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祐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著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
关于范仲淹的救荒措施带来的后果,以下选项中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造成杭州城万人空巷,老百姓每天出门游玩
导致监察官员上奏弹劾范仲淹劳民伤财
令灾民有机会通过贸易、饮食服务、出卖体力等从官府或私人处得到工作机会
使杭州成为两浙地区唯一社会安定的地方,外地灾民也纷纷逃荒到杭州
下列诗句所描述情景出现的时间与图中标示的时间段,对应正确的是: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一④①之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②③之问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一①②之间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一③④之间
最近几十年,花生过敏问题因其潜在的危险性及全球不断增加的发病率而日益受到关注。在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资助下,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研究人员得出一个结论:从小就开始吃含花生的食品,会使人对花生过敏的风险大幅降低。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婴儿从4个月就开始吃鸡蛋,会使其对鸡蛋过敏的风险大幅降低
小孩停止定期食用花生制品之后,防止花生过敏的效果会仍然存在
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建议婴儿摄取花生制品以预防过敏
定期吃花生制品的婴儿,到5岁时对花生过敏的风险降低了81%
下列关于我国传统节日的描述,与古代的说法或传说不相符的是:
元宵节挂灯最早跟佛教仪式有关联
清明节吃寒食最早是为了纪念一位先皇
中秋节吃月饼曾与反抗元朝的统治有关
古代的春节叫元旦,意为一年的第一天
关于我国“战国七雄”地理位置描述准确的是:
齐国的纬度最高
楚国的纬度最低
燕国的经度最小
秦国的经度最大
某校初一年级共有三个班,一班与二班人数之和为98,一班与三班人数之和为106,二班与三班人数之和为108,则二班人数为多少人:
48
50
58
60
①经过漫长冬季,茶树养分充分积累,初春气温低,茶树生长速度缓慢,不需要施农药,芽质比较好
②“明前茶”的声誉,正是来自于它的品质和稀有
③作为茶叶主要品质标准的茶氨基酸含量最高,含苦涩味的茶多酚则相对较低
④在江南茶叶产区,早发品种往往在惊蛰和春分开始萌芽,清明前可以采摘
⑤清明前江南一带普遍较低的气温又限制了茶树叶芽的数量,使得能达到采摘标准的茶叶产量很少
⑥中国各地农业生产一向以节气为农事安排的指导,茶叶也不例外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③②⑥④⑤①
⑥④①③⑤②
⑥④②⑤①③
④⑤⑥①③②
针对我国疫情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以下典故与“善于化危为机”所蕴含的哲学原理一致的是: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南橘北枳,便分两等
已知4人的年龄总和为142岁,且他们的年龄恰好构成等差数列,若其中一人的年龄为47岁,则这4人中年龄最大的为:
62岁
70岁
80岁
91岁
甲、乙、丙、丁为四个质量相等的小铅块,其中,甲为圆球体,乙为正方体,丙为圆柱体,丁为椭球体。现将它们都放到热水中加热,直至热水沸腾,再同时取出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四个小杯的冷水中,则()所在水杯的水温度上升得最慢。
甲
乙
丙
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