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美国作家克拉克描述为"为后代尊严与幸福行动"的政治术语的标准答案”的相关试题
41/1000
单选题

将10克盐和200克浓度为5%的盐水一起加入一杯水中,可得浓度为2.5%的盐水,则原来杯中水的克数是:

A

570

B

580

C

590

D

600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8.1%
易错项:D
知识点:浓度问题
来源 【2010-江苏C-031】 展开解析
42/1000
单选题

其实对于人生、道德、审美以及社会的解释,并无绝对正确的标准答案。每个时代、每个民族,都有提出问题的冲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这种历史需求的,便是所谓的“恰当学术”。你可以嘲笑胡适浅薄,称其提倡的实验主义颇为浅陋,甚至不如学衡派所推销的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精细,但没用,后者就是不如前者适合那个时代中国人的趣味。
以上文字是在阐述:

A

现实与理论的关系

B

实验主义与新人文主义的关系

C

时代与学术的关系

D

人生、道德、审美与社会的关系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0.5%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09-浙江-002】 展开解析
43/1000
单选题

当含盐为30%的60克盐水蒸发为含盐40%的盐水时,盐水重量是多少克:

A

45

B

50

C

55

D

60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3.3%
易错项:B
知识点:浓度问题
来源 【2009-安徽-011】 展开解析
44/1000
单选题

一个重量为x千克的圆台形容器如下图所示,其口部半径是底面半径的2倍。在容器中装满水,总重量为9千克。从中倒出部分水使得液面高度为装满时的一半,总重量下降到4.5千克。问x的值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xingguang

A

x<1.5

B

1.5≤x<2

C

2≤x<2.5

D

x≥2.5

正确答案:C
正确率:33.0%
易错项:B
知识点:几何问题
来源 【2020-四川上-054】 展开解析
45/1000
单选题

气味分子又是如何转化为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呢?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发现,当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结合后,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经过属于CTP结合蛋白(通称C蛋白)的嗅觉受体的复杂作用,转变为电信号后,便沿着嗅觉神经开始一场接力跑。这些信号先从鼻腔进入颅内,最后被传至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在那里它们被翻译成特定的嗅觉信息,即被人们感知。这就是阿克塞尔和巴克为我们描述的完整的嗅觉信号通路理论。
下列对阿克塞尔和巴克的嗅觉信号通路理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气味分子在属于C蛋白的嗅觉受体的作用下从化学信号转变成为电信号

B

嗅觉信号通路的末端是大脑嗅觉皮层中的某些精细区域

C

嗅觉信号通路理论阐述的是气味分子转化为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过程

D

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到达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被翻译成嗅觉信息

正确答案:D
正确率:38.1%
易错项:C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08-深圳下半年-036】 展开解析
46/1000
单选题

现有一容器,装有100克浓度为75%的盐水,从中倒出40克盐水后,再加入40克纯净水,如此反复三次。问此时盐水的浓度是:

A

16.20%

B

9%

C

1.62%

D

0.90%

正确答案:A
正确率:48.0%
易错项:C
知识点:浓度问题
来源 【2024-辽宁-062/黑龙江-065】 展开解析
47/1000
单选题

在这个国家的历史上,一直缺乏对个体的足够尊重。(A)自春秋至今代中国,尊严一词多与“权力”相关。但在现代,尊严一词更多地与“权利”相关,简而言之,尊严就是独立个体的权力被尊重。中国古代等级秩序森严,个人本位缺失,权力意志匮乏等一系列因素,造成国人个体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被尊重。(B)而到了现代中国,在“全国一盘棋”年代,个体被诠释为“一枚螺丝钉”,“祖国需要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C)时至今日,仍有人认为个体对于国家而言不过是“蝼蚁”。(D)可见要让中国人有尊严地活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个体的选择与感受完全被忽视,更别提个体被尊重甚至幸福感了。”一句是从文中抽离的,他最恰当的位置是:

A

(A)

B

(B)

C

(C)

D

(D)

正确答案:C
正确率:27.2%
易错项:D
知识点:接语选择题
来源 【2012-吉林甲级-019/吉林乙级-017】 展开解析
48/1000
单选题

一容器内有浓度为30%的糖水,若再加入30千克水与6千克糖,则糖水的浓度变为25%。问原来糖水中含糖多少千克:

A

15千克

B

18千克

C

21千克

D

24千克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8.8%
易错项:C
知识点:浓度问题
来源 【2012-浙江-052】 展开解析
49/1000
单选题

其实对于人生、道德、审美以及社会的解释,并无绝对正确的标准答案。每个时代、每个民族,都有提出问题的冲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这种历史需求的,便是所谓的“恰当学术”。你可以嘲笑胡适浅薄,称其提倡的实验主义颇为浅陋,甚至不如学衡派所推销的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精细,但没用,后者就是不如前者适合那个时代中国人的趣味。
这段文字阐述的中心是:

A

时代与学术的关系

B

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很多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C

人生、道德、审美与社会的关系

D

胡适的学术契合了时代和社会的需求

正确答案:A
正确率:44.9%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5-河北-022】 展开解析
50/1000
单选题

甲瓶中有50克浓度为80%的溶液,加水50克混合后倒出40克至空瓶乙中:再往甲瓶中加水40克,混合后又倒出40克至乙瓶中。最终乙瓶中溶液的浓度是:

A

38%

B

32%

C

26%

D

20%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4.4%
易错项:C
知识点:浓度问题
来源 【2024-江苏C-063】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