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某名将 去世前5年和去世前4年分别投降一次 子女共4人 被某小说家称赞 小说家享年约70岁 小说家 历史人物”的相关试题
211/1000
单选题

某通信信道可以传输的信号由1、2、3、4四个数字组成,每组信号包含4个数字(可重复),且前两个数字必须为奇数。某次传输过程中共传输了250组信号,其中传输次数最多的信号传输了x次。问x的最小值为:

A

2

B

3

C

4

D

5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8.3%
易错项:B
知识点:极值问题
来源 【2021-浙江A-066/浙江B-036/浙江C-066】 展开解析
212/1000
单选题

郭沫若用“犀利”、“恣肆”、“深厚”、“俊俏”四个词语分别概括了先秦四大散文家作品的风格。符合这四种风格的散文家依次是:

A

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B

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

C

孟子、庄子、韩非子、荀子

D

庄子、孟子、韩非子、荀子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7.1%
易错项:C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5-天津-012】 展开解析
213/1000
单选题

某景区门票夏季打7折、冬季打3折,对8岁及以下儿童免门票,缆车20元/人次,游乐设施10元/人次。小朱去年夏季和冬季都带4岁的儿子去该景区1次,每次都陪孩子坐缆车1次、让孩子玩游乐设施1次。若他们两人夏季在该景区的游玩费用比冬季多50%,则该景区门票的全价是:

A

100元

B

90元

C

80元

D

60元

正确答案:A
正确率:49.0%
易错项:B
知识点:利润问题
来源 【2019-江苏B-065】 展开解析
214/1000
单选题

甲、乙、丙三人的年龄之比为3:4:5。8年之后,甲、乙的年龄之和是丙的1.5倍,且这一年甲、乙、丙、丁四人的平均年龄为43岁。问再过15年,甲、乙、丙、丁中有几人将超过60岁?

A

4

B

3

C

2

D

1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0.2%
易错项:B
知识点:年龄问题
来源 【2024-国考行政执法-062/国考副省-062】 展开解析
215/1000
单选题

关于青藏高原中部隆升的时间和幅度,不少研究认为高原中部在3500万年前已经达到了4500米的高度。然而近日,某研究团队在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藏北伦坡拉盆地采集到了一些大型棕榈化石。这些化石形成于2500万年前,其中所埋藏的棕榈叶叶片宽阔,叶柄极长。研究团队由此推测:在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中部的海拔高度不超过2500米,并未隆升,这也将青藏高原中部的抬升历史推后了至少约1000万年。
要得到上述研究推论,需要补充的前提是:

A

目前,人们还没有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3500万年前的植物化石

B

这些化石,加上早期已发现的大量植物化石,显示出当时青藏高原的生物具有多样性

C

棕榈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极少数在亚热带地区,如果海拔超过2500米,棕榈科植物根本不可能存活

D

在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中部有一条东西向的峡谷,峡谷里生长着棕榈,而峡谷两侧则是海拔约4000米的高山

正确答案:C
正确率:92.0%
易错项:A
知识点:前提型
来源 【2019-甘肃-099】 展开解析
216/1000
单选题

人们一直认为上海是个年轻的城市,但自从1950年代崧泽遗址发现以来,约半个多世纪总计5次的考古发掘,早已将上海起源的历史推至约6000年前。据了解,崧泽遗址不但是上海的发源地,还是中国文明起源的见证地之一。人们已有充分考古证据证明崧泽遗址中发现的距今5500年前的崧泽文化,已经进入到中国文明的起源时期。换句话说,远古上海也是中华文明最早的起源地之一,_____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考古发掘揭开了上海发展史的面纱

B

上海的发展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断层

C

远古上海也为中国早期文明做出过突出贡献

D

崧泽遗址在中华文明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4.4%
易错项:D
知识点:语句填空题
来源 【2016-山东-027】 展开解析
217/1000
单选题

一直以来,科学家都在追寻一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究竟是什么给了地球足够的氧气,使其能孕育出动物和人类。地球大气中出现氧气是在距今24亿年前。约4.7亿年前,苔藓类地被植物在地球上迅速蔓延,直到4亿年前,地球大气中氧气含量才达到今天的水平。因此,有科学家认为,地球氧气大增源自苔藓类地被植物。
下列(   )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科学家的观点:

A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陆生植物出人意料的多产,他们大大提升了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含量

B

通过电脑模拟可以估算得出:在约4.45亿年前,地球上的地衣和苔藓所产生的氧气占总氧气量的30%

C

苔藓类地被植物的蔓延增加了沉积岩中的有机碳含量,而这导致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也随着增加

D

氧气含量的增加使得地球上演化出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型、可移动的智慧生物成为可能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6.6%
易错项:B
知识点:加强支持型
来源 【2018-上海A-053/上海B-052】 展开解析
218/1000
单选题

下列成语与历史人物对应错误的是:

A

卧薪尝胆——勾践

B

退避三舍——晋文公

C

完璧归赵——蔺相如

D

纸上谈兵——沈括

正确答案:D
正确率:49.5%
易错项:B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7-江苏C-011】 展开解析
219/1000
单选题

小鲍有5双鞋,分别是篮球鞋、滑板鞋、牛津鞋、凉鞋和拖鞋,他这周(周一至周日)每天早出晚归,出门时都会从中选择1双穿着,已知:
(1)小鲍本周穿了两次篮球鞋,穿着时间相隔3天;
(2)本周穿了一次牛津鞋,时间在第一次穿篮球鞋的前一天或后一天;
(3)本周穿了一次滑板鞋,时间在第二次穿篮球鞋之前;
(4)穿凉鞋的时间与本周第一次穿篮球鞋相隔4天;
(5)第一次穿篮球鞋之前穿过拖鞋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A

小鲍周一穿篮球鞋

B

小鲍周三穿牛津鞋

C

小鲍周四穿拖鞋

D

小鲍周五穿滑板鞋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4.1%
易错项:D
知识点:翻译推理
来源 【2023-深圳-038】 展开解析
220/1000
单选题

“挖矿”,简单说就是利用专用计算机即“矿机”来计算生产虚拟货币的过程。“挖矿”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却也很典型地透露了虚拟货币的生产状况:高耗能、高碳排放。有数据显示,一家拥有1万台“矿机”的矿场,2021年前4个月,纳税仅9万元,月均耗电量却高达4500万度,折算能耗约为1.5万吨标煤。
从文中数据来看:

A

“挖矿”产业链需要再完善

B

“挖矿”产业有治理的必要

C

提高“挖矿”技术可降低环保成本

D

高耗能是“挖矿”产业的最大掣肘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0.7%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3-吉林-038】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