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时,PAA包覆层能减少颗粒间的范德华力,防止液态金属在储存或加工过程中发生团聚,”的相关试题
351/1000
单选题

“第一时间”译自英语的“prime time”,它有两个意思,本义指“电台、电视台等受众最多的时间段”,相当于汉语的“黄金时间”;引申义指“最佳时间或最快并及时的时间”。
下列各项中“第一时间”的用法与上述定义不符合的是:

A

学生们第一时间学会了基本的网络语

B

媒体通过网络第一时间报道会议进程

C

事件发生时,记者积极捕捉第一时间的独家新闻

D

危急时刻,政府主要负责人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3.3%
易错项:C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15-山东-079】 展开解析
352/1000
单选题

微量元素∶稀有金属∶铜

A

木本植物∶草本植物∶松树

B

海洋动物∶哺乳动物∶北极熊

C

内陆湖∶淡水湖∶青海湖

D

节肢动物∶两栖动物∶鳄鱼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6.3%
易错项:B
知识点:逻辑关系--包含,逻辑关系--交叉
来源 【2019-国考地市-098/国考副省-103】 展开解析
353/1000
单选题

数量超过2亿的农民工,为我国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但同时这也意味着农业劳动力减少了2亿,而且减少的都是素质相对较高的农民。据相关部门统计,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70%以上,随着农民外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务农劳动力整体素质还在不断下降,农村中剩余的农民对种植业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良种、化肥、农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仅有1/3左右“知道一些”。
如果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引言,这篇文章最有可能谈论的是:

A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B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C

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D

适当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1.3%
易错项:D
知识点:接语选择题
来源 【2012-广东县级以上-027】 展开解析
354/1000
单选题

碳足迹是指由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它表示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碳,就是石油 、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碳足迹就大,反之碳足迹就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不一定能减少个人碳足迹的是:

A

早睡早起锻炼身体

B

倡导不养宠物

C

多吃蔬菜少吃肉

D

选择公交减少自驾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3.3%
易错项:B
知识点:主特征分析
来源 【2014-上海B-096】 展开解析
355/1000
单选题

某车间安排了若干工人加工甲、乙两种零件,每个工人每天可加工甲零件15个,或者加工乙零件10个。某种仪器每套需配有甲零件2个和乙零件3个。已知只安排8个工人加工甲零件。要使每天加工的零件恰好配套,该车间安排了(   )个工人加工甲、乙两种零件?

A

18

B

21

C

23

D

26

正确答案:D
正确率:15.4%
易错项:B
知识点:工程问题
来源 【2017-广州-033】 展开解析
356/1000
单选题

哺乳动物在成长过程中,大脑中有两个其他动物没有的区域在不断地产生神经元,海马区的齿状回就是其中一个,新的神经元在齿状回中不断生成,这些新的神经元激烈地争夺着地盘,改变预先存在的神经元连接,建立新的神经连接,严重扰乱了储存旧记忆的大脑电路。这些早期的连接最后大多会被“修剪掉”。大概在7岁左右,人类大脑的海马体就实现了较稳定的神经元连接,人们开始能保存情景记忆。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人们对幼年事情记忆很少的原因

B

哺乳动物与其他动物记忆形成机制的区别

C

哺乳动物早期神经处于紊乱状态

D

海马体在人类记忆形成过程的重要作用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5.7%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2-山东-035】 展开解析
357/1000
单选题

音乐电视这种_______的艺术形式,已在中国民族化的过程中,_______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组是:

A

舶来    探索

B

传统    摸索

C

引进    创造

D

外来    发展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1.7%
易错项:B
知识点:主谓宾关系,感情色彩
来源 【2009-河北-027】 展开解析
358/1000
单选题

某工厂加工零件,每个零件有正反两面,每台机床每次能同时加工两个零件,每次只能加工零件的一面,加工一次需要1.5分钟,则每台机床加工9个零件最少需要多少时间?

A

13.5分钟

B

14分钟

C

14.5分钟

D

15分钟

正确答案:A
正确率:30.0%
易错项:B
知识点:极值问题
来源 【2019-湖北选调-092】 展开解析
359/1000
单选题

雾是一种低能见度天气现象,雾的形成过程就是水汽达到并超过饱和状态产生凝结或凝华的过程。霾也是一种低能见度天气现象。霾现象的本质就是气溶胶污染,特别是细颗粒物(PM2.5,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污染。通常情况下,自然界能够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气溶胶,直径在10微米以下,肉眼不能分辨,因此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在特定的大气条件下(如微风、逆温等稳定大气状态下),如果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过多的污染物质,使空气中的气溶胶不断在某一区域聚集致使其浓度过大,产生可见的光散射作用,人们就能感觉到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当其严重到一定程度,即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时,就形成霾。因此,霾的形成需要较为稳定的大气条件和较高的气溶胶浓度。
从以上材料不能推出的是:

A

雾和霾都是低能见度天气现象,在本质上两者大体相似

B

雾和霾形成的动力学过程和物理条件显著不同

C

雾是液滴,霾是气溶胶,二者的物理状态不同

D

霾离不开细微的悬浮颗粒,雾形成时空气中水汽起关键作用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1.6%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7-深圳-081】 展开解析
360/1000
单选题

目前主流看法是,导致气候变化的过量碳排放,是在人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低碳生活”是指要减少导致气候变化的过量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倡导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的生活方式。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适度吃、住、行、用,不浪费、多运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个行为不属于低碳生活:

A

建筑中使用中空玻璃

B

轿车定期更换机油

C

使用一次性纸杯

D

周末,某大学有越来越多的同学步行回家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1.8%
易错项:D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10-江西-070】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