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我们要分分秒秒地过”的相关试题
681/1000
单选题

A、B两地分别与某个半径150米的圆形池塘边缘相距100米、且AB的连线经过池塘的圆心,张某从A地出发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行走。全程除转向1次外均保持直线行进。问他从A地到B地的最短用时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A

不到9分30秒

B

9分30秒~10分之间

C

10分~10分30秒之间

D

10分30秒以上

正确答案:C
正确率:35.0%
易错项:B
知识点:几何问题
来源 【2022-重庆选调-051】 展开解析
材料

①历史学家曾经纠结于是否将采集狩猎时代写进历史,因为他们大多缺乏相应的研究技术,无法了解一个没有文字证据的时代。通常来说,研究采集狩猎的不是历史学家,而是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和史前历史学家。

②在缺乏文字证据的情况下,学者们常常采用三种截然不同的证据来了解这段时期的历史。第一种是远古社会留下的物质遗迹。考古学家解读人类骨骼、石器和其他历史遗迹,研究远古人类及其猎物的遗骸,或者某些物品的残留物,如石器、制作品或者食物残渣。此外,自然环境中的一些研究证据,也可以帮助学者们了解气候和环境变化。我们没有发现多少人类历史最早时期的骨骼遗迹,能够确认属于现代人类的骨骼遗迹,最早只能追溯至16万年前。尽管如此,考古学家仍能从支离破碎的骨骼遗迹中读取大量令人震惊的消息。比如,通过研究从海床和数万年前形成的冰盖中提取的花粉和果核样本,考古学家们已经成功地重构了当时的气候和环境变化模型,而且准确度越来越高。此外,半个世纪以来不断改进的年代测定技术,让我们能更加准确地推算年代,从而为整部人类历史编纂更加准确的大事年表。

③第二种用来研究早期人类历史的主要证据,来自于对现代采集狩猎部落的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必须_______,因为现代采集狩猎者毕竟来自现代,他们的生活方式或多或少受到现代社会的影响。尽管如此,通过研究现代采集狩猎的生活方式,我们能够更多地了解古代小型采集狩猎部落的基本生活方式。这种研究可以帮助史前历史学家更好地解读为数不多的史前考古证物。

④近年来,基于现代基因差异进行对比研究的新方法,成为研究早期人类历史的第三种途径。基因研究可以测定现代族群之间的基因差异程度,帮助我们推测自己族群的历史,以及确定远古人口迁移时,不同族群分散的时间。

⑤要将这些不同类型的证据整合进一部世界历史并不简单:首先,大多数历史学家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训练;其次,考古遗迹、人类学成果和基因研究会产生不同类型的信息,这些信息和大多数专业历史学家视为首要研究基础的文字记载是截然不同的。来自于采集狩猎时代的考古证据,无法像书面材料一样记载个性化的细节,但它可以揭示许多关于人类生活方式的信息。整合这些不同学科领域的真知洞见,是世界历史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尤其在研究采集狩猎时代时,它是我们必须直面的挑战。

682/1000
单选题

“对牙齿的细致研究,可以告诉我们许多关于早期人类日常饮食的信息,而日常饮食又可以揭示许多关于生活的信息。同样,男女之间骨骼大小的差异,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少两性关系方面的信息。”对牙齿和骨骼的研究属于文中的哪种研究方法?

A

第一种

B

第二种

C

第一种和第三种

D

三种都有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3.6%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1-北京乡镇-067/北京区级-067】 展开解析
683/1000
单选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
②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④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6.7%
易错项:D
知识点:政治理论
来源 【2025-联考/江苏A-005】 展开解析
684/1000
单选题

A地到B地的道路是下坡路。小周早上6︰00从A地出发匀速骑车前往B地,7︰00时到达两地正中间的C地。到达B地后,小周立即匀速骑车返回,在10︰00时又途经C地。此后小周的速度在此前速度的基础上增加1米/秒,最后在11︰30回到A地。问A、B两地间的距离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A

40~50公里

B

大于50公里

C

小于30公里

D

30~40公里

正确答案:A
正确率:27.0%
易错项:C
知识点:普通行程
来源 【2016-国考地市-068/国考副省-067】 展开解析
材料

钱学森曾提出一个问题,后来被称为“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虽然他当时只是针对科学研究而言,但这个问题可以推广到很多领域。比“钱学森之问”更为具体的问题是:相对于我们的人口规模,相对于我们的经济总量,相对于我们的教育投入,从我们的教育体制中走出来的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为什么这么少?

