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箴言 两章 空行 数目”的相关试题
1/1000
单选题

百年来,谈论辛亥革命的论著文章汗牛充栋,但_______不多。章士钊的当年论述和晚年静思,往往_______,令人心折。这段箴言,值得人们反复沉思。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感人至深    一鸣惊人

B

真知灼见    一针见血

C

有感而发    醍醐灌顶

D

有理有据    雷霆万钧

正确答案:B
正确率:83.8%
易错项:C
知识点:轻重,语义关系
来源 【2011-江苏A-014】 展开解析
2/1000
单选题

甲乙两人进行围棋对弈,当盘面上乙的棋子数目比甲多一倍时,乙再次发起进攻,下了5手后,吃了甲10枚棋子。此时,盘面上乙的棋子数目恰好比甲多2倍。那么,现在棋盘上甲、乙各有几枚棋子?

A

15枚,45枚

B

17枚,51枚

C

25枚,75枚

D

12枚,36枚

正确答案:B
正确率:40.0%
易错项:C
知识点:其他数学问题
来源 【2015-政法干警-058】 展开解析
3/1000
单选题

数学是世界各个地方、各个民族最先发展起来的精密科学。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数学,同以几何为代表的古希腊数学________,有如两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各有千秋  交相辉映

B

平分秋色  相映成趣

C

半斤八两  一唱一和

D

势均力敌  遥相呼应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5.7%
易错项:D
知识点:比喻关系,解释关系
来源 【2020-联考/天津-023】 展开解析
4/1000
单选题

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18条染色体。则在由一个体细胞正常分裂成两个体细胞的过程中,单个细胞体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是:

A

36条→18条→18条

B

18条→18条→18条

C

18条→36条→18条

D

18条→36条→36条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9.9%
易错项:B
知识点:生物部分
来源 【2021-广东乡镇-073】 展开解析
5/1000
单选题

某学校要举行一次会议,为了让参会人员正确到达开会地点,需要在途经路上的20棵树上放置3个指示牌,假如树的选择是随机的,那么,3个指示牌等距排列(即相邻两个指示牌间隔的树的数目相同)的概率为:

A

小于5%

B

大于20%

C

10%到20%

D

5%到10%

正确答案:D
正确率:19.7%
易错项:C
知识点:数字特性,概率问题
来源 【2015-吉林下乙级-087】 展开解析
6/1000
单选题

将512个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立方体,合成一个边长为8厘米的大立方体,并在大立方体的六面分别刷上不同的颜色,再分开为原来的小立方体,则被刷上两种不同颜色的小立方体的数目是多少个:

A

72

B

80

C

88

D

96

正确答案:A
正确率:24.2%
易错项:B
知识点:几何问题
来源 【2013-深圳-054】 展开解析
7/1000
单选题

中国传统的言说方式是“以言去言”,《老子》首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非常清楚地表述了这一点。老子的论述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首先,“道”、“名”是可以道、可以名的;其次,可道、可名的“道”、“名”并非那恒常的“道”、“名”。可见,在老子看来,作为世界本真的“道”、“名”与作为言说工具的道、名是不一样的。真正的“道”、“名”虽然可以被言说,但被言说的并不是真正的“道”、“名”;然而,如果完全不用言说,则根本无法论述“道”、“名”。因此,老子提倡一种“以言去言”的言说方式,即通过使人认识、领悟所言之道,达到“无言”,撤去语言的迷障,直达“道”之本真。
根据这段话,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老子认为“道”、“名”是不可言说的

B

老子认为被言说的“道”、“名”与作为世界本真的“道”、“名”是同一的

C

老子言说“道”、“名”最终是为了使人认识、领悟“道”的本真

D

老子认为不应用言说的方式论述“道”、“名”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7.6%
易错项:B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08-河北-001】 展开解析
8/1000
单选题

章∶节

A

年∶月

B

桌∶椅

C

中考∶高考

D

班主任∶班长

正确答案:A
正确率:96.7%
易错项:B
知识点:逻辑关系--包含
来源 【2023-广东县级-052/广东乡镇-056】 展开解析
9/1000
单选题

箴言∶劝诫

A

名言∶讽刺

B

宣言∶委婉

C

直言∶坦率

D

失言∶有意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9.7%
易错项:A
知识点:对应关系--其他对应
来源 【2019-吉林甲-066】 展开解析
10/1000
单选题

周代礼乐,一段乐曲叫“章”。乐曲由若干段组成,即分为若干章。乐曲配有文辞,也相应称“章”。随着文辞的音乐性消失,“章”逐渐演变为文本单位。后来泛指诗歌、文章、书籍的文本段落。清人王筠《句读》云:“《风》《雅》每篇分数章,无论入乐不入乐皆然。”由此,“章”引申为表示文本的一部分。
根据这段文字可知:

A

量词“章”最早是作为音乐的量词而存在的

B

西周礼乐开启了“章”作为音乐量词的用法

C

作为文本单位的“章”更多被用作书籍量词

D

文本单位“章”由乐曲文辞的段落演变而来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3.8%
易错项:A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4-黑龙江-040】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