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单位要编排一个歌唱节目,在成员的选择上,要考虑以下原则:
A的表演经验丰富,必须入选;
B与C配合得最好,要么一起去,要么都不去;
D的歌唱技巧需要C的指导,D去了,C一定要去;
E与B都是唱高音的,只需要去其中一个。
那么这个节目的成员人数可能是多少个:
1或2
1或3
5
2、3或4
甜品店有四种甜品:双皮奶、布丁、蛋糕和冰淇淋。B比A贵,C最便宜,双皮奶比布丁贵,蛋糕最贵,冰淇淋比D贵。
关于这四种甜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双皮奶,B是蛋糕,C是冰淇淋,D是布丁
A是布丁,B是冰淇淋,C是蛋糕,D是双皮奶
A是冰淇淋,B是蛋糕,C是布丁,D是双皮奶
A是冰淇淋,B是蛋糕,C是双皮奶,D是布丁
如图,在△ABC中,点D是AC的中点,点E是BC的三等分点,连接AE和BD交于点F,连接DE,若△ABC面积为36,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EF的面积小于3
△CDE的面积大于6
△BAF的面积等于△BDE的面积
△ABF的面积等于△ACE的面积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开发的起沙模型很好地模拟出了2001年至2017年东亚沙尘暴频次的年际变化和减弱趋势,模拟的起沙通量与观测的沙尘天数具有很好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75。从变化的原因来看,沙尘源区上地表风速减弱、植被覆盖增加、土壤变湿均起到了重要作用,贡献率分别为46%、30%、24%。可见风速减弱起主导作用,而植被覆盖增加和土壤变湿也有关键作用。
由此可以推知:
沙尘暴的起因有三方面
起沙模型还有提升空间
风速减弱属于人为因素
增加植被覆盖率能够减弱沙尘暴
根据伯努利效应,当流体经过物体表面时,流速较快的一面压力越小,流速越慢的一面压力越大,当物体两面的压力差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发生位移。以下物体没有利用伯努利效应的是:
赛车尾翼
飞机机翼
潜艇外壳
帆船船帆
在有更新纪灵长动物(有人认为其是人类的祖先)遗骨的洞穴中发现了很多动物遗骨。从各种骨头出现的频率看,许多动物是死在别处后,只有身体的某些部分被带回了洞穴中。所以,能带回这么多猎物,更新纪灵长动物一定擅长捕猎。
下面哪项,如果正确,最严重地削弱了上文结论:
包括更新纪灵长动物遗骨在内的所有骨头上的印迹都是那个时代的一种大型肉食动物的牙印
洞穴中的遗骨不包括与更新纪灵长动物同时期的一种大象类动物的骨头
在发现聚集了动物遗骨的洞穴中没有用火的证据
更新纪灵长动物有时在洞穴之间搬来搬去以寻找庇护,它们一生不只呆在一个洞穴中
下列选项中,图( )展示了2001-2020年间全球脑科学领域发表论文数量的同比增长情况。
A.
B.
C.
D.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虫洞和黑洞都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的特殊时空结构,黑洞的存在已经被观测所证实,而虫洞依然属于理论假定。如果能证明虫洞真的存在,天文学研究将获得巨大突破。在近期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发现黑洞落入虫洞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引力波频率渐降的信号——“反啾啾声”,这与双黑洞碰撞所产生的引力波频率渐高的“啾啾声”是不同的。研究者据此推测,未来人们可以根据这种特殊的引力波信号来搜寻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虫洞。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 )项最能质疑上述研究者的推测。
黑洞落入虫洞后可能存在三种结局:一是瞬间穿过虫洞到达另外一个宇宙;二是停留在虫洞喉部;三是黑洞落入虫洞后,由于引力的相互作用,又被拉回到原来的宇宙
黑洞围绕大质量天体绕行时,如果其运行的是椭圆轨道,所产生的引力波频率会不断变化,渐近时频率会逐渐增高,渐远时频率会逐渐降低
黑洞落入虫洞后,由于引力的相互作用,又被拉回到原来的宇宙,此时他发出的引力波频率越来越小,发出“反啾啾声”
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模拟了一个五倍太阳质量黑洞,落入一个稳定、不旋转、可穿越的200倍太阳质量虫洞
关于自然节律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惊蛰后华北地区可能会出现“万里雪飘”的现象
2月北回归线附近会出现“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现象
冬至时,在广东汕头竖直立杆会出现“立竿无影”的现象
谷雨前后江浙地区可能会出现“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的现象
一个立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写着A、B、C、D、E、F,根据以下四张图推测B对面的字母。【2008吉林甲055】
“D”
“E”
“F”
无法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