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箴言书两章 空行 和合本 行数”的相关试题
861/1000
单选题

两反射镜面I、II成5度角放置,光线入射镜面I的入射角为30度,然后在两个镜面中来回反射,则光线第一次从镜面I上重新反射出来的初射角为:
星光公考

A

30度

B

40度

C

50度

D

60度

正确答案:B
正确率:11.1%
易错项:D
知识点:科学推理
来源 【2013-上海A-028/上海B-030】 展开解析
862/1000
单选题

已知甲、乙两种产品原标价之和为100元,因市场变化,甲产品8折促销,乙产品提价10%,调价后,甲、乙两种产品的标价之和比原标价之和提高了4%,则乙产品的原标价是多少元:

A

20

B

40

C

80

D

93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7.8%
易错项:B
知识点:方程思想
来源 【2009-北京社招-021】 展开解析
863/1000
单选题

甲、乙两人由于顺路搭乘同一辆出租车,甲坐了4公里后下了车,出租车又走了6公里,乙下车并付了18元车费,如果由两人分摊,甲应分摊多少元:

A

3元

B

3.6元

C

7.2元

D

7.5元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0.0%
易错项:C
知识点:其他数学问题
来源 【2009-山东-116】 展开解析
864/1000
单选题

某市计划在一条笔直公路的两侧每隔8米种一棵木棉树,并把植树任务交由甲、乙两组工人完成,若甲组先做3天,余下的任务由两组合作,则再做4天恰好完成。若乙组先做10天,余下的任务交由甲组,则再做2天恰好完成。已知甲组比乙组每天多种5棵树,则这条公路长(   )米?

A

1224

B

1232

C

1240

D

1248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8.2%
易错项:C
知识点:植树问题,工程问题
来源 【2020-深圳思维能力-029】 展开解析
865/1000
单选题

学校在为云南鲁甸地震的义捐活动中收到了两笔没有署真名的捐款,经过多方查证,可以断定是周、吴、郑、王中的某两个捐的。经询问,
周:不是我捐的。
吴:是王捐的。
郑:是吴捐的。
王:我肯定没有捐。
最后经过详细调查证实四个人中只有两个人说的是真话。
根据已知条件,请你判断下列哪项可能是真的:

A

是吴和王捐的

B

是周和王捐的

C

是郑和王捐的

D

是郑和吴捐的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0.9%
易错项:B
知识点:直言命题
来源 【2014-河北政法干警-095】 展开解析
866/1000
单选题

中俄文化交流可以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特别是可以克服两国经济发展的障碍,进而促进两国的经济发展。中俄文化交流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文化交流需要向深层次_______,不能把文化交流简化为文艺演出活动,片面地满足于表面上的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迈进    洋洋洒洒

B

浸入    浩浩荡荡

C

渗透    风风火火

D

跨越    轰轰烈烈

正确答案:D
正确率:42.3%
易错项:A
知识点:主谓宾关系
来源 【2018-广西-020】 展开解析
867/1000
单选题

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家和道家是影响最大的两家,而儒家和道家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条主线。《论语》、《老子》分别是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作,把儒家和道家思想的源头抓住了,就比较容易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还可以避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单向理解,易于进行儒、道两家思想的比较。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

要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首先就要读懂《论语》和《老子》

B

《论语》和《老子》对中国的政治产生了广泛和深远影响

C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经典的原著是《论语》和《老子》

D

熟读《论语》和《老子》,就能为传播中国文化打好基础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1.0%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09-山东-024】 展开解析
材料

xingguang

868/1000
单选题

2006年江苏省招生数最多的两个教育类型的招生数之差是:

A

29.47万人

B

34.75万人

C

39.55万人

D

40.25万人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3.2%
易错项:C
知识点:基期值计算
来源 【2009-江苏B-141】 展开解析
869/1000
单选题

恰有两位数字相同的三位数一共有:

A

243个

B

234个

C

225个

D

216个

正确答案:A
正确率:30.0%
易错项:C
知识点:排列组合
来源 【2014-江苏B-036】 展开解析
材料

长久以来,人们都把脂肪当作健康的“大敌”,尤其是饱和脂肪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南是,脂肪的摄入应该占每天总能量摄入的30%以下,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应该在10%以下。

而最近《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一项大型研究似乎“颠覆”了这一观念。这是一项前瞻性的大型研究。研究者从世界5大洲的18个国家,选择了高中低不同收入水平的地区,共招募了超过13.5万名志愿者,通过统计他们的饮食习惯来计算营养组成,并在此后的多年(5.3至9.3年)中,追踪他们的死亡以及心血管疾病发病情况。

基于对这些数据的分析,研究者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两篇论文。
一篇论文是关于蔬菜、水果和豆类的影响,其结论没有新鲜的地方,大致就是每天总共4份左右(375到500克)这三类食物对健康好处明显,进一步增加摄入量带来的好处不大。
而另一篇论文则是关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对心血管健康以及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是,脂肪摄入量和种类,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以及死亡风险都不相关;与脂肪摄入量最低的那一组相比,摄入量最高的那组整体死亡率、中风以及心血管疾病之外的死亡风险还要低一些。而碳水化合物的影响则相反,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的那一组比最低的那一组,总体死亡率高28%,而对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导致的死亡率则没有影响。

在发表这两篇论文的同时,《柳叶刀》杂志还发表了一篇评论,认为这项研究“挑战了健康饮食的定义,但关键问题并没有解决”。在这篇评论中,作者认为这项研究的价值在于,补充了中低收入地区饮食与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加深了“饮食与健康”这个问题的复杂性。但是,评论作者并没有赞同研究者的结论,而是指出了以下三点:

第一,在这项研究中,饱和脂肪和单不饱和脂肪的主要来源是动物食品(肉和奶制品)。除了脂肪外,这些食品也是锌、铁、维生素K、维生素B12等微量成分的良好来源。而在脂肪摄入量低(从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的人群中,这些营养成分的摄入可能是不足的。所以,“脂肪降低死亡率”这个调查结果,还有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富含脂肪的这些食物营养密度高,解决了这些食物摄入量低的人群某些微量营养成分的缺乏”。

第二,在这两篇论文中,一篇的结论是“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增加了死亡率”,另一篇的结论是“蔬菜、水果、豆类摄入量高降低了死亡率”。但是,蔬菜、水果和豆类,都富含碳水化合物。也就是说,不同种类的碳水化合物对于健康的影响需要分开讨论,比如添加糖、精制碳水化合物和粗粮。

第三,混杂因素会影响到结果,尤其是人们的健康意识。比如在欧美发达地区,人们有更好的健康意识,从而可能有更多对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比如遵守医嘱、合理的睡眠、控制饮酒、食用“推荐的食物”等等。而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地区,人们接受的健康生活指导会少一些。所以,评论作者认为,人们的健康意识,可能是这项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混杂因素。

870/1000
单选题

《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两篇论文,其研究结果不包括________。

A

蔬菜、水果和豆类摄入越多好处越大

B

脂肪摄入量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无关

C

脂肪摄入量跟死亡风险无关

D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增加了死亡率

正确答案:A
正确率:100.0%
易错项:统计中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8-上海B-019】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