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时辰药动学是研究机体的生物节律对”的相关试题
901/1000
单选题

检出症候偏倚是医学研究中出现的一种系统误差,指的是病人常因某些与致病无关的因素就医,从而提高了早期病例的检出率,致使研究者过高地估计了该疾病与这些因素的关联程度,由此产生了系统误差。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反映了检出症候偏倚?

A

喜食高嘌呤饮食的痛风患者改善饮食后痊愈,研究者由此得出高嘌呤饮食与痛风有关的结论

B

有些中年人出现胸闷心悸后就诊,发现患有早期冠心病,研究者由此认为胸闷心悸与冠心病有关

C

某体检中心为社区30岁以上居民进行血脂检查,老年人因怀疑自身血脂异常乐于采血,年轻人却逃避检查,研究者由此得出30岁以上人群血脂异常比例大的结论

D

绝经期妇女服用雌激素造成子宫出血,就诊使子宫内膜癌被早期发现,而未服用者易漏诊或较迟发现,研究者由此得出绝经期妇女服用雌激素会导致子宫内膜癌的结论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9.3%
易错项:B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21-四川下-067】 展开解析
902/1000
单选题

有研究发现,那些每天坐着看电视和工作总计达10小时的女性,与每天通常坐8小时的女性相比,患结肠癌的风险增加8%,患子宫癌的风险增加10%,而且无论研究对象在不坐时有多活跃,都不会影响这个结果。
由此可以推出:

A

缺乏运动可能是某些癌症的首要病因

B

久坐可能对女性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C

工作之余的体育锻炼可以强身健体

D

上班族职业女性的身体健康状况堪忧

正确答案:B
正确率:85.0%
易错项:C
知识点:日常结论
来源 【2016-山东-095】 展开解析
903/1000
单选题

近期的一项研究从机理上揭示了经常喝咖啡对大脑内在功能网络的影响。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将受试者分为经常喝咖啡、偶尔喝咖啡和不喝咖啡三组,然后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比较了经常喝咖啡的人和不喝咖啡的人在休息时、工作时、喝咖啡不久后的大脑连接和结构。研究人员发现,经常喝咖啡的人小脑和皮层下区域的动态活动增加,这与提高注意力、警觉以及增强学习和记忆的效果相一致。研究人员认为,与不喝咖啡相比,经常喝咖啡有利于学习和记忆。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

咖啡中含有咖啡因、单宁酸、油和氮化合物等100多种物质,经常饮用咖啡有助于缓解大脑疲劳

B

与不喝咖啡的受试者相比,经常喝咖啡的受试者小脑和丘脑之间的连接模式表现出更高的效率

C

研究证实,咖啡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刺激中枢神经,经常喝咖啡对于抑制焦虑有很好的作用

D

上述改变不仅出现在那些经常喝咖啡的受试者身上,偶尔喝咖啡的受试者也表现出了这种特征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3.8%
易错项:A
知识点:加强支持型
来源 【2023-辽宁-094/内蒙古-097】 展开解析
904/1000
单选题

最近一年,之江实验室天文计算研究中心基于FAST的观测数据共发现了31颗脉冲星,其中包括15颗长周期脉冲星。该研究中心团队曾仅用170小时完成约172TB数据的处理,相当于每小时速览1024部容量为1GB的电影。团队负责人表示,利用中心自研的AI算法等智能计算技术辅助处理数据,可以让研究人员从繁重的数据分析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理解数据背后的物理图像中,大大提高科研效率。
如果想夸赞之江实验室天文计算研究中心的成就,这段文字可用的标题是:

A

炼得“金刚钻”敢揽“瓷器活”

B

只有勇于探索才能遥遥领先

C

高效源于专业成功源于细节

D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6.1%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5-浙江A-034/浙江B-034/浙江C-034】 展开解析
905/1000
单选题

关于青藏高原中部隆升的时间和幅度,不少研究认为高原中部在3500万年前已经达到了4500米的高度。然而近日,某研究团队在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藏北伦坡拉盆地采集到了一些大型棕榈化石。这些化石形成于2500万年前,其中所埋藏的棕榈叶叶片宽阔,叶柄极长。研究团队由此推测:在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中部的海拔高度不超过2500米,并未隆升,这也将青藏高原中部的抬升历史推后了至少约1000万年。
要得到上述研究推论,需要补充的前提是:

A

目前,人们还没有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3500万年前的植物化石

B

这些化石,加上早期已发现的大量植物化石,显示出当时青藏高原的生物具有多样性

C

棕榈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极少数在亚热带地区,如果海拔超过2500米,棕榈科植物根本不可能存活

