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_______程序,明确_______,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简略 时效
简缩 时间
简化 时限
简便 时长
贫困,不是谁的错误,它是和整个国家的现状和时代发展相联系的。正确地看待它,把它作为奋斗的基石而不是绊脚石才是最明智的。积极的心态来自于对贫困、对生活的正确认识。一个人可能改变不了别人的看法,那就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用成绩去找回尊严和尊重。空洞的言语永远无法代替真实的行动。关键是做和怎么做。
最符合这段文字的含义的是:
一个人面对贫困应该用积极的心态去改变别人的看法
贫困不是谁的错误,国家的富裕要靠每个个体的努力
面对贫困要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用成绩找回尊严和尊重
空洞的语言改变不了别人对贫困的看法,关键是做和怎么做
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链路中,消费是终点也是新起点,是加快释放内需潜力的主要__________。今天,消费作为中国经济“主引擎”的作用进一步__________,持续改善消费环境,加速消除消费堵点,已经成为国之大计。
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落脚点、突显
着力点、凸显
出发点、显现
切入点、展现
资本天然是逐利的,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有序、合规的资本扩张,对于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政策面所持续支持推动的。资本扩张有利于串联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然而也带来了严峻的垄断问题。实际上,在这些行业融合、产业链整合的背后,是数字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的结合,根本上的要素垄断规律并没有改变,占据要素优势的企业仍然会获得垄断地位。而垄断将严重影响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降低市场效率,侵犯消费者权益,同时还会阻碍行业整体的创新进步,挫伤其他小微企业的积极性。
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讲的是:
需要遏制资本的进一步扩张
加强对数字经济的立法管理
对数字经济中的资本扩张的监管
反垄断监管对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数字货币利用大数据与区块链技术,能够高效记录并存储交易信息及货币流向。这种技术的应用使得货币的创造、流通和监控过程变得更加透明和高效。具体来说,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使得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可以快速获取大量实时的经济活动数据,极大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政策制定的针对性。区块链技术的特性——分布式账本,为货币流通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确保了交易信息的不可篡改和实时追踪,降低了监控成本并减少了实施滞后。此类技术革新为中央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使政策更加精准地匹配经济情况的实际需求。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数字货币使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更精准和高效
数字货币在金融监管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大数据与区块链技术有利于推动宏观经济发展
大数据与区块链技术为货币流通提供安全保障
2023年年末,我国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22023个,比上年末增加700个。其中,内河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16433个、增加551个,沿海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5590个、增加149个。
2023年年末,我国下列各类港口生产用万吨级及以上码头泊位,同比增速最快的是:
3万吨级以下泊位
3-5(不含)万吨级泊位
5-10(不含)万吨级泊位
10万吨级及以上泊位
李离是春秋时晋文公的狱官。当他发现因自己错听下属的话而判决杀了人以后,就把自己捆起来,请求晋文公判处他死刑。晋文公说:“官职有高低贵贱之分,处罚也有轻重之别,这件案子是下属官员的错误,不是你的罪过。”李离说:“我担任官职是最高的,从不让给下属一点权力;享受的俸禄是最多的,从不分给下属一点利益。现在我错误地听信下属而杀了人,却把罪责推卸给下属官员,我还没有听过有这种事。”于是拒绝接受晋文公的命令,用剑自杀而死。
这段材料的主题思想是:
狱官李离恪尽职守,严格要求
狱官李离不顾安危,以死劝谏
狱官李离勇于担当,知错能改
狱官李离执法守法,以身作则
玩具厂原来每日生产某类玩具560件,用A、B两种型号的纸箱装箱,正好装满24只A型纸箱和25只B型纸箱。扩大生产规模后该类玩具的日产量翻了一番,仍然用A、B两种型号的纸箱装箱,则每日需要纸箱的总数至少是:
70只
75只
77只
98只
2023年年末,我国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22023个,比上年末增加700个。其中,内河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16433个、增加551个,沿海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5590个、增加149个。
下列选项中,可由资料推出的是:
①2023年年末,我国港口生产用万吨级及以上码头泊位中,“多用途泊位”增量比“其他泊位”增量多2倍
②2022年年末,我国沿海港口生产用万吨级及以上码头泊位中,3万吨级以下泊位与5~10(不含)万吨级泊位数量差值在100以内
③2023年年末,我国港口生产用万吨级及以上码头泊位中,客货泊位同比负增长
①②③
①③
②③
①②
同样的一些话,出自不同人的口,有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在大学课堂上,同一句,有的教师讲出会赢得一片掌声,有的教师讲出则会招致一片嘘声。原因主要在于,前者已经用自己的行为为自己赢得了讲话的资格,而后者却没有。可见,重要的往往不是有人讲了什么话,而是这些话是由什么人讲的。
这段话的主旨在于:
否定过度的名人效应
批评群众的盲从心理
抨击言行不一的虚伪作风
抨击为名利而钻营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