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时辰药动学是研究机体的生物节律对”的相关试题
841/1000
单选题

世界上还没有包治百病的万应丹。平常所谓良药,用之得法固然可以起沉疴,但用之不得法也许会杀人。泰戈尔劝人少读书,他对于东方的文艺,虽然洞见症结,对准了毛病发药,但是说给现在的中国人听,实在像煎了一剂催命汤。新中国诚然有许多地方用得着外国朋友的指导,可是不读书那一层是无须劝驾了。
作者这段话主要想表达的观点是:

A

新中国的发展需要外国朋友的指导

B

现在的中国人本就读书少,不应如泰戈尔所讲劝人少读书

C

泰戈尔对于东方的文艺可谓洞见症结,对准了毛病发药

D

世界上没有包治百病的万应丹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4.4%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4-深圳-079】 展开解析
材料

长久以来,人们都把脂肪当作健康的“大敌”,尤其是饱和脂肪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南是,脂肪的摄入应该占每天总能量摄入的30%以下,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应该在10%以下。

而最近《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一项大型研究似乎“颠覆”了这一观念。这是一项前瞻性的大型研究。研究者从世界5大洲的18个国家,选择了高中低不同收入水平的地区,共招募了超过13.5万名志愿者,通过统计他们的饮食习惯来计算营养组成,并在此后的多年(5.3至9.3年)中,追踪他们的死亡以及心血管疾病发病情况。

基于对这些数据的分析,研究者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两篇论文。
一篇论文是关于蔬菜、水果和豆类的影响,其结论没有新鲜的地方,大致就是每天总共4份左右(375到500克)这三类食物对健康好处明显,进一步增加摄入量带来的好处不大。
而另一篇论文则是关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对心血管健康以及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是,脂肪摄入量和种类,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以及死亡风险都不相关;与脂肪摄入量最低的那一组相比,摄入量最高的那组整体死亡率、中风以及心血管疾病之外的死亡风险还要低一些。而碳水化合物的影响则相反,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的那一组比最低的那一组,总体死亡率高28%,而对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导致的死亡率则没有影响。

在发表这两篇论文的同时,《柳叶刀》杂志还发表了一篇评论,认为这项研究“挑战了健康饮食的定义,但关键问题并没有解决”。在这篇评论中,作者认为这项研究的价值在于,补充了中低收入地区饮食与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加深了“饮食与健康”这个问题的复杂性。但是,评论作者并没有赞同研究者的结论,而是指出了以下三点:

第一,在这项研究中,饱和脂肪和单不饱和脂肪的主要来源是动物食品(肉和奶制品)。除了脂肪外,这些食品也是锌、铁、维生素K、维生素B12等微量成分的良好来源。而在脂肪摄入量低(从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的人群中,这些营养成分的摄入可能是不足的。所以,“脂肪降低死亡率”这个调查结果,还有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富含脂肪的这些食物营养密度高,解决了这些食物摄入量低的人群某些微量营养成分的缺乏”。

第二,在这两篇论文中,一篇的结论是“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增加了死亡率”,另一篇的结论是“蔬菜、水果、豆类摄入量高降低了死亡率”。但是,蔬菜、水果和豆类,都富含碳水化合物。也就是说,不同种类的碳水化合物对于健康的影响需要分开讨论,比如添加糖、精制碳水化合物和粗粮。

第三,混杂因素会影响到结果,尤其是人们的健康意识。比如在欧美发达地区,人们有更好的健康意识,从而可能有更多对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比如遵守医嘱、合理的睡眠、控制饮酒、食用“推荐的食物”等等。而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地区,人们接受的健康生活指导会少一些。所以,评论作者认为,人们的健康意识,可能是这项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混杂因素。

842/1000
单选题

上文第二段列举了研究数据,是为了说明________。

A

本研究的可靠性

B

本研究的前瞻性

C

本研究的长效性

D

本研究的全面性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6.7%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8-上海B-018】 展开解析
843/1000
单选题

研究人员发现美国人口的老龄化或将有助于减缓全球变暖。一名人口统计学家使用了一种新的计算机模型来研究年龄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显示美国人在退休之后对全球变暖的“贡献”就会减少。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支持研究人员观点的是:

A

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美国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逐渐增大,这种趋势会在65岁前后达到顶峰,然后骤然回落

B

研究报告认为,与美国有着类似的老龄化人口结构和消费模式的国家也许会发现它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减少

C

有研究表明,65岁及以上的美国人捐献给关注全球变暖的绿色环保基金的慈善款金额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美国人

D

研究显示,美国二战后“婴儿潮”一代在退休之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30年后将逐渐减少,减幅十分显著

正确答案:A
正确率:44.6%
易错项:D
知识点:加强支持型
来源 【2012-联考/甘肃-079】 展开解析
材料

xingguang

844/1000
单选题

在校博士生人数超过在校研究生人数25%的学科有几个:

A

7

B

6

C

5

D

4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6.7%
易错项:B
知识点:简单加减
来源 【2016-山东-107】 展开解析
845/1000
单选题