创造性思维首先来源于知识,这似乎没有争议。不过,对知识的界定需要更多思考。我们说的知识通常指学科和领域的专业知识。但是,知识也应该包括跨学科知识、跨领域知识、跨界知识。创造力多产生于学科交叉和融合。所以对“钱学森之问”的第一个回答是:学生的知识结构有问题,我们的学生过多局限于专业知识,而缺乏跨学科、跨领域、跨界知识,而这些往往是具有创造力的人才的特征。

创造性思维的第二个来源是好奇心和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________________”。他还说过,“________________”,在我们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中,这些知识以外的因素通常不受重视。知识与受教育年限的关系比较简单,通常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多而增多,但好奇心和想象力与受教育年限的关系则更取决于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儿童时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特别强,但是随着受教育的增多,好奇心和想象力很有可能会递减。这是因为,知识体系都是有框架、有假定的,难怪爱因斯坦感叹过,“________________”。如果这些分析是对的,那么对“钱学森之问”的第二个回答是:不是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而是我们的学校在增加学生知识的同时,有意无意地限制了创造性人才的必要因素——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发展。

创造性思维的第三个来源与价值取向有关,也就是与追求创新的动机和动力有关。创新的动机有三个层次,分别代表了三种价值取向:短期功利主义、长期功利主义和内在价值的非功利主义,每一个后者都比前者有更高的追求。对短期功利主义者而言,创新能够在短期带来奖励。对长期功利主义者而言,创新需要经过长期努力才能见到成效。而对内在价值的非功利主义者而言,创新源于一种内在动力,源自一种永不满足于现状的渴望,一种发自内心、不可抑制的激情,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回报和社会的奖赏。现实情况是,具备第一类动机的人很多,具备第二类动机的人也有,但具备第三类动机的人就寥寥无几了。然而,科学和社会的殿堂中如果没有他们,就不成其为殿堂。所以,对“钱学森之问”的第三个回答是:我们之所以缺乏创造性人才,除了知识结构问题和缺乏好奇心和想象力之外,就是在价值取向上太“立竿见影”急于求成的心态,这样的价值观很难出现颠覆性创新、革命性创新。

685/1000
单选题

根据作者对“钱学森之问”的第三个回答,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作者所赞成的价值取向:

A

清静寡欲,随遇而安

B

不追求功利的自我实现

C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D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正确答案:B
正确率:85.7%
易错项:A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0-北京区级-065】 展开解析
材料

xingguang

686/1000
单选题

该班级80-90分分数段学生人数最多的年份是:

A

2001年

B

2002年

C

2003年

D

2008年

正确答案:C
正确率:94.7%
易错项:D
知识点:直接找数
来源 【2009-云南-124】 展开解析
材料

那是一个初春的下午,乍暖还寒最难将息的时候。一个瘦瘦的男子走进来。他华贵的变色镜由于屋内昏暗的光线逐渐变得清澈透明,更显出脸色的苍白。

他张了张嘴,没有出声。像一个剜去了肉的河蚌,干燥地敞着唇。

院长回答说:“没有,还没有。”

他每天都在这个时候走进来,问同样的话。院长都有同样的答案使他转身出去。相似的过程使院长先不好意思,抢先说。

“可是,到底还要多长时间?”小伙子问。好像空气中有一条鞭子抽了他的脸,脸稀薄地红了。

“不知道。你明白这不是天气预报。就是天气预报也常常搞错,在预报晴天的时候下雨。”院长鸟瞰着这个已不算年轻的年轻人。成天接触的都是垂垂老矣之人,院长觉得自己足有几百岁了。她比所有的人都要老,比那些将要死去的人老,比他们的子女更要老上几辈。