D

在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中部有一条东西向的峡谷,峡谷里生长着棕榈,而峡谷两侧则是海拔约4000米的高山

正确答案:C
正确率:91.8%
易错项:A
知识点:前提型
来源 【2019-甘肃-099】 展开解析
906/1000
单选题

逆境胁迫记忆是指植株为适应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而进化出的许多适应策略。即经过前期适度的非生物逆境干预处理后,对再次发生的逆境胁迫表现出较强的抗性或耐性。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涉及逆境胁迫记忆的是:

A

木豆受病原菌侵染部位的水杨酸含量显著升高,从而提高植物抗病性

B

蘑菇被老鼠等啮齿类动物啃食过的部位,其生长素的积累会更加明显

C

玉米营养生长周期历经多次渍水锻炼,可缓解后期渍害造成的产量损失

D

农民在冬季用石磙子碾压麦苗抑制小麦生长过旺,最终可提高小麦产量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7.3%
易错项:A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22-四川上-064/新疆兵团-067】 展开解析
907/1000
单选题

研究人员研究出了一种具有自洁效应的纳米涂料,并将这种涂料用于涂刷在汽车表面,使驾车族不必再日日洗车。这种涂料在干燥成膜的过程中,会形成凹凸状的形貌,构筑一层疏水层(防止渗漏)。这样,灰尘颗粒只能在涂层表面“悬空而立”,并最终在风雨的冲刷下被带走。研究人员表示,这一设计来自于莲叶表面的自净原理。
由此可以推知,莲叶表面应该是:

A

有许多微小的气孔存在

B

光滑的叶片使得灰尘颗粒无处立足

C

有许多微小的茸毛和蜡质凸起物

D

有向四面辐射的星形毛状物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6.7%
易错项:B
知识点:日常结论
来源 【2013-吉林甲级-062】 展开解析
908/1000
单选题

培养基是指供给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或组织)生长繁殖的,由不同营养物质组合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维生素、水等物质。天然培养基是利用动物、植物或微生物包括其提取物制成的培养基;合成培养基是根据天然培养基的成分,用化学物质模拟合成、人工设计而配制的培养基;半组合培养基是以化学试剂配制为主,同时还加有少量天然成分的培养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半组合培养基的是:

A

为促进乳酸菌生长,使用小麦的麦芽汁制成的培养基

B

为加速诱发绿萝生长,将有机成分、矿物元素、琼脂等按3:1:2的比例制成的培养基

C

为观察产气荚膜梭菌的生成,在1000毫升新鲜牛奶中加入10毫升硫酸亚铁制成的培养基

D

为研究鸡胚细胞的生长,在一定比例的盐水氨基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玉米汁制成的培养基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7.5%
易错项:B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20-国考地市-090/国考副省-095】 展开解析
909/1000
单选题

尽管大多数时候,人类学家以科学家自居,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类学家与他们的研究对象都是活生生的个人,各种感受的交织,情感的触动免不了影响研究的结果。不过,不要紧,承认这种“沮丧、尴尬、疲倦和窘迫”并不是一件太糟的事情,而且越来越被看作是田野叙述中,一个有益的维度。
作者对人类学家个人情感往往会渗入研究结果的看法是:

A

不可避免

B

情有可原

C

有利有弊

D

弊大于利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6.4%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1-江苏A-004/江苏C-005】 展开解析
910/1000
单选题

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特定基因引入作物,使其能够编码合成Bt 毒蛋白,该蛋白能杀死侵袭的害虫。某地广泛种植转基因Bt 棉花,有效控制了棉铃虫的危害,但与此同时,另外一种害虫——盲椿象却泛滥成灾,对此,研究人员认为,盲椿象泛滥并非是转基因Bt 棉花导致的,而是由于当地气候比较适合盲椿象生长。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研究人员的观点:

A

盲椿象一般于6月上中旬从其他寄主迁入棉田,而这段时间正是二代棉铃虫的防治期

B

转基因Bt 棉花大面积种植后,由于棉花本身抗棉铃虫,农药喷洒次数和用量都明显减少,间接导致盲椿象种群获得生存空间

C

随着盲椿象从棉田继续向其他寄主迁移,盲椿象也威胁到了当地葡萄、苹果树、桃树和梨树的生长,成为多种作物的新虫害

D

棉花生长期间该地的气候条件同时也有利于棉蚜、地老虎和红蜘蛛等害虫的生长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7.5%
易错项:A
知识点:削弱反驳型
来源 【2015-河南-099】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