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我们要分分秒秒地过”的相关试题
281/1000
单选题

对于环境与建筑的保护,我们一直局限在那些大家都认为有高度历史或文化价值的部分,而对于那些历史不算久远,或者根本就不被认为有特殊意义的环境与建筑,对于那些相对只是绿叶角色的城市建筑环境都非常漠视。我们虽然可以拆掉这些旧工业文明的老建筑,建造一大批摩天大楼,但是十年,二十年之后,下一代就要开始批评我们曾经的鲁莽了,我们要世代居住的这座城市已经失去了一段记忆,而那是上世纪中国城市最骄傲的工业文明具象的记忆。所以我认为应该保护她,尽可能留下她美丽或者被人认为不很美丽的有形的载体。
文中“有形的载体”指的是:

A

有特殊意义的环境与建筑

B

最骄傲的工业文明

C

世代居住的这座城市

D

旧工业文明的老建筑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5.7%
易错项:B
知识点:词句理解题
来源 【2010-吉林甲级-020/吉林乙级-020】 展开解析
282/1000
单选题

耳机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高分贝、睡觉佩戴等不良习惯,却正在“悄无声息”地将耳朵的健康偷走。专家表示,噪声对听力的损伤程度与噪声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噪声的暴露量越大,对听力的影响就越严重。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A

许多听力受损的人都喜欢持续使用耳机,并且将音量调到80分贝以上

B

如果每天以超过80分贝的音量听音乐且时长达到1小时,持续数年就会损伤听力

C

降噪耳机可以适当降低背景噪声,让使用者能够以相对比较低的音量听清耳机声音

D

除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之外,不良生活习惯和心血管疾病等因素也会造成听力损伤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1.1%
易错项:A
知识点:加强支持型
来源 【2022-联考/福建-098】 展开解析
283/1000
单选题

不可能有离开人的传统,同样不可能有离开传统的人。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生活在先辈为我们所创造的文化传统之中。他不仅靠传统哺育,同时又深受传统的制约。他不能离开传统,就象他不能离开大地和空气一样。因此,从根本的意义上说,传统是打不倒的,也不应该试图去打倒它。实际上,人类历史上也从来没有出现过彻底同传统脱了关联的人。
这段文字最恰当的概括是:

A

不可能打倒传统

B

不可能有离开传统的人

C

不可能有离开人的传统

D

人是传统的产物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5.6%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08-四川法检-045】 展开解析
284/1000
单选题

①比如以珠峰为核心的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2550种,动物509种
②作为世界之巅,珠峰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很“高冷”的
③不过正因为珠峰太过高耸,喜马拉雅山脉北坡巨大的海拔落差也为各种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居地
④的确,山顶的高度已不适合任何动植物生活
⑤从“征服”珠峰,到了解珠峰、保护珠峰,我们一次又一次造访世界之巅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更好地守护它
⑥是西藏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值得我们倍加珍惜
将以上六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②③④⑥①⑤

B

②④③①⑤⑥

C

⑤①⑥③②④

D

⑤②④③①⑥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2.1%
易错项:B
知识点:句子排序题
来源 【2024-江苏C-030】 展开解析
285/1000
单选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实现14亿人共同富裕,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这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要持续推动,不断取得成效。”下列选项与这一论断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B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

C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D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4.1%
易错项:B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
来源 【2023-黑龙江-003/辽宁-003/内蒙古-004】 展开解析
286/1000
单选题

实践一再告诫我们,要真正服务好干部群众,就必须关注“沉默的大多数”,特别要注意听那些平时听不到、难听到的底层干部群众的声音。要畅通各种民主渠道,通过开通热线电话、举办问政问计活动等形式,多捕捉来自“无声”干部群众的声音,从中去了解、感知、分析、思考,切实找准服务指导基层的差距不足和用力方向,使之成为推动基层建设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对这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

“无声”干部群众的声音更值得重视

B

要重视来自“无声”干部群众的声音

C

大多数干部群众都是“沉默的”

D

畅通民主渠道才能获取干部群众的声音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7.9%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4-广东(乡镇)-033】 展开解析
287/1000
单选题

我们不能说先有历史后有现实,而只能说有历史就有现实;既不能笼统地说历史先在于现实,也不能抽象地说历史使现实得以存在。一切历史都是现实,现实之外别无历史。所谓“现实之外”同“世界之外”一样,只在纯粹的语言学意义上和逻辑学意义上才有可能。现实之外并不是“非历史”,现实之前也不是“前历史”。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是:

A

历史与现实并无差别

B

现实存在于历史之中

C

“现实之外”是存在的

D

没有现实就没有历史

正确答案:D
正确率:38.0%
易错项:B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5-江西法检-025】 展开解析
288/1000
单选题

考古学家可以重新发掘出我们祖先被遗忘的智慧。例如,纳巴塔人在两千年前占据着险恶的内盖夫沙漠,他们把这一地区很少发生的大暴雨的雨水引到灌溉沟渠与蓄水池中。这一方法被用来重建这一地区的古代农场,这些农场现在也能生产出很高的谷物产量。
文段中的“方法”一词是指:

A

纳巴塔人占据着险恶的内盖夫沙漠

B

纳巴塔人兴建灌溉沟渠和蓄水池

C

纳巴塔人用大量暴雨的雨水来灌溉

D

重建这一地区的古代农场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0.0%
易错项:D
知识点:词句理解题
来源 【2009-四川-041】 展开解析
289/1000
单选题

_______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坚持不懈地奋斗,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我们_______一定能够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如果    就

B

只有    才能

C

只要    就  

D

倘若    也就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3.9%
易错项:B
知识点:语义关系
来源 【2008-江西-017】 展开解析
290/1000
单选题

乡村与城市,本是两种不同的生活空间和文明形态,自有其不同的运行路径和发展规律。推进城乡一体,建设美丽乡村,不是追求城乡一样,不是让乡村全然变成城市,而是要尊重不同的文明,顺应不同的规律,走出一条生态、生产与生活契合,自然、文化与历史和谐的城乡差别化互动型协调发展道路。从文明的演进看,我们不可以割断历史;从社会的变迁看,我们也不可能消灭乡村。
对这段文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建设美丽乡村不能简单等同于农村城市化

B

建设美丽乡村要符合乡村的发展规律

C

建设美丽乡村是让乡村全然变成城市

D

建设美丽乡村要考虑城乡差别化发展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6.1%
易错项:B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4-广东(乡镇)-029】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