“但是你们应该知道,没有人比你们更有经验的了。”年轻人固执地说。他平日没有说过这么多的话。院长知道这种人一旦开始说了,他就会问个水落石出。

“是的。我们是比一般的医院有些经验,但它毕竟不是定律。生孩子是有规律的,比如月份减三加七,但死没有。你母亲的各项生命指征都正常。就是说,她虽然是架旧马车了,可还在缓缓地运行。等着吧。有些时候我们所做的唯一事情,就是等待。”院长很体谅面前的年轻人。当家属把他们的亲人送到临终关怀医院来以后,院长就觉得同他们有一种亲属关系。

“等到什么时候?”小伙子急切地问。

“等她的精神突然好起来,眼睛会像涂了油似的发亮,说话充满感情。假如你的母亲是个文化人,还会有诗意。她会突然说她想吃某种东西,嗅觉突出的好,会听见很遥远的声音……到这种时候,就快了。依我们无数次的经验,从那时候起,大约还有一天的时间。”院长谆谆告诫。

“那就是……”小伙子思索。

“是的,那就是回光返照。”

“可是我刚看了,她昏昏沉沉的,好像完全失去了知觉。我叫她,摇她,她什么表情也没有,只把睫毛闪了一下。”小伙子失望地说。

“那是她在同你打招呼。别埋怨她,她只有这么多的劲,全使出来,只能动一动睫毛。你记住我的话,将来你老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什么滋味了。提眼皮的那块股肉,距大脑最近又最轻巧。它是人类随意活动最后的屏障。”院长解释。

“院长,不要同我说我老了以后的事情,我不愿意听这个。我会老,我们每个人都会老。在老到来之前,让我们抓紧时机干点事。既然我们都会摊上那个结局,没有必要说来说去。我们的道德总是太注意结局而忽视过程。我还没有向您介绍过我自己……”年轻人激动起来。

“我认识你,你不是21床的儿子吗?”院长道。

“我是博士。在英语里博士和医生是一个词,可我不是医生是博士,是我的母亲把我培养成博士的。我马上要到德国去学习,这也是我母亲清醒时非常引以为豪的一件事。这是我的护照、签证,喏,还有一星期以后飞往法兰克福的机票……”小伙子把一大摊东西铺在桌面上,棕色的护照像一大块巧克力饼,斜插其中。

院长不由自主地向后躲闪了半步。东西太杂乱,要是碰掉一星半点,说不清。

687/1000
单选题

男子向院长询问的是:

A

他母亲什么时候去世

B

他母亲的精神状况

C

他母亲的生活情况

D

他母亲的经济状况

正确答案:A
正确率:0.0%
易错项:D
知识点:记叙文、传记等
来源 【2008-重庆-042】 展开解析
材料

那是一个初春的下午,乍暖还寒最难将息的时候。一个瘦瘦的男子走进来。他华贵的变色镜由于屋内昏暗的光线逐渐变得清澈透明,更显出脸色的苍白。

他张了张嘴,没有出声。像一个剜去了肉的河蚌,干燥地敞着唇。

院长回答说:“没有,还没有。”

他每天都在这个时候走进来,问同样的话。院长都有同样的答案使他转身出去。相似的过程使院长先不好意思,抢先说。

“可是,到底还要多长时间?”小伙子问。好像空气中有一条鞭子抽了他的脸,脸稀薄地红了。

“不知道。你明白这不是天气预报。就是天气预报也常常搞错,在预报晴天的时候下雨。”院长鸟瞰着这个已不算年轻的年轻人。成天接触的都是垂垂老矣之人,院长觉得自己足有几百岁了。她比所有的人都要老,比那些将要死去的人老,比他们的子女更要老上几辈。

