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415道有关“金标尺考研”的相关试题
11/415
单选题

金∶金币∶货币

A

木∶木床∶床

B

水∶水稻∶稻

C

火∶火盆∶盆

D

土∶土鸡∶鸡

正确答案:A
正确率:93.8%
易错项:C
知识点:逻辑关系--包含,对应关系--原材料、工艺、成品对应
来源 【2021-江苏A-069/江苏C-071】 展开解析
材料

地质纪年的名字和分类方法经常改变,不同年代的时间界限也飘忽不定。这有的是因为年代的重新定义,有的是因为测年方法不同,还有的是因为世界不同地方的研究者以不同的岩石作为同一年代的界标,导致具体时间界限存在争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地质学家们使用“金钉子”来作为公认的固定界标。

1869年,美国首条横穿美洲大陆的铁路贯通,这条铁路对美国的发展意义极其深远。为了纪念铁路的修建,在铁路竣工时钉下了最后一颗由黄金制成的道钉。这枚“金钉子”成为美国铁路划时代的标志。地质年代的分界线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处,于是“金钉子”被借用到地质学中。“金钉子”正式名称叫“全球层型剖面和层型点位”,有资格被称为“金钉子”的地方,是标志地质年代分界线的代表地点。这里的岩石和化石,记录了某个具有全球意义的重大地质事件。“金钉子”由国际地层委员会提名,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审核批准。“金钉子”一旦钉下,这个地点就成为某一地质时代分界点的唯一道标,即使对这里的岩石年龄测算结果发生改变,它的地位也不会发生变化。

1972年,第一颗“金钉子”被钉在捷克,这里发现了非常好的笔石化石。这是一种已经灭绝的水生无脊椎动物,它的出现标志着志留纪和泥盆纪的分界。但“金钉子”系统发展缓慢,在发布1989年版的地质年代表时,从寒武纪到现在的91个重要的地质年代分界点,钉上了“金钉子”的不到15个。

从1999年起,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竞争也变得激烈起来。有时候决定“金钉子”落点的不仅仅是科学,比如二叠纪到三叠纪分界的“金钉子”,虽然喀什米尔和伊朗也有地质记录上合格的地点,但这些地方太难到达了,不利于科学研究,于是中国浙江省长兴煤山地质剖面胜出。

现在全球的“金钉子”已经超过50颗。科学家希望,能尽快把过去6亿年来的重要地质分界都能钉上“金钉子”。但越是古老的年代,“金钉子”候选地点就越难找,因为越古老的石头越稀有,那时候也不会有什么大化石。如前所述,前寒武纪时期的多数年代界限是人为划定的,并没有地质根据,也就谈不上钉子。2004年,在澳大利亚钉下了前寒武纪的第一颗“金钉子”,它标志着6亿年前覆盖地球的冰河年代的结束,以及埃迪卡拉纪的开始。这就是标准放宽的结果――关于埃迪卡拉纪的地质和生物事件,并没有全球普遍存在的记录。

12/415
单选题

“金钉子”被借用到地质学中的原因是:

A

地质年代的确定与铁路修建一样具有重大意义

B

地质年代的分界线同样也具有划分时代的作用

C

它在铁路上和地质学中都有工作圆满结束之意

D

它在铁路上和地质学中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0.0%
易错项:D
知识点:记叙文、传记等
来源 【2013-北京-057】 展开解析
13/415
单选题

生命意识是_______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如果不逐渐_______自己的生命意识,就永远也无法走进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判断    增添

B

衡量    增强

C

区别    提高

D

甄别    提升

正确答案:B
正确率:88.9%
易错项:D
知识点:主谓宾关系
来源 【2008-四川-023】 展开解析
14/415
单选题

博物馆陈列了簪、钗、钿、篦四种清代发饰,其主要材质各不相同,有金、银、铜、玉四种发饰的主要材质,以下说法均为真:
①如果簪是金的,那么钗一定不是铜的;
②如果钗不是金的,那么篦一定是玉的;
③如果钗是金的,那么钿一定是玉的;
④如果钿是铜的,那么篦一定不是银的;
⑤如果钿不是银的,那么篦就是银的;
⑥如果篦是铜的,那么簪一定不是玉的。
由此可推知,簪的主要材质是:

A

B

C

D

正确答案:C
正确率:30.9%
易错项:A
知识点:翻译推理
来源 【2024-深圳-040】 展开解析
材料

2010年,我国黄金产量340.88吨,同比增长8.57%。其中矿产金280.04吨,同比增长7.27%;有色副产金60.84吨,同比增长14.95%。

2010年,我国黄金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92.88亿元,同比增长66.72%;实现利润248.74亿元,同比增长78.19%。

xingguang

15/415
单选题

2010年,我国矿产金产量占黄金产量的比重约为:

A

80%

B

82%

C

84%

D

86%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3.3%
易错项:C
知识点:现期比重计算和变形
来源 【2012-山东-101】 展开解析
材料

