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完成产量4.4万套,服务机器人完成产量70万套,2023年1~3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累计完成产量10.4万套,服务机器人累计完成产量145万套。
2023年3月,我国机器人设备出口金额0.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10.3%,进口金额2.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8.5%。2023年1~3月我国机器人设备累计出口金额1.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2.1%,累计进口金额6.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5.1%。
2022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完成产量4万套,服务机器人完成产量49.1万套。2022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累计完成产量44.3万套,服务机器人累计完成产量645.8万套。
2022年12月,我国工业机器人设备出口金额0.5亿美元,进口金额1.8亿美元。2022年1~12月我国工业机器人设备累计出口金额6.1亿美元,累计进口金额20亿美元。
2023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服务机器人完成产量约是工业机器人完成产量的多少倍?
12.5
14.0
15.9
18.1
2014年早稻播种面积排名前两位的省(自治区),当年早稻产量之和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在以下哪个范围?
低于40%
40%~50%
50%~60%
高于60%
2003年,浙江省谷物类粮食种植面积为113.62万公顷(注:1公顷=15亩),比上年减少22.79万公顷;谷物类粮食的总产量达700.60万吨,比上年减少141.68万吨。
以下关于2003年谷物类粮食的生产情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晚稻的产量大于谷物类粮食总产量的
产量最接近的两种粮食作物的种植总面积约为185万亩
“其他谷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是最小的
大麦的亩产量不足210千克
①退耕还草
②沙漠化严重
③垦荒屯围
④沙尘暴突起
⑤粮食匮乏
⑤—①—③—②—④
⑤—③—②—④—①
⑤—②—③—①—④
①—③—④—②—⑤
2005年我国GDP为187318.9亿元人民币,主要能源生产总量为228.9百万吨标准煤,主要能源为原煤、原油、天然气和水风核电,分别生产177.2百万吨标准煤、25.9百万吨标准煤、6.6百万吨标准煤和19.2百万吨标准煤。“十一五”“十二五”时期我国主要能源生产情况见下表。
自2016年起,若我国水风核电年产量均按2006~2015年平均增速增长,则2025年我国水风核电产量将为:
84.2百万吨标准煤
85.8百万吨标准煤
132.5百万吨标准煤
143.6百万吨标准煤
2003年以来,全国农业现代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水平持续提高。2011年全国农用机械总动力97735万千瓦,比2002年增长68.7%,年均增长6.0%;大中型拖拉机441万台,比2002年增长3.8倍,年均增长19.1%;小型拖拉机1811万台,比2002年增长35.2%,年均增长3.4%;联合收割机111万台,比2002年增长2.6倍,年均增长15.3%。
2011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4.5%,比2005年提高18.6个百分点。2011年全国粮食产量57121万吨,人均粮食产量为425公斤,超过国家粮食安全标准25公斤,比2002年增长19.1%,年均增长2.0%;人均棉花、油料和糖料产量分别为5公斤、25公斤和93公斤,比2002增长了27.7%,8.8%和15.9%,年均分别增长2.8%,0.9%和1.7%;人均猪牛羊肉、禽蛋、牛奶和水产品分别为45公斤、21公斤、27公斤和42公斤,比2002年分别增长17.8%、18.2%、166.8%和35.0%,年均分别增长1.8%、1.9%、11.5%和3.4%。2011年平均每亩粮食产量达到344公斤,比2002年提高了51公斤,增长17.4%,其中,稻谷亩产量为446公斤,提高33公斤,增长8.0%;小麦322公斤,提高71公斤,增长28.1%;玉米383公斤,增长16.7%。2011年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的粮食产量为2148公斤,比2002年增长72.2%,年均增幅为6.2%。
2002年全国玉米亩产量是:
413公斤
328公斤
293公斤
259公斤
汉武帝在位初年,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的粮食和财钱,这说明了:
封建统治者注意休养生息,政府开支较少
生产力高度发达,出现了大量剩余产品
封建政府征收重税,聚敛了大量财富
地主剥削较轻,社会公共财富比较充裕
2023年3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完成产量4.4万套,服务机器人完成产量70万套,2023年1~3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累计完成产量10.4万套,服务机器人累计完成产量145万套。
