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希腊人用星链”的相关试题
171/1000
单选题

任何一种教育体制下,都存在着学生资质差异的问题。理想的教育体制,应该面向不同资质的学生,都提供相应的机会。但是,面对高考升学,面对社会对人才的遴选机制,我们常常是无奈地叹息。因此,天才对教育唯一可说的话,是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的那句名言:“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

现在的教育体制忽视了学生的资质差异,不利于天才的培养

B

理想的教育体制应该一视同仁,给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

C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和人才遴选机制下,人们更多地表现出无奈

D

现行教育体制在竭力挣扎却又难以走出误区

正确答案:A
正确率:40.7%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4-天津-040】 展开解析
材料

你曾经在白天看过星星吗?当你蹲了太久又起身太快,或者刚好被球场上飞来的足球砸中脑袋,那你就一定看见过或经历过“眼冒金星”的感觉。这个现象有个学名,叫做“压眼闪光”。

你也许发现了,看见“金星”跟看见别的东西不太一样:即使你闭上眼睛,冒出来的星星也不会消失不见,不过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盲人们虽然看不见,却同样会有“眼冒金星”的感觉。这是因为控制双眼闪光现象的是大脑的初级视皮层(俗称作V1区域)。这个区域即使在久经数十年后依然不会受到损伤。

既然失去视觉的人不会丧失“看见金星”的能力,那能不能利用这一点帮助人恢复视觉呢?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彼特·希勒博士带着这个念头,对压眼闪光开始了新的探索。

对于人的压眼闪光现象已有过不少研究,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看到的“金星”大致是星星般散落分布的点或小圆形,比较暗,白色或彩色都有,但这些有限的了解距离找到视觉恢复方法的目标还差很远,探索过程中很多实验无法直接在人体实行,所以寻找适合的动物作为“替身”很有必要。

恒河猴算是实验的常客了,在压眼闪光的研究中心,它也是非常理想的实验对象。它们的视觉系统与人类相近,且初级视皮层面积大,无沟回,便于定位和操作,想要推进人类视觉恢复的研究,就先要在恒河猴上进行较为透彻全面的了解,过去的一些研究已经把恒河猴的视野向“金星”出现的位置和初级视皮层对应神经元位置定位,刺激V1的什么位置产生的“金星”会出现在哪里,尽在科学家的掌握之中。

但只知道位置还远远不够,想要利用“金星”成像我们还需要知道一些重要信息,恒河猴看到的金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这就是希勒此次研究的主题。

假如猴子会说话,这个问题就好办多了,但鉴于我们和这灵长类的亲戚无法进行语言交流,想知道“金星”的具体特征就需要依靠精巧的实验了。

希勒对猴子进行了特殊的训练,使它们在视野中出现两个点时,目光会移向更大、更亮的点,这个巧妙的训练方法,和猴子目光的移动方向,成为判断“金星”特征的利器。

在这个实验中,猴子的视野会出现一个光点(对照点),接着对照点下方会出现另一个光点(实验点),如果猴子的注视方向没有变化,说明实验点比对照点更小或者更暗,如果猴子的目光下移,则说明实验点比对照点更大或者更亮。

通过插入恒河猴V1区域的电极刺激,产生不同大小的“金星”,让它们判断大小。猴子先生在重复70多次实验后,“告诉”实验者们“金星”的大小约为9~26角分,(衡量视野中光斑半径的单位),并且改变电流大小对“金星”的大小影响不大。

这组实验中,猴子的视野正中心会预设一个很小的光点(对照点)。而电极激发产生的光点(实验点)在对照点下方,在实验中视野的背景颜色会不停改变。当背景颜色与实验点颜色不同时,猴子可以看到实验点,于是会一直盯着实验点看。一旦视野背景颜色与实验点相同,实验点将消失,猴子的目光便会上移,看着中心的对照点,每当这时研究人员就会知道激发产生的光点的颜色就为当前的背景颜色。

同样经过70多次实验后,研究者发现“金星”其实色彩多变,但总体而言,颜色比较暗淡,都是不饱和色,包括灰暗的粉色、蓝色、绿色、黄色等。不单调的色彩对于视觉恢复是个大好消息,假如技术研发成功,盲人们大有可能看到一个色彩还算丰富的世界。

希勒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摄像机影像向电刺激的转换,使用一台电脑,一端连接摄像机,一端连接用以刺激人脑V1区域的电极,将摄像机拍下的景象转换成刺激人脑的电信号,让产生的“金星”组成相应的图像,让盲人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看见”这个世界。

他希望更好地了解人的大脑来帮助自己达成目标。但目前的研究进展还只是漫漫长路的第一步,倘若有一天这项技术得以实现,将会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盲人眼中本不起眼的黯淡“星空”竟可以照亮他们的世界,让他们有机会看到真正的星空。

172/1000
单选题

根据上文,用猴子来进行实验的原因不包括:

A

很多实验无法在人体中进行

B

猴子的视觉系统与人类相近

C

猴子的初级视觉层与人类相同

D

在猴子身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研究成果

正确答案:C
正确率:0.0%
易错项:D
知识点:说明文
来源 【2014-上海A-022】【2014-上海B-069】 展开解析
173/1000
单选题

近几年,主打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动画电影________,与之对应的产业链也日渐生成,创作与产业互相________,呈现生机勃勃的气象。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脱颖而出   砥砺