语言规划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什么样的语言生活,塑造什么样的语言样态,也就培育什么样的语言能力。古诗词和复杂灵动的修辞有其恒久的价值与魅力,但不要忘记,在唐诗宋词滥觞的岁月,它们也是因适应当时的文人语言生活才获得发展的。回到今天,不论线上线下,我们都很难要求话语里也三句一成语、五句一典故。恰恰相反,不同于直接生硬的引用,在这个网络时代,有恒久魅力的经典语言文化正在以新的方式焕发生机。如把古诗词咏唱出来,新造成语用四字格描述今人情绪……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经典的文化元素在每个时代都会流行

B

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语言生活和样态

C

语言文化必须适应语言生活才能获得发展

D

经典文化元素在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0.8%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4-联考/贵州-045】 展开解析
846/1000
单选题

下列科学家中,其研究领域与美国“曼哈顿工程”所涉领域相同的是:

A

华罗庚

B

邓稼先

C

李四光

D

竺可桢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0.0%
易错项:A
知识点:现代高新技术
来源 【2018-北京-008】 展开解析
材料

有关人士认为,“人类基因组草图”的测绘成功仅仅预示着一个新的开端,真正的研究工作还只刚刚起步。例如,“草图”中留下了许多空白需要填补,不少可能包含着重要的医学信息的空白又顽固地拒绝“泄露自己的秘密”。除了最先完成的22号染色体长臂中有3%被证明无法解读外,从那时以来完成的4号染色体也留有很多空白。此外,大约有10%的基因组由于其重复性而根本不可能测序。

据国外某些杂志报道,即使到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终图,漏洞依然会存在——某些基因将被忽略不计。而蛋白质作为生命三联体的最后一位“成员”,又是迄今为止最难攻克的堡垒。

全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组,但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差别,这种差别被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目前,生物学家已利用单个DNA中的变化来跟踪人体基因的变异,并借此评估人类各种生物学现象的奥秘,如健康状况、对疾病的易感性、寿命长短、人类的起源等等。

人类大部分的DNA都是“垃圾”,几乎不起什么作用或至少是没有明显的用途。剩下的则是渊源于植物、动物甚至细菌这一最原始生命形式的基因的“大杂烩”。事实上,大量在维系细胞的基本功能,如修补和解读DNA方面所需的基因,与促使细菌保持原样的基因没什么两样。

我们在回溯生物进化史的过程中又会发现,人们曾与植物、动物以及软体虫和有翅昆虫共同分享无数的基因。例如一种古怪的被称为“声波刺猬”的基因,它对昆虫在成熟中翅膀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相同的基因,在人的胚胎中则起着协调手臂生长和发育的作用。所以,人类基因与某些哺乳动物更为接近也就[   ]了。例如鼠的基因与人极为相似,它的基因组一致被描述为探明人类基因组的“罗塞塔石碑”(即为解读古埃及象形文字提供线索的石碑)。此外,猩猩的DNA与人只相差1.5%,因而分析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差异,自然有助于揭示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

看来,不同物种似乎是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正是这种逐渐从多细胞有机物中汲取新鲜养分的“复制”过程,才使人类不断进化以至于成为超越低级生命形式的高级动物。所以,有专家将基因比作砖块,“用它既能修车库,也可以盖摩天大楼,关键是看你如何运用”。

847/1000
单选题

下列对人类基因组研究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

据国外有关杂志报道,即使到了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终图,漏洞依然会存在——很多基因无法解读

B

“人类基因组草图”的测绘成功仅仅预示着一个新的开端,真正的研究工作还只刚刚起步

C

人类基因组草图只能描绘90%的基因组,因为大约有10%的基因组由于其重复性而根本不可能测序

D

迄今为止的研究中,只有作为生命分子三联体的最后一位“成员”——蛋白质尚未攻克

正确答案:B
正确率:0.0%
易错项:D
知识点:说明文
来源 【2008-北京-091】 展开解析
848/1000
单选题

①贯彻落实
②调整步伐
③中期检查
④调查研究
⑤制定计划

A

⑤—④—③—①—②

B

④—⑤—③—①—②

C

④—⑤—①—③—②

D

②—③—⑤—④—①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6.7%
易错项:A
知识点:事件排序
来源 【2008-吉林乙-041】 展开解析
849/1000
单选题

软瘾是指那些强迫性的习惯、行为或回复性的情绪。它不涉及任何具有直接生物效应的物质,而是以某些有强烈心理和行为效应的现象为基础。
下列不属于软瘾现象的是:

A

小张由于频繁而毫无节制地刷卡购物,陷入了财政危机

B

小周习惯于喝止咳糖浆,如果没喝就觉得浑身不自在

C

小郑沉迷于看韩剧并在生活中不时模仿,影响了夫妻关系

D

小王老把自己迷恋的养生知识发到朋友圈,引起朋友反感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1.8%
易错项:A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15-政法干警-073】 展开解析
850/1000
单选题

大千世界真正的统治者是构成我们身体的基因,人类(包括所有生物)除了是暂时幸存于世的机器之外,什么也不是,像汽车那样,是为他人的利益而前进。根据作者的观点,下列哪项判断是错误的:

A

人类依靠基因在延续自己

B

基因统治着我们这个世界

C

所有生物都是基因得以延续自己的工具

D

基因对于人就好比人对于汽车

正确答案:A
正确率:23.3%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08-广西-068】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