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诺贝尔奖得主 He6同位素 婚姻中断研究”的相关试题
861/1000
单选题

《草书千字文》是难得一见的宋徽宗草书长卷,以其用笔、结体的熟稔精妙乃至书写意境而论,与怀素相比,委实_______。这卷笔翰飞舞的墨迹,书于全长三丈余的整幅描金云龙笺之上。其底文的精工图案,是由宫中画师就纸面一笔笔描绘而出,与徽宗的墨宝可谓_______,共同成就了这篇空前绝后的旷世杰作!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高下难分    珠联璧合

B

伯仲难分    相得益彰

C

不相上下    交相辉映

D

莫辨雌雄    同放异彩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7.9%
易错项:A
知识点:解释关系,轻重
来源 【2009-山西-049】 展开解析
材料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携带数吨硫酸铁粉末起航前往南极,以研究能否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海藻等微生物的生长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该小组的9名研究人员来自东吉利大学和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预计科学家们将于2月开始进行实验,届时他们将把数吨硫酸铁倾倒入南极海域,同时还将向海中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该示踪剂可检测硫酸铁的变化和去向。

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提出,此后科学家们一直在对这一理论进行检验完善。科学家们近年来在位于赤道的太平洋海域进行实验时曾发现,硫酸铁确实能起到让蓝色海洋变绿的作用。硫酸铁不仅可大幅度提高该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而且一些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还因此增加了20多倍。

科学家认为,在南极海域研究铁元素与海洋生产力的关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因为南极海域被认为在地球海洋中是最“缺铁”的,而这种营养缺乏很可能对该海域生产力造成了某种程度的限制。另外,与作为二氧化碳源的太平洋等海域不同,南极海域可吸收温室气体,其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可起到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目的。

不过,科学家们同时也指出,投放硫酸铁后海中浮游生物会增加,这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温室气体来源尚需研究。

862/1000
单选题

国际科学家小组进行向海洋投放硫酸铁研究的可行性的依据是:

A

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论

B

硫酸铁可以让蓝色变绿

C

硫酸铁可大幅度提高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促进叶绿素增长

D

实验证明铁元素可以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0.0%
易错项:C
知识点:说明文
来源 【2009-山西党群-048】 展开解析
863/1000
单选题

2023年2月6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规范》,下列说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A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地图上应按省级行政单位表示

B

表现地为我国境内的地图不得表示未对社会公众开放的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

C

台湾省地图的图幅范围,应当绘出钓鱼岛和赤尾屿

D

表现地为我国境内的遥感影像,地面分辨率不得优于0.1米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6.5%
易错项:A
知识点:国情常识
来源 【2024-国考地市级-015】 展开解析
864/1000
单选题

要是不学习二胡演奏,徐平就做不了民乐理论研究。如果他喜欢民族乐器,那么他会选择学习二胡演奏作为专业。如果他不喜欢民族乐器,他就会做民乐理论研究。
由此可推出徐平将:

A

研究民乐理论

B

学习二胡演奏

C

不学二胡演奏

D

不研究民乐理论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5.6%
易错项:C
知识点:翻译推理
来源 【2012-北京-104】 展开解析
材料

xingguang

xingguang

865/1000
单选题

2008年1-6月,城镇居民8类人均消费性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总支出的比重超过10%的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2.9%
易错项:B
知识点:简单加减
来源 【2009-浙江-121】 展开解析
866/1000
单选题

如下图所示,某城镇共有6条东西方向的街道和6条南北方向的街道,其中有一个湖,街道在此变成一个菱形的环湖大道。现要从城镇的A处送一份加急信件到B处,为节省时间,要选择最短的路线,共有()种不同走法。

xingguang

A

35

B

36

C

37

D

38

正确答案:A
正确率:16.2%
易错项:B
知识点:排列组合
来源 【2010-上海-089】 展开解析
867/1000
单选题

氨氧化古菌是一种广泛分布的海洋微生物,它们通过将氨氧化成亚硝酸盐来获得能量。这一过程需要氧气的参与,但它们却常分布在无氧环境中。最新研究发现,氨氧化古菌能在黑暗的缺氧环境中自行生成氧气。研究人员将其移至缺氧海水中,随着氨氧化反应的进行,氧气逐渐被耗尽,但几分钟后氧气浓度又升高。在排除其他可能后,研究人员判定是氨氧化古菌自行产生了氧气,虽然不多,但足以维持自身运行。不过,研究人员尚不完全清楚其产氧机制。
与这段文字的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

缺氧状态下亚硝酸盐会分解氧气,促进氨氧化古菌的氧循环

B

氨氧化古菌虽分布广泛,但无法在氧气稀薄区域获取能量

C

生活在暗黑地带的海洋微生物,无需光也可进行光合作用

D

海洋世界里还存在着研究人员没弄明白的微生物产氧方式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7.2%
易错项:A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3-联考/安徽-056】 展开解析
868/1000
单选题

关于青藏高原中部隆升的时间和幅度,不少研究认为高原中部在3500万年前已经达到了4500米的高度。然而近日,某研究团队在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藏北伦坡拉盆地采集到了一些大型棕榈化石。这些化石形成于2500万年前,其中所埋藏的棕榈叶叶片宽阔,叶柄极长。研究团队由此推测:在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中部的海拔高度不超过2500米,并未隆升,这也将青藏高原中部的抬升历史推后了至少约1000万年。
要得到上述研究推论,需要补充的前提是:

A

目前,人们还没有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3500万年前的植物化石

B

这些化石,加上早期已发现的大量植物化石,显示出当时青藏高原的生物具有多样性

C

棕榈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极少数在亚热带地区,如果海拔超过2500米,棕榈科植物根本不可能存活

D

在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中部有一条东西向的峡谷,峡谷里生长着棕榈,而峡谷两侧则是海拔约4000米的高山

正确答案:C
正确率:91.9%
易错项:A
知识点:前提型
来源 【2019-甘肃-099】 展开解析
869/1000
单选题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经济行为和社会的经济规律,因此对人性有什么样的假设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学。“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对人性的高度概括,是经济学的逻辑前提。但传统经济学对它做了教条化和绝对化的理解,仅仅研究在资源稀缺条件下静态的、孤立的个人选择。而新古典经济学的症结在于对人性的理解过于单一,没有看到人性是丰富的,并且是在历史中演进着的。因此,经济学必须实现新的转向,从研究既定制度前提下的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转向对人类的合作与冲突机制的研究。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

“经济人”假设存在的问题

B

经济学研究遭遇瓶颈

C

人类的合作与冲突机制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D

对人性的错误理解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症结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8.2%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7-河南-011】 展开解析
870/1000
单选题

企业今年从全国6所知名大学招聘了500名应届生,从其中任意2所大学招聘的应届生数量均不相同。其中从A大学招聘的应届生数量最少且正好为B大学的一半。从B大学招聘的应届生数量为6所大学中最多的。则该企业今年从A大学至少招聘了多少名应届生?

A

48

B

47

C

46

D

45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4.9%
易错项:C
知识点:极值问题
来源 【2018-四川下-052】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