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巴团试赁议,渠途明集三争赫迈应规租租通道并汽用确:江辆过车回渠向第赁测获道取方前正提”的相关试题
251/1000
单选题

小赵、小钱、小孙一起打羽毛球,每局两人比赛,另一人休息。三人约定每一局的输方下一局休息。结束时算了一下,小赵休息了2局,小钱共打了8局,小孙共打了5局。则参加第9局比赛的是:

A

小赵和小钱

B

小赵和小孙

C

小钱和小孙

D

以上皆有可能

正确答案:A
正确率:29.0%
易错项:B
知识点:统筹问题
来源 【2011-国考-073】 展开解析
252/1000
单选题

为加快推进县域交通基础设施内畅外联、互联互通,A、B两地新修建了一条高速公路。甲、乙两辆汽车在这条高速公路上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驶7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65千米,两车在距中点18千米处相遇。这条连通A、B两地的高速公路全长是:

A

139千米

B

256千米

C

278千米

D

556千米

正确答案:D
正确率:30.9%
易错项:C
知识点:普通行程
来源 【2023-吉林-057】 展开解析
253/1000
单选题

汉语中有一类名词连名词的复合词,其词素组合顺序为,前一个词素是被修饰、被限定的成分,后一个词素是修饰、限定成分,称为“正偏式”名-名复合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正偏式”名-名复合词的是:

A

火舌

B

布衣

C

兄弟

D

车速

正确答案:A
正确率:24.8%
易错项:D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25-浙江A-095/浙江B-090/浙江C-085】 展开解析
254/1000
单选题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从理论上说,买房不是刚需,居住才是刚需。但为何“宁买房不租房”?这说到底还是因为权利:人们不仅在买“产”,也在买“权”。对物权之上的受教育权、养老保障、医疗等权利的需求,有时比居住本身还强烈。越是人口流动大、业态更新快的城市,这个问题越紧迫。以租购同权为特色的房屋租赁市场改革,正是抓住了这一深层次的需求,尝试实现租屋供给不足和租屋赋权不足的双重解铃。
这段文字中“这个问题”指的是:

A

租屋供给不足的状况普遍存在

B

房价超出许多刚需的购买能力

C

对物权之上各项权利需求强烈

D

房子长期以来被视为增值手段

正确答案:C
正确率:93.7%
易错项:B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0-四川下-040】 展开解析
255/1000
单选题

南京在历史上的名字变化或褒或贬,根本源头在于统治者的好恶。不惟南京,同样原因也引发了其他地名的变迁,宋廷平定方腊起义之后,深恨江南百姓造反,艺术修养最高的皇帝宋徽宗遂在地名上做文章:方腊的两个活动区域,歙州被改成徽州,取的是“徽”的本意“捆绑束缚”;睦州则被改成严州,意思更是不言自明的。相比之下,朱元璋为避国号讳,取“海定则波宁”之义,将明州改成宁波,已是很“友好”了。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

古代帝王在地名方面的偏好

B

统治者对某些地域的好恶

C

地名变迁背后的政治因素

D

历史事件对地名的影响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6.8%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8-国考地市-043/国考副省-036】 展开解析
256/1000
单选题

研究人员完成了两项记忆实验,实验一中参试者学习40组单词,实验二中参试者学习一系列手指信号。两实验中,只告诉一半参试者10小时后将接受测试,实际上所有参试者都将接受测试。只安排一部分参试者在学习和测试之间小睡。结果发现,睡觉组参试者比不睡觉组参试者表现更好;事先被告知要进行测试的参试者,测试成绩也比较高。因此,研究人员认为,睡眠有助于大脑储存对将来有用的记忆信息。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反驳该结论的一项是:

A

实验一中参试者都是记忆力较好的、在某语言专业学习的年轻人

B

有些被告知要进行测试的参试者,小睡时没有睡着,他们无意识地在大脑中复习所学过的内容

C

安排小睡时间的参试者,均为年龄较小的少年,而众所周知,人在少年时期的记忆力比较好

D

实验二中部分小睡的参试者以放松的心态参加考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5.1%
易错项:B
知识点:削弱反驳型
来源 【2013-联考/安徽-097】 展开解析
材料