B

蜂拥而出   激励

C

层见叠出   呼应

D

呼之欲出   推动

正确答案:A
正确率:44.0%
易错项:C
知识点:并列关系
来源 【2023-江苏A-033】 展开解析
材料

古代书画以纸或绢为载体,因而也被称为“纸绢画”。不同时代的纸绢会自然而然带有该时代造纸或丝织工艺的特点。

绢是一种平纹组织的丝织物,早在原始社会就已出现。最初用生丝织造,质地比较粗疏;通过捶压等整理工序,生绢可以变成密度较大、坚韧挺括、平整均匀的熟绢,这种工艺大概在战国、秦汉时期已经出现于丝织业发达的山东一带。从实物和文献记载看,初唐以前书画都用生绢,经纬间并不十分精密,很难画得精细入微。这种生绢直至晚唐仍在使用,韩愈《桃源图》“生绡数幅垂中堂”中的“生绡”就是生绢。盛唐时期,画家开始使用洁白如银、质地平滑的熟绢,材料加工的进步,为丹青与水墨画风的细密精丽提供了保障。不过以生绢作画仍很流行,张僧繇、阎立本等人的画作都用生绢。

五代绘画用绢极粗,质地如布。宋人绘画用绢分为两种,一种是社会上普通画家所用的质地稀薄的绢,一种是为满足宫廷书画需要而特别制作的“细密如纸”的院绢。宋徽宗《听琴图》用的应该就是院绢,质地细密,灰尘不易沾污,加之保存较好,千年后仍洁白如新。

绢有一定幅宽,这是丝织工艺和政治制度双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从工艺角度而言,古代的绢都是人工织成的,绢的幅宽和织布人的肩宽有密切关系,幅面太宽,投梭织纬就会十分困难。从政治角度而言,绢在古代是一种特殊商品,曾长期作为实物货币使用,西汉之后的历代官府都实行“钱帛兼行”的政策,绢帛不仅可以输纳捐税,还可用以偿付债务、俸禄等,因而要求统一规格和质量。西周时期规定绢帛幅宽为2.2尺,约合现在的43.8厘米,这个标准一直沿用到隋朝,但是由于尺寸变迁,绢的实际幅宽总体上呈逐代增长趋势,最宽时约合65.93厘米。唐、五代基本以1.8尺为官方标准,约合55厘米;宋代以2尺(61.44厘米)为幅宽标准。因为绢的幅面是个常数,作画人可在单幅绢面上绘制小型画;若要创作大型画面,通常采用将两幅或三幅绢面拼接起来的方法获得足够的宽度,比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郭熙的《早春图》,都画在两幅拼接起来的绢面上;范宽的《雪景寒林》和李唐的《万壑松风》,则是用三幅绢面拼合而成的。

174/1000
单选题

关于绘画用绢,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

唐代水墨画多画在熟绢上

B

宋人绘画兼用生绢和熟绢

C

熟绢上的绘画不可能早于初唐

D

绢质随时代发展而趋于细密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0.0%
易错项:D
知识点:记叙文、传记等
来源 【2013-北京-069】 展开解析
175/1000
单选题

甲乙丙丁四个建筑队分别承担相同的施工任务。由于设备原因,当甲乙丙同时开工时,丁已经干了若干天。经过一番努力,甲用3天,乙用5天,丙用8天,赶上了丁的进度。已知甲的效率是12,乙的效率是8,则丙的效率是:

A

4

B

星光公考

C

星光公考

D

星光公考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5.7%
易错项:B
知识点:工程问题
来源 【2019-辽宁-065】 展开解析
176/1000
单选题

收割一片稻田,可选择甲、乙、丙3台农机。用丙收割的用时比用甲短4小时,比用乙长2小时。已知甲、乙的收割速度分别为5亩/小时和9亩/小时,那么丙的收割速度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A

小于6亩/小时

B

6~7亩/小时

C

7~8亩/小时

D

大于8亩/小时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4.9%
易错项:B
知识点:工程问题
来源 【2023-浙江A-064/浙江B-044】 展开解析
177/1000
单选题

中国制造业规模迅猛扩张并成为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用来替换题干中“不可或缺”这个词语的是:

A

缺一不可

B

必不可少

C

独一无二

D

举足轻重

正确答案:B
正确率:80.0%
易错项:D
知识点:语义关系
来源 【2008-福建-046】 展开解析
178/1000
单选题

①由达成共识到制订计划,_______欧盟在军事一体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②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领导既然这样要求,我们也只能_______而为之了。
③实践证明,人的大脑愈用愈发达,不用则会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表明        勉励        蜕化

B

说明        勉力        蜕化

C

说明        勉励        退化

D

表明        勉力        退化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0.5%
易错项:C
知识点:近义词辨析
来源 【2015-深圳-061】 展开解析
179/1000
单选题

广汉三星堆位于成都平原,即古蜀国。传统的看法,蜀地很封闭,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是现在通过考古实践知道,蜀地和中原一直是保持着联系的纽带,在那里能够看到中原文化明显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大概是间接的。从种种迹象看,比如三星堆的青铜器可能是受荆楚地区的影响,而荆楚地区又在中原商文化的影响之下。商文化的影响通过三峡进入四川,还可能由陕西的汉中城固、洋县一带也影响到四川。
这段文字主要要说明:

A

广汉三星堆是在古代的蜀国

B

传统认为蜀地是很封闭的

C

蜀文化受到中原文化明显的影响

D

商文化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四川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8.6%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08-四川法检-034】 展开解析
180/1000
单选题

尽管历经了去年的__________,今年,投资者们仍是_________。但,是大喜还是大悲?就看你自己的选择了。展望今年的投资方向,房产、股市依然是大众难以割舍的经典理财方式,而涉及区块链的投资则_________,在民间受到了追捧。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悲喜交加      卷土重来        蓬勃发展

B

大起大落      跃跃欲试        异军突起

C

跌宕起伏      摩拳擦掌        应运而生

D

坎坷不平      兴致高昂        炙手可热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2.9%
易错项:D
知识点:转折关系
来源 【2019-黑龙江边境紧缺-033】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