2006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5737万人,比上年底增加1954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1587万人,比上年底增加1565万人,参保退休人员4150万人。2006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728亿元,支出12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0%和18.1%。截止2006年底,基金累计结存1720亿元,其中统筹基金结存1056亿元,个人账户积累664亿元。

2006年全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比上年增长23.9%,其中征缴收入5215亿元,增长20.9%。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971亿元,中央财政预算安排774亿元。全年基金总支出4897亿元,比上年增长21.2%。

2006年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为5374万,全年共有355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比上年增加53万人,全年共支付养老金30亿元,年末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354亿元。2006年底,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1187万人,比上年底增加539万人。

2006年底,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327万人,比上年底减少35万人。全国失业保险基金收入385亿元,比上年增长15.8%,支出193亿元,比上年下降6.9%。截止2006年底,基金累计结存708亿元。

16/415
单选题

2005年年末失业保险金累计结存:

A

395亿元

B

385亿元

C

192亿元

D

516亿元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8.3%
易错项:C
知识点:简单加减
来源 【2008-四川-099】 展开解析
材料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养老基金发展报告2012》。报告显示,2010年有15个省份收不抵支,缺口达679亿元;2011年收不抵支的省份虽然减少到14个,但收支缺口高于2010年,2011年达766.5亿元。

报告分析显示,我国养老金地区差异较大。到2011年,我国有辽宁、黑龙江、天津、上海等14个省份养老金收不抵支。但是,在面临亏损的同时,18个省份养老金收入则远远大于支出。其中,广东结余最多,达到519亿元;浙江、江苏、北京等省份结余也在二三百亿元。

养老金总缺口达到766.5亿元。其中,辽宁和黑龙江缺口均超过100亿元;天津、新疆兵团和吉林缺口在50亿元到100亿元之间;河南、陕西、江西、湖南、广西、上海、海南以及重庆的缺口在10亿元到50亿元之间;河北的缺口最少为1.62亿元。从区域来看,东北三省负结余395.5亿元;中南四省(河南、湖南、广西、海南负结余)123.9亿元;西北地区(陕西、新疆兵团)负结余100.98亿元。

从10年来的数据看,2002年,全国29个省份养老金收不抵支,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省份走出了这一困境,到2011年则为14个,数量上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出现收不抵支的省份中,其负结余规模不断扩大,亏损额由2002年的407.6亿元达到2011年的766.5亿元。而且在向少数省份集中,尤其是黑龙江、辽宁等老工业地区。

对比2010年和2011年排名前10的亏损省份显示,上海、黑龙江、广西的排名变化比较明显。其中,上海结余由2010年的139.5亿元减少到2011年的25亿元,排名从第2位下移到10位之外。主要原因是,上海市2011年将外来务工人员和城郊就业人员纳入养老保险制度,使得当年养老基金大幅增收。

17/415
单选题

从区域来看,2011年出现养老金负结余最多的是:

A

西北地区

B

中南四省

C

东北三省

D

东南地区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5.0%
易错项:B
知识点:增长量
来源 【2014-吉林乙级-093】 展开解析
18/415
单选题

一位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认为,许多人在捡到钱包时不由自主地会看看钱包里面装些什么,这就说明,这些人的潜意识里有占有欲,假如对拾金不昧者用适当方式给予奖励,让拾金不昧者不仅获得了精神的愉悦,同时也得到一定的物质补偿,就会鼓励更多的人从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研究者的观点:

A

某城市奖励拾金不昧者,结果拾金不昧者越来越少

B

某城市没有奖励拾金不昧者,结果拾金不昧者越来越多

C

某城市奖励拾金不昧者,结果拾金不昧者越来越多

D

某城市没有奖励拾金不昧者,结果拾金不昧者越来越少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1.5%
易错项:D
知识点:加强支持型
来源 【2013-新疆-100】 展开解析
19/415
单选题

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一枚金杖(如下图所示),全长1.42米,直径2.3厘米,采用的是金皮包卷在圆柱形木头上,出土时,金皮重约500克,已知60克黄金的体积是3.1088立方厘米,则金皮的厚度大约是:(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xingguang

A

0.25mm

B

0.51mm

C

0.87mm

D

1.02mm

正确答案:A
正确率:26.7%
易错项:B
知识点:几何问题
来源 【2022-联考/陕西-099】 展开解析
20/415
单选题

中国古代青铜器工艺实践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合金材料技术知识。先秦文献《考工记》记录了六类青铜器物的合金成分配比:“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根据出土的先秦时期各类青铜器的检测报告,当时所铸造的青铜器的实际合金配比,要比文献记载更丰富,涉及的材料和技术知识,已与现代冶金学理论知识颇为接近。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合金成分配比

B

先秦时期合金技术的成就

C

《考工记》中合金配比技术的价值

D

青铜器检查报告与文献记载的差异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4.4%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6-河南-013】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