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769道有关“水稻 中文名 同名书籍作者1964”的相关试题
721/769
单选题

科学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认为,金钱能激起人们的排他心理,这很可能是人的本能反应,就像爱情具有排他性一样。当相互合作存在金钱利益关系的时候,人们就会本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于是会以反感的态度回应对方,并产生一定程度的厌恶心理。由此便有了金钱毁灭爱情、污染亲情和斩断友情的种种现象,显示出人情味真的难敌铜臭味。不过实验还证实,人们在金钱面前产生排他心理的同时,独立性和创造性也明显增强了。而且金钱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产物还要一直存在下去,回避它显然是不现实的。
通过这段文字,可以判断作者的观点是:

A

金钱是把双刃剑

B

应该正视金钱的作用

C

金钱会影响人际关系

D

要处理好金钱与情感的关系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0.7%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4-广东-022】 展开解析
722/769
单选题

用“文化大散文”来命名八十年代末出现的一种散文文体和随之而来的一种散文创作现象,其实是缺少学理支撑的,因为这一命名无法解释“文化”与“散文”、“散文”与“大散文”的关系。但是,它确实多少揭示了一种散文文体的主要特征,并且显而易见地包含着适应读者市场的策划行为。因此,“文化大散文”的命名,成功地诱惑和引导了相当多的散文作者、读者和研究者。而今,当我在行文中对“文化大散文”的命名怀着理解和尊重时,也不能不指出:一次简单命名的成功,给知识生产和传播带来方便,但也纵容了思想的懒惰。
关于“文化大散文”,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

改变了人们对散文的看法

B

其命名是一次成功的营销

C

带来了散文创作的新高潮

D

扩大了散文的表现领域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7.8%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5-新疆兵团-035】 展开解析
723/769
单选题

印象中,文物给我的常是一种高冷、神秘、刻板、枯燥的印象,仿佛都是遥不可及的东西,和百科知识别无二致,与普通人的生活多有隔膜。尔后,逐渐有一些机会听到收藏家回忆他们和某一文物相遇、相守的故事,或充满人情世故,或有彼此坚守,交织着个人的情感,也打捞起历史的点滴。我便开始对文物有了新鲜的认识,似乎还能感受到老物件的温度,意识到原来“文”是中心,“物”只是载体;收藏文物的目的就是传播文化,而不是仅仅将其作为物品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哪项最好地阐明了作者对文物的看法?

A

睹物思人

B

物尽其用

C

超然物外

D

寄情于物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2.8%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7-国考地市-055/国考副省-046】 展开解析
724/769
单选题

在社会与生活步伐加快的今天,人们难得闲暇去仔细翻阅报刊来捕捉当下集体意识的火花、把握社会想象的脉搏。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为难以脱身的人们提供了方便,它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网民只需手指一点,即可了解社会当天所发生的和最受关注的热点。然而网络搜索以及与此相关的讨论,会因网络信息的不断更新而很快成为“历史”。探讨如何把这些作为社会发展轨迹的“暂时性”保留下来,以便现在和将来作为了解社会的独特窗口,将是一件富有创意的工作。
如果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开头,接下来作者最可能:

A

引导大众科学、自觉地利用搜索引擎去了解社会

B

介绍在收集、整理网络热点信息方面的某种尝试

C

探讨如何使网络成为直观、直接了解社会的途径

D

剖析以快速、零碎为特征的网络阅读的潜在危害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6.3%
易错项:C
知识点:接语选择题
来源 【2013-北京-038】 展开解析
725/769
单选题

西方现代文论认为,一部作品产生后就是独立的文本,和作者无关。然而这个原则却不适用于中国传统文学。中国古代的文学家,很多是朝廷的官员或预备官员,至少是读书人,是文明的传承者,他们的言行是社会风尚的风向标,文学承载着移风易俗的责任,因此社会价值体系对文学家的人格有较高的要求。如汉代的扬雄写过赞美王莽的文章,因而被宋人看不起;严嵩的诗写得好,但是后世读的人少,诗集也少有刊刻——怎能让祸国殃民的罪人立言不朽呢!古人虽也说过“孔雀虽有毒,不能掩文章”的话,但仍坚持“德艺双馨”的文艺评论原则。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哪项符合传统上中国古代对文学作品的看法:

A

文如其人

B

文以载道

C

知人论世

D

诗以言志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2.7%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5-国考地市级-055/国考副省级-056】 展开解析
726/769
单选题