2023年3月,我国机器人设备出口金额0.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10.3%,进口金额2.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8.5%。2023年1~3月我国机器人设备累计出口金额1.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2.1%,累计进口金额6.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5.1%。
2022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完成产量4万套,服务机器人完成产量49.1万套。2022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累计完成产量44.3万套,服务机器人累计完成产量645.8万套。
2022年12月,我国工业机器人设备出口金额0.5亿美元,进口金额1.8亿美元。2022年1~12月我国工业机器人设备累计出口金额6.1亿美元,累计进口金额20亿美元。
2022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①工业机器人完成产量和②服务机器人完成产量:
均高于1-11月的月均水平
均低于1-11月的月均水平
仅①高于1-11月的月均水平
仅②高于1-11月的月均水平
近年来,生物燃料需求迅速增加。2000年至2007年全球乙醇产量增长了两倍,到2017年其产量还会再翻一番;生物柴油的产量10年内也将增长一倍多。这些生物燃料是由玉米等谷物、糖类和油料作物生产的,因此其产量的扩大必然导致相关农作物价格的飙升。
如果上述观点正确,可以推出:
农产品价格上涨将导致生物燃料产量降低
如果农产品价格下降则说明生物燃料产量没有提高
如果生物燃料产量下降则说明农产品的价格提高
乙醇等生物燃料产量增加是受农产品价格过低的影响
现在有90%的人过于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对于营养的理解,大多数人还停留在“营养问题没多大危害,顶多胖点瘦点”的水平上,事实上因为营养问题导致身体健康严重恶化甚至失去生命的大有人在。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慢性病患者、死亡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2012年7月卫生部发布的报告称,我国慢性病确诊患者已超过2.6亿人,因慢性病死亡占居民总死亡比重升至85%,慢性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杀手,而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在于生活方式错误,食物营养不均衡。
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风等目前高发的慢性疾病,甚至乳腺癌、前列腺癌、肠癌等常见癌症,很多都与营养问题密切相关。很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人对绿叶蔬菜,各种杂粮薯类等天然食物的安全性过于担心,同时又被各种低营养价值的零食甜点、油炸食品等所诱惑,造成膳食中营养素和保健成分摄入不足,能量和脂肪摄入量过剩,这是很多日常健康问题的主要成因。如果不改变膳食结构,仅仅依赖一两种保健品,很难达到改善健康状况,预防癌症和慢性病的效果。
营养均衡的膳食,同时也会是提高自身安全性的饮食。一方面,减少高度加工食品的摄入量,多吃杂粮、薯类、蔬菜等,合理控制鱼肉蛋奶的数量,能减少积蓄性环境污染物的摄入量,并减低很多毒物的吸收率和致癌作用。
另一方面,合理的营养能够保障人体的解毒功能,提高人体在污染环境中的应对能力。
营养不均衡的人,在污染条件下更容易受害。以镉大米事件为例,我国大部分消费者,尤其是南方人,每天的饭桌上都少不了米饭。但为了减低镉超标大米对健康的影响,主食应尽可能多样化,减少对大米(特别是单一来源大米)的依赖。不要餐餐吃米饭。杂粮、豆薯等来自不同产地,即便富集污染,特性也不同。混吃可减少同种污染物长期蓄积的危险,还能改善营养均衡。
膳食内容越丰富多样,受一种污染物蓄积毒害的风险就越小;各种营养越均衡,身体对毒物的抵抗能力就越强。例如,人体一旦缺钙,镉、铅等二价有害金属的毒性作用就会增强。粗粮、豆类、蔬菜、水果中的各种膳食纤维,都有利于排除重金属。
作为一个普通人,虽然食品安全的大环境很难把握在个人手中,但营养均衡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改善营养均衡,既能预防衰老和疾病,又能减少污染危害,是我们在不安全世界中找到生存之道的关键所在。
由于我国缺乏相应的营养师制度,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可靠的营养指导。遇到营养问题时,他们不知道该向谁去咨询,只能在网上或报刊上搜索一些相关的只言片语作参考,然而这些信息未必能够符合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经常会造成误解甚至误导。在各种未经验证的信息互相矛盾时,他们更是无所适从。对于这种状况,本该由政府承担的社会建设方面的责任,现如今却由“民间科普人士”自发地对民众做营养知识宣传,而这还远远不能满足民众对营养知识的个体化需求。
下列关于导致我国普通民众出现营养问题的几点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对营养问题导致后果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不懂得导致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是食物营养不均衡
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蓄积性环境污染物的摄入量大
缺乏相应的营养师制度,常常被网络或报刊上的只言片语所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