“但是你们应该知道,没有人比你们更有经验的了。”年轻人固执地说。他平日没有说过这么多的话。院长知道这种人一旦开始说了,他就会问个水落石出。

“是的。我们是比一般的医院有些经验,但它毕竟不是定律。生孩子是有规律的,比如月份减三加七,但死没有。你母亲的各项生命指征都正常。就是说,她虽然是架旧马车了,可还在缓缓地运行。等着吧。有些时候我们所做的唯一事情,就是等待。”院长很体谅面前的年轻人。当家属把他们的亲人送到临终关怀医院来以后,院长就觉得同他们有一种亲属关系。

“等到什么时候?”小伙子急切地问。

“等她的精神突然好起来,眼睛会像涂了油似的发亮,说话充满感情。假如你的母亲是个文化人,还会有诗意。她会突然说她想吃某种东西,嗅觉突出的好,会听见很遥远的声音……到这种时候,就快了。依我们无数次的经验,从那时候起,大约还有一天的时间。”院长谆谆告诫。

“那就是……”小伙子思索。

“是的,那就是回光返照。”

“可是我刚看了,她昏昏沉沉的,好像完全失去了知觉。我叫她,摇她,她什么表情也没有,只把睫毛闪了一下。”小伙子失望地说。

“那是她在同你打招呼。别埋怨她,她只有这么多的劲,全使出来,只能动一动睫毛。你记住我的话,将来你老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什么滋味了。提眼皮的那块股肉,距大脑最近又最轻巧。它是人类随意活动最后的屏障。”院长解释。

“院长,不要同我说我老了以后的事情,我不愿意听这个。我会老,我们每个人都会老。在老到来之前,让我们抓紧时机干点事。既然我们都会摊上那个结局,没有必要说来说去。我们的道德总是太注意结局而忽视过程。我还没有向您介绍过我自己……”年轻人激动起来。

“我认识你,你不是21床的儿子吗?”院长道。

“我是博士。在英语里博士和医生是一个词,可我不是医生是博士,是我的母亲把我培养成博士的。我马上要到德国去学习,这也是我母亲清醒时非常引以为豪的一件事。这是我的护照、签证,喏,还有一星期以后飞往法兰克福的机票……”小伙子把一大摊东西铺在桌面上,棕色的护照像一大块巧克力饼,斜插其中。

院长不由自主地向后躲闪了半步。东西太杂乱,要是碰掉一星半点,说不清。

688/1000
单选题

文章记述的对话发生的地点是:

A

综合性医院

B

儿童医院

C

康复医院

D

临终关怀医院

正确答案:D
正确率:100.0%
易错项:统计中
知识点:记叙文、传记等
来源 【2008-重庆-041】 展开解析
689/1000
单选题

①当泰勒斯面对宇宙万物说“一切来自于水,也复归于水”的时候,他不再被眼中的万事万物所迷惑,而是达到了和本原同一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超然物外、自由安宁的崇高境界
②在遥远的古希腊城邦中,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单纯的理论或者学问
③他相信依靠数学可使灵魂获得净化和升华,从而摆脱轮回,进入永恒极乐的世界
④不论是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古典哲学家还是后期希腊哲学家,都把哲学作为一种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
⑤毕达哥拉斯则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数的特点就是可知而不可见
⑥如果我们要理解“什么是哲学,哲学何为”的问题,需要追根溯源,回到哲学诞生之初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②④⑥①③⑤

B

⑥②④①③⑤

C

②④①⑥⑤③

D

⑥②④①⑤③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4.0%
易错项:B
知识点:句子排序题
来源 【2021-联考/山西-049】 展开解析
690/1000
单选题

①五四运动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②深刻认识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始终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
③五四运动倡导的爱国,就是要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帝国主义奴役和封建军阀的卖国行径,为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
④五四精神的主要内容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而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⑤爱国主义是一种既质朴又深沉的情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
将上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

①②④③⑤

B

②①④③⑤

C

④③①⑤②

D

⑤②①④③

正确答案:B
正确率:14.2%
易错项:A
知识点:句子排序题
来源 【2019-青海A-047】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