我国宏观调控体系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不断创新、完善。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加速创新,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技术不仅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撑,而且是辅助经济治理的基础。宏观经济是一个不可中断的连续进程,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据也是动态的、系统化的,以不间断的“流”的形式存在。发挥数字技术在宏观经济治理中的作用,是创新和完善调控的重要任务,是提高调控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引言,接下去作者最可能讲述的是:

A

如何运用数字技术创新完善宏观调控

B

如何完善宏观经济治理推动社会发展

C

如何深度挖掘宏观经济数据资源

D

如何让数字文明助力新发展格局

正确答案:A
正确率:93.0%
易错项:B
知识点:接语选择题
来源 【2022-联考/安徽-030】 展开解析
727/769
单选题

生物大分子药物(如蛋白质或核酸药物)的分子量非常大,很难进入细胞里面发挥作用。然而令人惊奇的是,病毒尺寸远远大于蛋白质,却可以轻而易举地进入细胞内,它是利用什么“秘密武器”呢?科学家在研究HIV时,发现病毒表面有一段氨基酸序列在入侵细胞时起着关键作用,于是他们把这段有用的序列克隆出来,发现只要连接上这段多肽序列,无论是生物大分子还是几百纳米大小的颗粒,都能畅通无阻地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于是科学家将这种神奇的多肽称为穿膜肽。
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A

穿膜肽技术的特征

B

穿膜肽技术的概念

C

穿膜肽的具体应用

D

穿膜肽存在的缺陷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0.5%
易错项:B
知识点:接语选择题
来源 【2021-联考/福建-055】 展开解析
728/769
单选题

合乎人类更高层次需求的社会救助,“皆有所养”是不够的,因为人类还有尊严,人的尊严是统领个人权利的核心价值。体面的、合乎人类尊严的基本生活,不仅体现在物质需求,还有精神需要。通俗地说,人不仅要“肚皮”,还要“脸皮”。反窥现实,不论是企业赞助、单位捐赠、政府慰问,都喜欢大张旗鼓地搞捐赠仪式,让领导、捐赠者与受赠人合照、录像,再大肆宣传,不太顾及受赠人的颜面。为了杜绝不合条件者申请救助款,主办单位往往采取将受助人张榜公示、接受举报的办法,让受助者的尊严荡然无存。一些贫困中学生、大学生怕打上贫穷烙印被人瞧不起,干脆放弃申请救助。
这段文字,作者意在强调:

A

目前社会上一些救助行为没有顾及受助人的尊严

B

不顾及受助人颜面的救助行为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C

救助,应该满足受助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

D

社会救助中,受助人的尊严应该得到更多考虑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8.2%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9-联考/云南-053】 展开解析
729/769
单选题

影视作品凝结的不只是创作者们的灵感和创意,还有时代文化形成的集体无意识的投射和缩影。就影视作品而言,一方面,对社会文化的传承来说,经典作品承载着丰厚的文化价值,对经典的重复呈现既是一种文化延续,也是一种文化确认,与我国传统文化联系密切的经典影视作品尤为如此。另一方面,对影视文化的发展来说,经典作品原有版本的魅力会逐渐褪色,用新的视听技术、新的时代美学和新的演员演绎将经典重新阐释一遍,则是赋予这些作品与时俱进的新生命力,其本身是重塑经典甚至创造新经典的过程。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

经典影视作品生命力的来源

B

对待经典影视作品的正确态度

C

经典影视作品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D

新时代翻拍经典影视作品的意义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4.2%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3-山东-026】 展开解析
730/769
单选题

全世界有超过15000个海洋保护区,绝大多数保护区都允许商业活动。人类已经充分利用甚至过度开采了全球89%的鱼类资源,并且摧毁了世界上近半数的珊瑚礁。科学家认为,为保护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全球至少30%的海洋需要划入保护区。重要的是,大部分保护区应该靠近繁华的海岸。如果一片海域被隔离了足够长的时间,鱼类和生物多样性就会出现反弹。繁盛的鱼类也会逐渐向邻近的水域扩散。智能化的海洋保护区甚至可以在多种压力(如污染、变暖和酸化)下使海洋生态系统具有更强的恢复力。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意在呼吁:

A

加大海洋保护区建设

B

大力保护珊瑚礁

C

禁止海洋保护区商业活动

D

避免过度捕捞以保护鱼类资源

正确答案:A
正确率:92.2%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9-联考/福建-046】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