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诺贝尔奖得主 剑桥大学研究生 He6同位素 因婚姻中断学业 晚年定居美国马萨诸塞州温彻斯特镇 研究兴趣转向生物社会学”的相关试题
71/1000
单选题

某高校今年共招收新生6060人,比去年增长1%,其中本科新生比去年减少5%,研究生新生比去年增加13%。那么,该高校今年本科新生有多少人?

A

4200

B

4120

C

3900

D

3800

正确答案:D
正确率:43.6%
易错项:C
知识点:方程思想
来源 【2018-江西法检-066】 展开解析
72/1000
单选题

如今每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已经超过千部,但与这种发展相_______的还有人们“力作乏陈”的呼喊声。在我看来,中国文学目前的整个发展缺乏一种_______性,对诺贝尔奖的看重,可能源于一种在茫然中寻找航向的期待。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矛盾    独立

B

始终    超越

C

冲突    规划

D

伴随    方向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0.9%
易错项:C
知识点:轻重
来源 【2009-国考-041】 展开解析
73/1000
单选题

关于诺贝尔文学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国、印度都有人获得

B

《雪国》是获奖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

C

《百年孤独》是获奖作品

D

列夫·托尔斯泰是获奖作家

正确答案:D
正确率:11.1%
易错项:B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5-黑龙江-013/黑龙江边远地区-015/黑龙江公检法-019】 展开解析
74/1000
单选题

棕熊捕鱼所带动的能量流动在生态学中常被称为“棕熊——鲑鱼”体系。地球上拥有这一体系最典型的地区有两个。通过稳定同位素追踪的方法,研究者发现,在这两个区域的海岸附近靠近鲑鱼洄游河湖的森林里,树木获得的氮至少有17%-25%都来自于海洋,而且越是距河湖近的森林,这一比例越高。洄游的鲑鱼将这些氮从海洋带向河湖,而棕熊作为高超的鲑鱼猎手,则将氮快速地从河湖中“转运”出来,再通过食物链传到森林中,成为植物生长的重要外部氮源。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

氮元素在湖泊和森林间的流动路径

B

棕熊捕鱼带来能量流动的具体过程

C

测定“棕熊——鲑鱼”体系中氮元素流动的方法

D

食物链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产生的直接影响

正确答案:B
正确率:47.0%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5-四川-034/四川选调-034】 展开解析
75/1000
单选题

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家波林·斯特劳恩副教授对当地已婚者和离婚者展开的调查发现,恋爱时间较长的夫妻,婚后闹分手的几率会比那些恋爱时间较短的夫妻低。于是有人得出结论,要想以后的婚姻更稳固,必须延长恋爱时间。
下列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

恋爱谈得越长,两人结婚的可能性会越低

B

情侣在恋爱期是否深入了解彼此比恋爱时间长短更重要

C

“一见钟情式”的速成婚姻容易破碎

D

恋爱时间长的人,往往会忘记恋爱的目的是婚姻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6.4%
易错项:A
知识点:削弱反驳型
来源 【2013-浙江A-095/浙江B-095】 展开解析
76/1000
单选题

一项最新研究指出,可以根据大脑血清素系统的变化提前20年发现帕金森病的早期发病征兆。在该跟踪研究中,研究人员招募了14名携带一种极为罕见的突变基因的志愿者。这些志愿者的这种突变基因几乎肯定会在他们一生中的某个阶段诱发帕金森病。研究人员表示,血清素系统功能是判断帕金森病前兆的一个很好指标,因为在尚未确诊的参与者体内发现了血清素系统的可检测变化。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研究的是:

A

全球已知只有约100人携带这种突变基因

B

医生可以在最常见的症状出现之前诊断出帕金森病

C

研究人员指出,血清素系统变化是迄今发现的帕金森病最早信号

D

因志愿者都携带有极罕见的突变基因,该研究结论无法涵盖其他患者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8.5%
易错项:B
知识点:加强支持型
来源 【2022-青海-096】 展开解析
77/1000
单选题

①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
②社会治理是中国特色社会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课题,也是有可能做出突出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领域
③所以,我国社会学者的一大任务,就是探索一条使我国社会既充满活力,又保持秩序的现代化转型之路
④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是激发活力和保持社会秩序,困难之处在于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转型任务比较艰巨的时期
⑤根据世界各国现代化的经验,当城镇化率处于50%上下的时候,是现代化转型最为艰巨的时期
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党中央提出“社会治理”的概念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④①②③⑥⑤

B

①④⑥②③⑤

C

⑤②⑥①③④

D

②④⑤①③⑥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1.9%
易错项:B
知识点:句子排序题
来源 【2021-四川下-035】 展开解析
78/1000
单选题

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人是:

A

杨振宁

B

李政道

C

莫言

D

屠呦呦

正确答案:D
正确率:95.7%
易错项:A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5-江西法检-055】 展开解析
79/1000
单选题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提出“测定生物大分子质量原始思想”的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比他晚一两个月发明更有效的测定方法的德国化学家米夏埃尔·卡拉斯和弗伦茨·希伦坎普只好望洋兴叹;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首次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两位法国科学家西诺西和蒙塔尼,另一位为“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作出重大贡献的美国科学家盖洛则名落孙山……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

以“第一”论英雄是一些国际科学奖项所遵循的原则

B

诺贝尔奖获奖成果基本上都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考验

C

科学研究中的发明和创造是不折不扣的一种智力冒险

D

国际大奖注重的是发现者在科研中独一无二的贡献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5.4%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2-山东-022】 展开解析
80/1000
单选题

在某次学术会议上,有人发现:
凡是认识李博士的人,张教授都认识;
只要是有些人不认识的人,赵研究员全都认识;
新参加会议的研究生小王不认识与会的任何人。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

A

张教授与赵研究员相互认识

B

张教授认识赵研究员,但赵研究员不认识张教授

C

张教授与赵研究员相互不认识

D

张教授不认识赵研究员,但赵研究员认识张教授

正确答案:A
正确率:47.4%
易错项:C
知识点:直言命题
来源 【2011-江苏A-062】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