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企业认识到中欧班列具有时效更高、周转更快等优势,从而选择通过中欧班列发运货物。例如,在广州大朗站,2021年前9个月已开行出口中欧班列97列、发运标箱9698个、货值29.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97%、33.80%、19.94%。尽管大朗站的工作人员数量没有明显增加,但有不少企业发现,大朗站货物通关效率比去年更高了。
下列选项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珠三角地区增设了多个通关口岸
当地海关简化了通关流程
中欧班列的列车运行速度有所提高
当地货物通关时间较去年有所减少
个人认为,电动汽车的部件品种应该由企业选择,市场来裁判。电池、电机、电控等部件的品种都很多,都应该由企业根据总体设计和市场进行选择,没有必要由标准来越俎代庖。欧、美、日法规当中低速电动车标准里面都没有限定电池,未排斥铅酸电池,而装有铅酸电池的中国品牌低速电动车畅销国外。因此,中国的低速电动车标准不应该限制铅酸电池。
文中“越俎代庖”的“庖”指的是:
装有铅酸电池的中国品牌低速电动车畅销国外的事实
欧、美、日法规里的中低速电动车标准
市场以及企业的总体设计
国内对低速电动车的限定
2011年,广州实际利用外资额约()亿美元。
37.01
39.95
42.72
44.69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60号)要求,我国进行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13年年度资料,普查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有证照个体经营户,相关调查显示,2013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1085.7万个,比2008年末(2008年是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375.8万个,产业活动单位1303.5万个,增加417.1万个,有证照个体经营户3279.1万个,增加405.4万个。
从行业角度看,2013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281.1万个,占25.9%;制造业225.3万个,占20.7%,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52万个,占14%。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1642.7万个,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78.6万个,住宿和餐饮业240.8万个。
从单位性质看,2013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中,企业法人单位占75.6%,比2008年末提高了5.7个百分点;机关事业法人单位占9.6%,比2008年末下降了3.9个百分点;社会团体和其他法人占14.8%,比2008年末下降了1.8个百分点。
从登记注册类型看,2013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法人、外商投资企业法人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法人分别为800.6万个、10.6万个和9.7万个。在内资企业法人中,国有企业法人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1.4%,私营企业法人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68.3%。
2013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三者合计所占的比重约为:
50.1%
26.8%
67.3%
84.2%
(注:顺差是指在国际收支上,一定时期内收入大于支出的差额;逆差指的是在国际收支上,一定时期内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表中同比数据为正的代表同比增长,同比数据为负的代表同比下降)
2011年至2017年,我国服务进出口逆差最大的年份是: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1年该市接待国外游客总人次比2010年上升了:
6%
15%
9%
23%
2011年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
18458.69万人
30719.58万人
18499万人
12260.89万人
2017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12620亿元,比上年增长6.4%,增速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2017年全年固定通信业务收入完成3549亿元,比上年增长8.4%,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为28.1%。2017年,在固定通信业务中固定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达到1971亿元,比上年增长9.5%,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1.4个百分点,对全行业业务收入增长贡献率达21.9%。2017年全年移动通信业务实现收入9071亿元,比上年增长5.7%,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为71.9%。2017年,在移动通信业务中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5489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对收入增长贡献率达152.1%。
2017年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在电信业务收入中的比重比2016年提高了大约:
7%
8%
9%
10%
某企业招聘一批新员工,有65%的应聘者通过笔试,在面试环节有20人被淘汰,最终录取的人数占总应聘人数的40%,企业将录取的新员工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业务培训,每个小组的人数都不相同,每组至少2人,问至多可以分成多少个组?
5
6
7
8
2020年1-2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7个国家和地区的1733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07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08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5%,新签合同额215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3%。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9万人,同比减少2.9万人,2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77.8万人。
2020年1-2月,我国对外投资合作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对“一带一路”投资合作增幅较大。2020年1-2月,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的48个国家有新增投资,合计27.2亿美元,同比增长18.3%。在“一带一路”沿线的59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153.6亿美元,同比增长25.6%,完成营业额91.4亿美元。
二是对外投资结构持续多元。2020年1-2月,对外投资主要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和采矿业等传统投资领域,占对境外企业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的比重分别为40.8%、15.1%、11.3%和8.9%。其中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投资额同比增长43.2%,成为增速最高的领域。
三是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大项目增多。2020年1-2月,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115个,较去年同期增加29个,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3.9%。
2019年1-2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月均完成营业额比月均新签合同额:
高不到300亿元人民币
高300亿元人民币以上
低不到300亿元人民币
低300亿元人民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