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电力机车的发展始于19世纪。1879年,德国西门子公司建造的直流125伏、3马力的电车应用牵引变流器取得成功。”的相关试题
491/1000
单选题

某公司举办年终晚宴,每桌安排7名普通员工与3名管理人员,到最后2桌时,由于管理人员已经安排完毕,便全部安排了普通员工,结果还是差2人才刚坐满,已知该公司普通员工数是管理人员的3倍,则该公司有管理人员多少名:

A

24

B

27

C

33

D

36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2.9%
易错项:C
知识点:方程思想
来源 【2012-广东县级以上-014】 展开解析
492/1000
单选题

①认为玛雅文明和中国古代文明是同一祖先的后代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发展的结果
②主要根据是《梁书》中关于五世纪时中国僧人慧深飘洋过海到达“扶桑国”的故事,认为“扶桑”即墨西哥
③日前,著名人类学家张光直教授提出了一个“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的假设
④遗憾的是,这些说法至今还没有得到考古学的明确证实
⑤后来又有“殷人东渡说”,是说商朝时的中国人横渡太平洋将文明带到了美洲
⑥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玛雅文明的源头是古代的中国文明,最早提出这种观点的是“扶桑国”说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③⑥①②⑤④

B

③①④⑥②⑤

C

⑥③②⑤①④

D

⑥②⑤③①④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2.5%
易错项:A
知识点:句子排序题
来源 【2012-国考-056】 展开解析
493/1000
单选题

20×20-19×19+18×18-17×17+……+2×2-1×1的值是:

A

210

B

240

C

273

D

284

正确答案:A
正确率:28.6%
易错项:C
知识点:其他数学问题
来源 【2009-山西-096】 展开解析
材料

2022年,全国共有260家银行机构和29家理财公司累计新发理财产品2.94万只,同比下降38.23%,降幅比上年同期扩大7.22个百分点;累计募集资金89.62万亿元,同比减少32.57万亿元。

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278家银行机构和29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共存续产品3.47万只,同比下降4.41%;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同比下降4.66%。分机构类型来看,理财公司存续产品13947只,存续规模22.24万亿元,同比增长29.36%。银行机构中,城商行存续产品9064只,存续规模2.45万亿元,同比下降32.34%;农村金融机构存续产品7808只,存续规模1.09万亿元,同比下降2.63%;股份制银行存续产品1208只,存续规模0.88万亿元,同比下降82.99%;大型银行存续产品668只,存续规模0.92万亿元,同比下49.26%;其他机构存续产品1980只,存续规模0.07万亿元,同比下降13.42%。

截至2022年底,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为9671.27万个,较年初增长18.96%,其中机构投资者数量为95.95万个,数量占比同比提升了0.22个百分点;在持有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中,数量最多的是风险偏好为二级(稳健型)的投资者,占比35.44%。

494/1000
单选题

以存续规模计算市场份额,2022年理财公司存续理财产品的市场份额是2021年理财公司的多少倍?

A

0.45

B

0.78

C

1.36

D

1.56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1.3%
易错项:B
知识点:现期倍数比值
来源 【2024-联考/安徽-099】 展开解析
495/1000
单选题

所有的农耕文明时代的文化都具有保守性,无论东西方,概无例外。深刻的原因是,在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中,“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一切工业阶级生存的首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西方文化,尤其是自然科学在西方文艺复兴与18世纪工业革命后之所以发生了深刻性的质变,引发了中西方的对立与冲突,以及中国在自然科学发展上的明显落后,根本原因在于,以机器为生产基础的商品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取代了以手工工具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
对上面这段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是导致农耕文明时代的文化具有保守性的根本原因

B

由表及里,从历史的文化现象角度分析了中西方的对立与冲突形成的深层原因

C

无论东西方,在封建时代,都是以农耕文明为主的,故而东西方都具有保守性

D

自然科学的质变引发了中西方文化的对立与冲突,引发了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的变化

正确答案:B
正确率:40.2%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9-青海A-041】 展开解析
496/1000
单选题

(1)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2)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
(3)审核通过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
(4)宣告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
(5)隆重集会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

A

5-2-1-4-3

B

4-2-1-5-3

C

5-2-4-1-3

D

2-5-4-3-1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0.0%
易错项:A
知识点:事件排序
来源 【2023-深圳-034】 展开解析
497/1000
单选题

有A和B两个公司想承包某项工程,A公司需要300天才能完工,费用为1.5万元/天,B公司需要200天就能完工,费用为3万元/天,综合考虑时间和费用问题,在A公司开工50天后,B公司才加入工程,按以上方案,该项工程的费用为多少:

A

475万元

B

500万元

C

525万元

D

615万元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5.4%
易错项:B
知识点:工程问题
来源 【2015-联考/安徽-054】 展开解析
498/1000
单选题

2015年10月14日,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等事项。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持续推进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促进协同发展取得新成效。

A

物流一体化  公共服务均衡  产业对接协作

B

交通一体化  生态环境保护  产业升级转移

C

交通一体化  公共服务均衡  科技资源共享

D

物流一体化  生态环境保护  科技资源共享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7.1%
易错项:C
知识点:政治理论
来源 【2016-北京-002】 展开解析
499/1000
单选题

17、18世纪西方人十分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大量中国丝绸、瓷器和茶叶通过广州港出口至欧洲,中国人艺术化的生活用品,例如扇子、墙纸、漆器、家具等也随之西传,给欧洲人带去诗情画意的清新感受。当时欧洲的家居陈设,中国瓷器、漆器和墙纸都是十分时尚的物品,甚至在一些大型欧洲风景花园里,都会小规模地仿制中国建筑物来点缀其间。
这段文字意在论证:

A

17、18世纪中西文化的交融达到了鼎盛

B

17、18世纪欧洲社会比较流行“中国风”

C

17、18世纪中国还是一个较神秘的国度

D

17、18世纪中国与欧洲商业交流很频繁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8.1%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8-吉林甲-041/吉林乙-040】 展开解析
500/1000
单选题

筷子,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就开始使用筷子。不过最初它并不叫筷子,而是叫箸或筴,筷这个称呼是怎么出现的呢?据文献记载,中国东部江南一带的人认为箸和住的发音一样,在江边行船的人很忌讳停住,就取反意称箸为筷。到公元10世纪的宋朝,人们又在快字上加上了竹字头,因为筷子大都是用竹子做成的。于是,中国人发明的这件食具就有了现在大家知道的名字“筷”。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筷子的:

A

得名过程

B

历史演变

C

文献记载

D

出现年代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4.6%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1-内蒙古-031】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