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十世纪末期,山西同全国一样,粮食供需形势发生逆转,粮价持续走低,粮食生产效益滑坡,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2004年初,中央下发一号文件,实施了“一减三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连续三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保护和加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被提到空前高度。山西省委、省政府一方面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另一方面在引导农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的同时,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2004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达到2925.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91.74千公顷,增长3.24%,加之风调雨顺的气候条件,全省粮食生产再次突破百亿公斤,达到106.2亿公斤。之后三年粮田面积稳定回升,2007年全省粮田面积达3173.21千公顷。2005年尽管遭遇严重旱灾,全省粮食总产仍达到了97.8亿公斤的较高水平。2006年全省粮田面积达3521.45千公顷,全省粮食总产达107.33亿公斤,预计2007年粮食总产可达105亿公斤。十六大以来的五年间,全省粮食生产总量达512.22亿公斤,年均粮食生产总量达102.44亿公斤,这标志着山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迈上百亿公斤台阶。
预计2007年山西省平均每千公顷的粮食产量和上年相比:
大约增加了0.0025亿公斤
大约减少了0.0025亿公斤
大约增加了0.0125亿公斤
大约减少了0.0125亿公斤
2023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309个,从业人员6.1万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0.8万人,占13.0%;中级职称人员1.9万人,占31.2%。全国公共图书馆实际使用面积2260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7.7%;图书总藏量14.4亿册,增长5.6%。
2023年末全国公共图书馆平均实际使用面积是:
0.66万平方米
0.68万平方米
0.76万平方米
0.78万平方米
2018年,从险种来看,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0770.08亿元,同比增长9.51%;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7246.54亿元,其中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0722.86亿元,同比下降3.41%;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5448.13亿元,同比增长24.12%;意外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075.55亿元,同比增长19.33%。从保费收入结构来看,人身险、财产险的保费占比与上年相比趋于稳定。
2018年,下列险种中,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额最大的是:
财产险业务
寿险业务
意外险业务
健康险业务
2019年,我国快递业务量为635.2亿件,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分别完成业务量506.3亿件、81.9亿件和47亿件。全年快递业务收入7497.8亿元,其中东部、中部、西部的业务收入所占比重分別为80.2%、11.3%和8.5%。东部、中部、西部业务收入占全国比重分别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上升0.1个百分点和下降0.3百分点。
2016—2018年,我国快递业务收入分別为3974.4亿元、4957.1亿元、6038.4亿元。
2017—2019年,我国快递业务收入同比增速超过20%的年份有几个?
0
1
2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5.5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5.7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50.6万亿元,增加14.9万亿元。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2.1万亿元,增加12.7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06.6万亿元,增加12.6万亿元。
金融机构境内住户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250472亿元,增加60998亿元。其中,短期消费贷款余额49313亿元,增加8347亿元;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201159亿元,增加52651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30959亿元,比上年增加27.5%。其中,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7442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4792亿元,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8725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0513亿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4603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1184亿元,财产险业务赔款4726亿元。
注:[1]原保险保费收入是指保险企业确认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
2016年全年保险公司各类赔款及给付占原保险保费收入的比例约为:
1/2
1/4
2/3
1/3
2013年,上海市与海南省百强企业总营业收入相差:
36711.5
35711.5
34711.5
37711.5
2023年,我国互联网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17483亿元,同比增长6.8%。实现利润总额1295亿元,同比增长0.5%。共投入研发经费943.2亿元,同比下降3.7%。
2023年,东部地区互联网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15608亿元,同比增长7.3%;中部地区互联网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781.6亿元,同比增长8.1%;西部地区互联网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1054亿元,同比增长0.2%;东北地区互联网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39.4亿元,同比下降25.1%。
2023年,京津冀地区互联网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6777亿元,同比增长6.4%;长三角地区(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互联网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6624亿元,同比增长12.9%。
2023年,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业务累计收入居前5名的省级行政区为北京(5721.4亿元,增长4.2%)、上海(4167.8亿元,增长17.5%)、浙江(1955.9亿元,增长4.8%)、广东(1754.5亿元,下降4.6%)和天津(981.7亿元,增长20.3%)。全国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业务增速实现正增长的省级行政区有16个,数量较2022年全年增长3个。
2023年,河北互联网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约占全国的:
0.4%
0.7%
1.2%
1.9%
2011年上半年,我国软件产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8065亿元,同比增长29.3%,增速比去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34.9%。其中,6月份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828亿元,同比增长32.9%,增速比5月份回升3.6个百分点。
上半年,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实现收入761和1073亿元,同比增长36.5%和34.5%,分别高出全行业7.2和5.2个百分点;嵌入式系统软件实现收入1443亿元,同比增长33.8%,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4.2个百分点。软件产品和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发展较为稳定,分别实现收入2867和1673亿元,同比增长28.2%和23.9%。IC设计增长放缓,上半年实现收入248亿元,同比增长13.7%,低于去年同期20个百分点以上。
2011年上半年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同比增长了:
307亿元
365亿元
424亿元
488亿元
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2001年北京、上海、福建三省市地方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差距十分接近,但从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看:
北京>上海>福建
上海>北京>福建
北京>福建>上海
上海>福建>北京
下列饼图中,最能准确反映2022年一季度北京(斜线)、上海(灰色)、广东(白色)软件业务收入中除信息技术服务收入以外的累计值所占比例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