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水稻 中文名 作品 作者 1964”的相关试题
401/1000
单选题

图画书以图为主,文字很少,看似简单,实则________,内涵很深。需要作者有细腻的生活经验、丰厚的审美素养,并能洞悉儿童的认知特点。目前市面上图画书质量________,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创作者脱离生活,且缺少必要的相关素质。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自成一体    粗制滥造

B

别有洞天    滥竽充数

C

各有千秋    鱼龙混杂

D

包罗万象    参差不齐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3.5%
易错项:B
知识点:转折关系,解释关系,主谓宾关系
来源 【2024-浙江-028】 展开解析
402/1000
单选题

“点击此处设为首页”,这句提示在2000年的时候遍布各个网站。不论中文网站还是英文网站,都会习惯性地在右上角添加上这么一条,生怕电脑白丁们不知道如何设置首页。可2005年之后,这种“善意”的提示仿佛一夜之间消失了,就如同一份报纸省略掉了自己的征订热线一样,大网站们不再过分热情地推荐首页设置。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谈论的是:

A

网页形式变迁的原因

B

首页设置的提醒并非善意

C

如何避免网络陷阱

D

网络行为更具跟风的特点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4.7%
易错项:B
知识点:接语选择题
来源 【2009-湖北-044/陕西-044/天津-044/西藏-044】 展开解析
403/1000
单选题

下列我国重大科技成就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③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
④第一株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⑤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⑥三峡大坝全线修建成功

A

①④⑤③⑥②

B

⑤①④②③⑥

C

④①⑤⑥②③

D

⑤⑥①②④③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3.7%
易错项:D
知识点:重大科学与技术成就
来源 【2020-浙江A-005/浙江B-075】 展开解析
404/1000
单选题

诗,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可是,诗并不是现实生活照相式的复制品。它是现实生活在诗歌创作者心中所激起的情感的浪花,它需要创作者在生活与艺术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艺术感受便是这座桥梁。诗人能以诗的方式接受现实印象,并能借助幻想活动,在诗的形象中把印象又复印出来。诗歌创作者总是善于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去摄取生活中的那些元素,并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对那些元素进行发酵,进行化学处理,进而酿造出诗来。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诗歌是创作者在现实生活中所激起的情感浪花

B

对诗歌的创作是诗人通过艺术感受而完成的

C

诗歌来源于社会印象并反映社会印象

D

诗歌创作者的想象力十分丰富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5.8%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9-辽宁-054】 展开解析
405/1000
单选题

我国沿海地区有大片的盐碱滩涂,过去由于无法种植粮食作物而长期抛荒。袁隆平院士等农业科学家艰苦科研攻关,成功培育并种植出了耐盐碱的“海水稻”。这说明:
①人定胜天,人类一定能战胜大自然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科技的进步速度取决于人的决心大小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正确答案:B
正确率:80.6%
易错项:C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
来源 【2023-北京-008】 展开解析
406/1000
单选题

在传统的文化消费中,无论是阅读书籍、聆听音乐还是欣赏影视作品,都是单向度的,创作与消费是两个独立的环节。在体验式文化消费中,消费者不仅参与创作,也是作品的组成部分,这让消费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独一无二的作品背后,是独一无二的经历与体验。体验式文化消费因而具有唯一性、当下性与不可复制性。另外,体验式文化消费中的互动过程,综合利用包括VR、AR在内的多媒体数码技术,提供跨媒介的多感官体验——如温度、质感、震动等在传统文化产品中很难体验到的综合感官效果,为叙事与审美提供了更多维度。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体验式文化消费会更受消费者青睐

B

现代技术对体验式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

C

体验式文化消费中消费者主动参与的重要性

D

体验式文化消费带给消费者与众不同的体验感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8.2%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2-联考/广西-044】 展开解析
407/1000
单选题

诗歌的面貌并不完全取决于作者人品的高下,而是与作者的学力素养、心灵的敏感程度有更为直接的关系。换句话说,_______________。典型的例子就是晋代的潘岳,他虽然有“拜路尘”的卑劣行径,但其《闲居赋》一文却展现了一份清雅独绝的隐逸情怀。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一个品格并不高尚的人同样有可能创作出动人的诗篇

B

人格是否高尚并不是决定作品质量高下的唯一要素

C

一些杰作的作者反而更擅长掩饰自己的真实品格

D

“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情况在创作领域尤为常见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1.6%
易错项:B
知识点:语句填空题
来源 【2016-联考/江西-029】 展开解析
408/1000
单选题

意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意境的是:

A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C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D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2.5%
易错项:A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13-四川下半年-072】 展开解析
409/1000
单选题

“天价片酬”的恶果已充分显现。由于少数知名演员的片酬占据了总预算的大头,在其他众多的生产制作环节中,所需经费都受到了严重挤压。在“无米之炊”的窘境下,剧本粗制滥造、服装舞美因陋就简、“五毛”特效横行,成为众多国产影视作品的通病。其结果,就是少数知名演员独享“天价片酬”,国产影视作品则付出了整体质量滑坡的代价。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天价片酬”扭曲了一些演员的价值观和财富观

B

国产影视行业发展态势堪忧

C

国内有一部分知名演员缺失职业道德

D

“天价片酬”导致国产影视作品质量下滑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9.8%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8-江西法检-028】 展开解析
410/1000
单选题

在将中国文学作品译介给国外读者时,中国媒体与公众往往因文化焦虑及传播压力,过于强调译者对中国本土文化的熟悉知晓程度,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未能再现文学作品中原汁原味的中国元素心存芥蒂。事实上,不同语言的文学之间具有某种审美的和人性的通约性,使得作家们能以各自的方式抵达文学的人性殿堂。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A

媒体和公众自身的文化焦虑会影响到对译者资质的考量

B

译者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了解程度并不必然影响翻译质量

C

能否保留纯正中国元素是考量翻译作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D

不同语言的文学作品之间具有通约性有助于跨语种翻译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3.9%
易错项:B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7-江苏A-027/江苏B-028】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