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对小夏说:“你只有既加强锻炼又多吃保健产品,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小夏说:“你这个观点我不同意。”
下列哪项判断是小夏所同意的观点:
能保持身体健康;但如果加强锻炼,就不多吃保健产品
能保持身体健康;但如果不多吃保健产品,就加强锻炼
能保持身体健康;但既不加强锻炼,又不多吃保健产品
能保持身体健康;但既加强锻炼,又多吃保健产品
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还有七分话,不必对人说出。你也许以为大丈夫光明磊落,事无不可对人言,何必只说三分话呢?彼此关系浅薄,你与之深谈,显示你没有修养;你说的话,是属于对方的,你不是他的诤友,不配与他深谈,忠言逆耳,显出你的冒昧;你说的话,是属于国家的,对方的立场如何,你没有明白,对方的主张如何,你也没有明白,你偏高谈阔论,轻言更易招祸。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人应学会保护自己
知无不言常常会招来祸害
忠言逆耳
切勿“交浅言深”
在接受测谎器测验时,只要服用少量某种常用镇静剂,就可使人在说谎时不被察觉。因为由测谎器测出的心理压力反应可以通过药物抑制,而不会产生显著的副作用。由此推之,这种药物对降低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压力也会很有效。
此段话的假设前提是:
镇静剂对于治疗心理压力有效
对于心理压力反应的抑制增加了主观的心理压力
由测谎器测出的心理压力与日常生活的心理压力相似
在测谎器测验中说谎的人经常显示出心理压力的迹象
虽然中国的救灾能力在经历过多次大型自然灾害后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防灾教育依然落后。中国扶贫基金会2015年对中国公众的防灾意识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4.3%的城市居民表示关注灾害应对的相关知识,这一数据在农村仅为11%。此外,只有不到4%的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做了基本的防灾准备,超过半数的农村居民从未参加过任何防灾培训。形同虚设的防灾教育无法提高民众的自救能力,等到灾难发生后才开始组织学习,逝去的生命已经无法挽回。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防灾教育比救灾更重要
中国的防灾教育亟待加强
防灾教育是提高自救能力的基础
城市与农村在防灾教育上严重失衡
亲近百姓、接近生活是曲艺这门艺术的生命力所在。当然,任何人都不可能________生活的全部,所以创作者才有了“采风”一说。采风从来不是去________生活,而是深入其中,体会其中的乐与悲。然而,现在许多曲艺工作者没有耐心去深入百姓生活,于是只能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创作能力无疑也受到了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描摹 评判 质疑
洞察 记录 束缚
掌握 体验 削弱
了解 审视 限制
“我相信你,因为你是清白的。”这样的话,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当你想了解他是否清白的时候,你已经不信任他了。信任是什么呢?如果你信仰上帝,就不能要求上帝走到你的面前,让上帝证明自己给你看。如果你信任别人,你就不能要求别人是清白的。信任是没有理由和前提的事情。
从以上文字可以推测作者对于信任的看法正确的是:
不清白的人才需要信任
信任就是默默地付出而不图任何回报
对他人的信任与对上帝的信仰在心理上是一模一样的
信任就是信任你的信任本身,而不在于事实真相
易教授去宫老师家做客,到门口后不知道宫老师住几楼,便问在门口乘凉的老奶奶和几个小朋友。
小丽说:“宫老师不住一楼。”
小梅说:“宫老师不住二楼。”
小芳说:“宫老师不住三楼。”
小红说:“宫老师不住四楼。”
小玉说:“这楼只有四层,宫老师不住四楼只有住露天了。”
这时,老奶奶笑着对易教授说:“这些孩子真调皮,但多数说的都是真话,只有一个人说了假话。”
据此,可以推出:
宫老师住一楼
宫老师住二楼
宫老师住三楼
宫老师住四楼
慈善是一种基于人性光辉的选择。这种人性光辉,总是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地普照。《孝经》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西方谚语也讲,“慈善始于家庭”。生活可以有“诗和远方”,慈善却不该有“灯下黑”。从身边的人开始理解慈善,从能做的事开始践行慈善,把慈心善行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使之成为公民的一种爱心表达、一种社会责任、一种生活方式,这才是慈善的意义所在。慈善作为一个人良知良能的体现,其最可贵的价值,不仅在于做了某件大事,更在于它充盈于身边的一件件小事。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慈善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慈善是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
中西方的慈善理念基本一致
慈善在中外经典中经常被提及
专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各自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而通识教育的目的则重在帮助大学生获得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有专家指出,相较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对个人未来生活的影响更大。
下列( )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该专家的断言:
价值问题关乎人的幸福和尊严,值得在通识教育中予以探究和思考
当今我国大学开设的专业教育类课程要远远多于通识教育类课程
一个人如果没有专业知识,可能还能活下去;倘若没有价值追求,就将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
没有专业知识,人很难应对未来生活的挑战;而不正确的价值追求,则会误导人的生活
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风险,一般来说成人能够自如应对大多数风险,而年幼的孩子则在风险面前显得极其脆弱。为了降低风险对孩子可能造成的伤害,父母经常告诫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有专家认为,父母这种一刀切的告诚方式不妥。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专家的观点:
孩子总要走向成人社会,父母应教会孩子怎样与陌生人打交道
不和陌生人说话,孩子可能会被看做性格内向或缺乏教养
不和陌生人说话,很可能会影响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孩子万一遇到危险,不和陌生人说话就意味着放弃求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