯会
“直过民族”是指直接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在云南实行“直接过渡”的主要是景颇、傈僳、独龙、怒、佤、布朗、基诺、德昂8个民族,及部分拉祜、苗、瑶、布依、纳西、阿昌、哈尼、彝、傣、白、藏等共20个民族及尚未确定族属的“克木人”共66万人,他们所居区域被划定为“民族直过区”,政府对他们采取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殊政策,使他们跨越若干社会发展阶段,得以与其他兄弟民族一起迈步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直过民族”的概念
“直过民族”的特点
政府对“直过民族”的特殊政策
云南“直过民族”的基本状况
智慧以一定的知识为前提,在人的思考和实践中体现出来,但它本身是不稳定的、非规范性的,表现为某种洞幽烛微、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举重若轻的能力。知识可以让人按照已有的方式思考和行动,智慧则使人立足已知探索未知,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自主地创造性解决问题。而哲学思想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理解已有的哲学、感悟其中闪耀的智慧之光,有助于启迪、催化我们本已有根的智慧。
这段文字的关键词可概括为:
智慧 能力 问题
智慧 知识 哲学
知识 思考 实践
知识 哲学 创造
传统成像技术都是对视域内的物体进行观测,非视域成像技术则能够对隐藏在视线外的物体进行拍照,实现“视线拐弯”“隔墙观物”,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成像能力。这一技术的实现过程通常是将激光脉冲发射到中介墙上,利用中介墙使激光散射到被遮挡的非视域场景中,该场景中的隐藏物体再次将激光散射到中介墙上,最终由中介墙散射至接收系统,整个过程激光经历了3次漫反射,通过记录光量子的飞行时间实现对非视域场景的重构。然而,由于激光经过多次漫反射,整个光路存在巨大的衰减,使得非视域成像目前仅能在实验室内进行短距离的原理性验证。此外,多次漫反射导致的时空信息混杂,使得成像算法成为一个科研难题。
关于非视域成像技术,这段文字未提及:
突出优势
基本原理
技术难题
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