人们常说“万物有灵”,这里的物也包括植物。植物能与昆虫等生物进行各式各样的“互动”,有些互动似乎是通过声音来实现的。①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植物能对动物发出的声音做出反应。比如,当一些植物“听到”传粉昆虫发出的声音,就会增加花蜜中糖的浓度;有的植物会改变基因表达,从而对声音进行响应。与此同时,科学家还发现,一些植物会通过振动,发出超声波。比如,有研究人员通过连接在松树切片上的传感器,探测到松树切片发出的声音。②
此前还发现植物缺水或受伤时,颜色、气味、形状等表型会发生变化,尚未研究过的问题是:压力状态下的植物,能发出在空中传播的声音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生物学家利拉赫•韩达尼及其团队利用超声波传声器,记录了番茄和烟草这两种植物在健康与压力状态下发出的声音,对比发现,处于压力状态下的植物并不沉默,它们会发出气泡膜破裂般的声音,频率很高,超出人耳的听觉范围,这一研究成果最近发表在《细胞》杂志上。
研究人员在安静的地下环境中创建了一个吸声室,采用两种方法,使植物处于压力状态:一是几天不浇水,使之缺水;一是剪断它们的茎部,使之受伤。在吸声室里,他们捕捉到植物发出类似气泡膜破裂的短促声响,音量与正常人的谈话相当,只是频率很高,人类无法直接听见。③
研究表明,缺水的番茄植株,每小时发出大约35次声响;受伤的番茄植株稍微安静,发出大约25次声响。烟草植株总体上比番茄植株安静,缺水状态下每小时发出大约11次声响,受伤状态下发出大约15次声响。水分充足、未经修剪的植物基本保持安静,每小时只发出1次声响。④
在记录下这些植物的声音后,研究人员训练了一种可以根据发出的声音,识别植物种类与状态的机器学习算法。这种机器学习模型能够区分番茄与烟草、识别植物的脱水与受损程度,准确率高达70%。目前研究人员尚未明确这些声音的产生机制,但是认为可能是由植物维管系统中气泡的形成和破裂造成的。
并非只有番茄和烟草这两种植物会“说话”。此前,该研究团队在进行初步调查时,曾经发现玉米、小麦、葡萄和仙人掌等许多植物,在压力状态下都会发出声音。这些声音是超声波,频率约在20~100千赫兹范围内,音调很高,通常超出人的听觉范围。不过,有些动物可能可以听到,比如蝙蝠、老鼠和飞蛾等,可能就生活在一个充满植物声音的世界里。
那么,这些声音是植物“有意”发出的吗?这是研究人员想要了解的另一个问题。目前,他们尚不清楚植物发出这些声音是否为了与其他生物进行交流,但是认为这些声音的存在,具有重大的生态和进化意义。无论植物是否有意发声,检测到植物的声音,都有可能助力农业发展。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通过接收来自农田或温室的某种特定声音,就可以判断作物是不是缺水了。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其他动物和植物对这些声音的反应,也在探索我们在自然环境中识别与解读这些声音的能力。

257/1000
单选题

关于利拉赫•韩达尼及其团队的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建立了类似真空环境的吸声室

B

对植物在压力下的发声机制作出解释

C

发现蝙蝠能够听到植物的声音

D

构建了能够识别植物声音的机器模型

正确答案:D
正确率:42.4%
易错项:B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4-国考副省级-053】 展开解析
258/1000
单选题

某单位为业务技能大赛获奖职工发放奖金,一、二、三等奖每人奖金分别为800、700和500元。11名获一、二、三等奖的职工共获奖金6700元,问有多少人获得三等奖:

A

3

B

4

C

5

D

6

正确答案:D
正确率:22.2%
易错项:B
知识点:方程思想
来源 【2013-河南-032】 展开解析
259/1000
单选题

全面从严治党和鼓励担当作为是内在统一的,不是彼此对立的。严并不是要把大家管死,使人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搞成暮气沉沉、_______的一潭死水,而是要通过明方向、_______、正风气、强免疫,形成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进一步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浑浑噩噩  讲原则

B

唯唯诺诺  严法纪

C

无所事事  守底线

D

无所作为  立规矩

正确答案:D
正确率:31.7%
易错项:A
知识点:并列关系
来源 【2024-国考行政执法-024/国考副省-028】 展开解析
260/1000
单选题

2015年9月25日,为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庆,中央代表团向自治区赠送了习近平总书记题词“(   )”的贺匾,国泰“榴”芳等纪念品。

A

各族人民共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梦想

B

民族团结一家亲

C

民族团结稳定,社会和谐发展

D

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

正确答案:D
正确率:42.9%
易错项:B
知识点:政治理论
来源 【2017-新疆-031】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