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电力机车的发展始于19世纪。1879年,德国西门子公司建造的直流125伏、3马力的电车应用牵引变流器取得成功。”的相关试题
371/1000
单选题

在20世纪90年代,几乎所有的地方国有企业都是地方专业银行的债务人,而其中的亏损企业又大都挂有地方专业银行的呆账。债权人出于对呆账变成死账的担心而反对债务人破产是一种可以理解的市场行为。但是,许多地方专业银行却宁愿继续给长期亏损企业贷款,继续使贷款成为已成定局的“死账”。这其中的原因是:只要企业不破产,反映银行工作成绩的指标——“贷款余额”就不会下滑。
从这段话中可以推出的观点是:

A

在地方专业银行的“贷款余额”中实际有相当数量的“死账”

B

地方专业银行反对企业破产的主要原因是担心呆账变成死账

C

亏损企业的破产将损害银行的长期经济利益

D

银行的账务利益直接影响到银行贷款工作人员的个人利益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1.9%
易错项:B
知识点:日常结论
来源 【2015-深圳-031】 展开解析
372/1000
单选题

从概念本身来说,“文化旅游”并非一个新名词,早在古罗马时代,人们就已经尝试了以文化需求为诱导的外出旅行活动。宗教朝圣、探寻历史古迹、参加特殊节庆活动等,都是旅游体验的一部分。可以说,旅游本身就有文化因子,而文化旅游,更是可以在丰富旅游者旅行见闻的同时,提供旅行者和被访地双方更加独特的文化碰撞和交流。20世纪70年代后期,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概念,“文化旅游”模式逐渐兴起。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

蕴含文化色彩的旅游由来已久

B

“文化旅游”模式诞生于古罗马

C

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旅游业的繁荣

D

文化是促使人们旅游的关键因素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6.7%
易错项:B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0-湖北-027】 展开解析
373/1000
单选题

进入21世纪以来,欧洲一直受竞争力下滑的困扰。2010年,欧盟曾在新颁布的“欧洲2020战略”中,明确提出研发创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平均每年都要达到3%。但在债务危机的冲击下,各国忙于紧缩财政,创新问题一直被忽视。根据欧盟最新的统计数字,2011年,欧盟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2.03%,27个成员国中,仅丹麦和马耳他实现了既定目标。未来数年,由于公共债务和“财政契约”的限制,欧盟各国的财政政策总体上仍会偏紧,能够用于刺激研发的资金有限,这意味着创新困境难有改善,从根本上决定了欧洲经济增长将缺乏引擎。
根据这段文字,欧洲竞争力不断下滑的根本原因是:

A

债务危机重创欧洲制造业

B

用于研发的资金投入有限

C

财政紧缩导致创新力度不足

D

经济增长无法带动产品质量上升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3.3%
易错项:B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4-国考-058/福建-051】 展开解析
374/1000
单选题

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命题,按提出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⑤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

A

③①⑤②④

B

③⑤①②④

C

⑤③①④②

D

⑤①③②④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8.0%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来源 【2023-吉林-004】 展开解析
375/1000
单选题

我国首颗人造绕月探测卫星________在累计飞行494天后,于北京时间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成功落在月球的丰富海区域。

A

“嫦娥一号”

B

“长征二号”

C

“长征三号”

D

“神舟七号”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1.4%
易错项:B
知识点:我国古代科技常识
来源 【2009-广西-040】 展开解析
376/1000
单选题

甲、乙、丙和丁四个汽车租赁公司可用汽车数量比为5:4:3:2,现甲公司调度4辆汽车到丙公司,丁公司调度1辆汽车到乙公司后,丁公司可用汽车数量正好是丙公司的60%。问此时甲公司的可用汽车数量比乙公司:

A

少12辆

B

少22辆

C

多12辆

D

多22辆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7.1%
易错项:B
知识点:方程思想
来源 【2024-国考副省级-070】 展开解析
377/1000
单选题

1.排放污水
2.河水受到污染,变得浑浊
3.新建造纸厂
4.环保部门对造纸厂进行整治
5.河水变得澄清

A

3-1-2-4-5

B

3-2-4-5-1

C

5-3-2-4-1

D

3-4-5-2-1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0.0%
易错项:D
知识点:事件排序
来源 【2011-内蒙古-088】 展开解析
378/1000
单选题

美国《科学》杂志指出,21世纪以来,全球平均气温一直在持续上升。其结论主要依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2013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以及对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运作的全球温度记录进行的修改记录(纠正已知的海洋表面温度记录的偏差,吸纳新的延伸到北极陆基监测站的数据,同时包括从2013年到2014年的监测结果)。该报告与修正记录的数据模型基本未考虑导致温度上升的抑制因素的影响力,这些因素包括较弱的太阳辐射、火山气溶胶对阳光以及海洋环流的阻碍等。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是:

A

截至2014年,全球气温平均每10年只增加0.116℃

B

火山气溶胶对海洋环流的阻碍会显著抑制气温的持续升高

C

过去的20年,大量的浮标数据显示海洋变暖的速度明显降低

D

全球气温上升趋于停滞,实际温度比气候模型预测的同期温度低

正确答案:B
正确率:48.4%
易错项:D
知识点:削弱反驳型
来源 【2015-政法干警-090】 展开解析
材料

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达到1.25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52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2%,其中风电新增3763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8741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334万千瓦,常规水电新增1507万千瓦,抽水蓄能新增880万千瓦。截至2022年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2.13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较2021年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风电3.6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3.93亿千瓦,生物质发电0.41亿千瓦,常规水电3.68亿千瓦,抽水蓄能0.45亿千瓦。

2022年,风电、光伏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达到1.19万亿千瓦时,较2021年增加20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8%,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接近全国城乡居民用电量。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72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31.6%,较2021年提高1.7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在保障能源供应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379/1000
单选题

2021年,除风电、光伏发电外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及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约为:

A

1.36万亿千瓦时,18.1%

B

1.36万亿千瓦时,14.2%

C

1.51万亿千瓦时,18.1%

D

1.51万亿千瓦时,14.2%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3.8%
易错项:A
知识点:基期值计算,基期比重
来源 【2024-山东-119】 展开解析
380/1000
单选题

①筹集资金,学习相关新技术
②大面积推广,技术创新成功
③通过大众传播,了解新信息
④小规模试用,取得显著成效
⑤产生浓厚兴趣,联系推广者

A

③①②④⑤

B

②③①⑤④

C

③⑤①④②

D

②①③④⑤

正确答案:C
正确率:90.0%
易错项:D
知识点:事件排序
来源 【2019-吉林乙-069】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