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赞其“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韩文公”是:
韩非
韩信
韩世忠
韩愈
被称作“雨巷诗人”的现代派诗人是:
徐志摩
戴望舒
胡适
闻一多
一支车队共有20辆大拖车,每辆车的车身长20米,两辆车之间的距离是10米,行进的速度是54千米/小时。这支车队需要通过长760米的桥梁(从第一辆车头上桥到最后一辆车尾离开桥面计时),以双列队通过与以单列队通过花费的时间比是:
7∶9
29∶59
3∶5
1∶2
①据此,我认为长期以来的疑惑已_______。
②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_______就可以得到的知识。
③这首诗之所以成为_______的名篇,无论如何不在于如专家所认为的在两句诗中罗列了三座桥和一座山。
④他的这种奇谈怪论,看来决非是对历史的无知,而是_______地捏造谎言。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毋庸置疑 一蹴而就 家喻户晓 居心叵测
无可厚非 唾手可得 叹为观止 煞费苦心
迎刃而解 袖手旁观 脍炙人口 别有用心
不攻自破 不劳而获 流芳百世 千方百计
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1)我们吃了早餐后,便坐着船出发。
(2)天平山,从苏州前去,是比较遥远的途程。
(3)河道两旁的田野,青绿地活趣欲跃。
(4)所走的水路是运河的故道。
(5)一路多枫树、短桥,对之令人感到一种清隽的散文诗的风味。
1-2-4-3-5
2-1-4-5-3
4-1-3-2-5
2-5-1-4-3
“跑完一场马,爱上一座城。”这几乎是所有城市举办马拉松赛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天津马拉松为例,主办方设置了极具诚意的路线,天津之眼、解放桥、世纪钟、民园广场等地标都与“天马”同框,五大道和意风区的异国风情、海河的旖旎风光、古文化街的历史风貌、天开高教科创园的朝气蓬勃,都能“一日看尽”。打造最美赛道,给跑者最好的体验,这是绝佳的展示文化和魅力、营销城市的机会和方式。
这段文字以天津马拉松为例是为了说明:
举办马拉松赛事有助于城市营销和推广
组织者要多措并举提升马拉松的体验感
马拉松是拉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的一剂良药
马拉松的路线应结合城市文化景观进行设计
2016年8月12日执行我国海洋科考史上第一次万米集深渊科考作业的无人潜水器被称作:
探索一号
蛟龙一号
蛟龙二号
海斗号
“杭州变临安、南京变金陵、西安变长安……”一夜之间,冬雪的银装素裹,使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呈现出_______的诗画意境。看着刷屏的雪景照片,有一种现象________:雪落在那些“高大上”的现代建筑上时,显得_______;而当长桥短亭、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等与白雪相遇时,总能呈现出让人惊叹的构图与意境。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恍如隔世 发人深省 朴实无华
如梦如幻 耐人寻味 平淡无奇
影影绰绰 相映成趣 格格不入
浮想联翩 引人入胜 意味隽永
有“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之称的三坊七巷街区,有人将其比喻为鱼骨与鱼刺,有人则形容为菩提树叶,或直呼为“非”字形。笔者觉得,它倒更像一片优美的棕榈树枝叶,南后街似叶片的主脉,向西伸出的三条支脉为三坊,向东生出的七条细脉是七巷。由北向南的三坊依次为衣锦坊、光禄坊、文儒坊,七巷的顺序依次为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官巷和吉庇巷。
对这段文字的内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三坊七巷的历史
三坊七巷的走向
三坊七巷的建筑
三坊七巷的格局
小明一家过一座桥,过桥时是黑夜,所以必须拿着唯一的灯过桥。现在小明过桥要1秒,小明的弟弟要3秒,小明的爸爸要6秒,小明的妈妈要8秒,小明的爷爷要12秒。每次过桥最多可过两人,而过桥的速度依过桥最慢者而定,而且灯在点燃后30秒就会熄灭。问:小明一家过桥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30秒
29秒
19秒
1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