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651道有关“智慧之国 学者 重复动作 绳索”的相关试题
521/651
单选题

“休眠效果”是指由信息源可信性带来的说服效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者霍夫兰等人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会出现衰减,而低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则有上升的趋势。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可靠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下列最符合上述研究结论的是:

A

虚假的消息即使通过权威报刊发布也不能获得很强的说服力

B

不实的报道经过多重传播后也会有不少人相信

C

真实的消息不论其发布渠道是哪种,最终都会被信任

D

权威报刊发布的消息具有更好的可靠性

正确答案:C
正确率:33.3%
易错项:B
知识点:日常结论
来源 【2017-黑龙江公检法-079】 展开解析
522/651
单选题

仔细研究各地那些消失的地方特色美食、知名老店,我们会发现很多美味不是消失于“市场的选择”,而是在动迁中无法接续。对城市来说,不能只有看得见的光鲜和便于量化的经济增长指标,更需要有市井的味道、城市的记忆、百姓的情感。如何避免“改造对城市文化记忆的打断”,是摆在中国众多城市治理者面前的一个共同课题。在两难中谋取两全,兼顾城市繁华与人间烟火味,更需要制度的温情和治理的智慧。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

城市管理两难,还需争取两全

B

市场选择与市场文化的传承

C

市井的味道,城市的记忆

D

城市变迁中的地方美食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9.3%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2-四川上-043】 展开解析
523/651
单选题

日本东北部的宫城县有一片富饶的稻米产区。江合川、鸣濑川等河流,从这里穿行而过,大片沼泽地和湿地,为种植水稻提供了基础条件,但洪涝、干旱、冻害等自然灾害也经常光顾这里。数百年前,当地农民用智慧和汗水把这里变成适合稻作生产的地区。这里就是“大崎耕土”地区。2017年,大崎耕土的传统水资源管理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选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A

大崎耕土传统水资源管理系统的运行方式

B

恶劣气候给大崎地区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C

大崎成为日本为数不多的稻米之乡的原因

D

政府与社会团体对大崎耕土的保护与发展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1.4%
易错项:D
知识点:接语选择题
来源 【2021-新疆-040】 展开解析
524/651
单选题

①演化性适应的重要秘诀之一就是多样性
②维持世界秩序并保存文化多元化的问题,这是一个我们面临、但想象不出解决办法的问题
③一旦去除了文化的差异,出现了一个一致的世界文化,虽然若干政治整合的问题得以解决
④去除了人类的多样性可能到最后会付出持续的意想不到的代价
⑤文化的歧异多端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人类资源
⑥但可能会使人类一切智慧和理想的源泉枯竭
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

A

⑤④③①②⑥

B

②⑤③⑥①④

C

②④①⑤⑥③

D

⑤⑥②③①④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8.3%
易错项:A
知识点:句子排序题
来源 【2008-江苏A-075】 展开解析
525/651
单选题

语言到底是什么?假如它仅仅是交流工具,地球人都讲英语也就谈不上有啥危险。然而语言还是文化最原始、最根本的成分,是文化的载体和源泉。任何一种语言中都蕴藏着那个民族的智慧、技艺、信仰、风俗等丰富的内涵,一旦消亡,人类就会丧失对理解、认识和更新自我而言“不可替代的部分和瞬间”。一个语种的离去即是一种独一无二文明的死亡,只懂美式英语的人怕是难以理解这其中蕴含的悲恸和伤感。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

语言是人类真正的遗传密码

B

英语成为地球上唯一的语言意味着文明的消亡

C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种承载着文明形态

D

不同的语言意味着不同的世界,抛弃一个语种就等于葬送一种文明形态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2.6%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4-天津-038】 展开解析
526/651
单选题

科学思想和哲学思想都是由人创造的并为人服务的,以人为本是二者共同的出发点和共同的归宿。正因为科学思想和哲学的主体都永远是人,因而二者都深深地打上了主体的烙印。从它们诞生那天起一直到现在和未来,都既散发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又闪烁着人性的光辉,都是科学性与人性的统一。主体的同一性决定了科学思想与哲学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这段话力求表明的观点是:

A

科学思想和哲学都是科学性与人性的统一

B

科学思想与哲学的主体都永远是人

C

科学思想与哲学的密切关系是由主体的同一性决定的

D

科学思想与哲学都是由人创造的并为人服务的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6.7%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09-四川-038】 展开解析
527/651
单选题

浩瀚无垠的海洋似乎是永远也不会干涸的。大海中的水是怎么来的呢?有学者认为,这些水是地球本身固有的。在地球形成之初,地球水就以蒸气的形式存在于炽热的地心中,或者以结构水、结晶水等形式存于地下岩石中。那时,地表的温度较高,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水分也较多。地球在最初的5亿年,火山众多且活动频繁,大量的水蒸气及二氧化碳通过火山口喷发出来,冷却之后便渐渐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即所谓的“初生水”。
下列对所谓的“初生水”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A

存在于炽热的地心中的水蒸气

B

由火山喷发的水蒸气冷却后形成的水

C

存于地下岩石中的结构水、结晶水

D

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水分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5.0%
易错项:A
知识点:词句理解题
来源 【2011-吉林甲级-025/吉林乙级-025】 展开解析
528/651
单选题

中国学术历来轻“术”。经济学、金融学都是太低级的“术”,所以,它们往往被忽略。遗憾的是,时下的儒家研究学者还是不能走出用文化来谈文化的圈子,特别是以儒家文化来评价儒家文化,其结论当然不会是别的,用“四书五经”来看“四书五经”,只能是越看越美。如果脱离传统儒家社会的实践现实,不去研究特定文化背后的成因(特别是经济成因),那么得出“以中华文明整合世界”这样的认识就不奇怪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中国文化研究缺少经济成因分析

B

传统中国学术历来看轻经济学科的价值

C

“以中华文明整合世界”的想法轻率荒谬

D

当代儒家研究学者依然没有走出轻“术”的窠臼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6.1%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2-国考-061】 展开解析
529/651
单选题

如果藏书家重楼深锁,一味“以独得为可矜”,那他收藏得愈多,对学术界也便愈没有好处;《渑水燕潭录》记李公择读书庐山,居五老峰白石庵,有书万卷,“公择既去,思以遗后之学者,不欲独有其书,乃藏于僧舍。其后山中之人思之,日其居云:李氏藏书山房。而于瞻为之记。”这恐怕是藏书史上最值得称道的事情。
 这段话中“最值得称道的事情”指的是:

A

藏书数量巨大

B

藏书品种独特

C

藏书与人分享

D

藏书保存完好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6.7%
易错项:A
知识点:词句理解题
来源 【2013-上海B-018】 展开解析
530/651
单选题

山雄伟,海辽阔,经奇幻,中国自古便有奇书《山海经》。作为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_______的奇书,《山海经》在现代学者的眼中_______,“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是悠悠千载的历史造就了令人_______的想象力。而现在,书中那些_______的世界经由影视转码,频繁登上大银幕、小荧幕。这个暑期,无论是在院线里,刷新票房数据的《捉妖记》,还是在网络视频累计超百亿次点击量的《花千骨》,其源头设定都与《山海经》不无关联。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A

荒诞不经    脍炙人口    瞠目结舌    千奇百怪

B

脍炙人口    光怪陆离    荒诞不经    瞠目结舌

C

光怪陆离    脍炙人口    耳晕目眩    荒诞不经

D

脍炙人口    荒诞不经    瞠目结舌    光怪陆离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3.1%
易错项:A
知识点:修饰关系,限定关系
来源 【2016-上海B-053】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