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山西高考时间表”的相关试题
材料

浏览史书,常常会发现一些对我们今天很有启迪的故事。《三国志》记载:建安五年春,袁绍积极秣马厉兵,统领十万大军准备伐曹。谋士田丰对袁绍说:“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袁绍不听,丰恳谏,绍大怒,命将田丰下狱。官渡一战,曹操大破袁军。绍既败,有人对田丰说:“君必见重。”田丰却说:“若军有利,吾必全,今军败,吾其死矣。”袁绍回来,果然把田丰杀了。

田丰反对袁绍伐曹的意见,不是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么?那么,为什么还要杀田丰呢?这个问题似乎有些令人费解,然而,好好思索一下,也是不难得出答案来的。袁绍之所以要杀田丰,关键在于田丰伤了袁绍的“面子”,破坏了他的“威信”。因为你反对我,你对了就意味着我错了,这还了得。作为谋臣的田丰正是深深了解袁绍之为人,所以当有人向他道喜时,他却想到了“吾其死矣”。

由此联想到今天我们某些单位的个别领导,他们在工作上总喜欢搞独断专行,听不进去半点不同意见,但为“面子”和“威信”,可以置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顾,拗着要下面“坚决照办”。他们一旦犯了错误,更是文过饰非,对那些反对他们并被实践证明是反对对了的人,则是耿耿于怀。虽然这些人不能像袁绍对付田丰那样向提意见的同志开刀,但他们手里有权,瞅准机会暗里打击报复,待时机一到,就把“小鞋”往那些同志的脚上一套。可以说,在这些同志的身上很有几分“袁绍遗风”。

列宁曾经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据说,历史喜欢作弄人,喜欢同人们开玩笑。本来要到这个房间,结果却走进了另一个房间。在历史上,凡是不懂得,不认识自己的真正实质,即不了解实际上(而不是凭自己的想象)倾向于哪些阶级的人们、集团、派别,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当年袁绍以为杀了田丰,就可以掩盖自己的愚蠢,维护自己的“威信”,结果落得为天下哂笑。今天我想有必要给某些人也敲一声振聋发聩的警钟:请君以袁绍为戒!

821/1000
单选题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

A

袁绍不该轻易杀掉田丰

B

说话做事要三思而行,否则后患无穷

C

历史总是喜欢捉弄人,喜欢和人开玩笑

D

为了维护个人面子,独断专行,最终必定失败,贻笑天下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0.0%
易错项:B
知识点:议论文
来源 【2009-山西党群-053】 展开解析
材料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携带数吨硫酸铁粉末起航前往南极,以研究能否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海藻等微生物的生长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该小组的9名研究人员来自东吉利大学和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预计科学家们将于2月开始进行实验,届时他们将把数吨硫酸铁倾倒入南极海域,同时还将向海中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该示踪剂可检测硫酸铁的变化和去向。

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提出,此后科学家们一直在对这一理论进行检验完善。科学家们近年来在位于赤道的太平洋海域进行实验时曾发现,硫酸铁确实能起到让蓝色海洋变绿的作用。硫酸铁不仅可大幅度提高该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而且一些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还因此增加了20多倍。

科学家认为,在南极海域研究铁元素与海洋生产力的关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因为南极海域被认为在地球海洋中是最“缺铁”的,而这种营养缺乏很可能对该海域生产力造成了某种程度的限制。另外,与作为二氧化碳源的太平洋等海域不同,南极海域可吸收温室气体,其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可起到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目的。

不过,科学家们同时也指出,投放硫酸铁后海中浮游生物会增加,这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温室气体来源尚需研究。

822/1000
单选题

对文中划线处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它们的相互作用保持了空气含量的平衡

B

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将出现负增长

C

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效果将更显著

D

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可吸收温室气体,并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正确答案:D
正确率:100.0%
易错项:统计中
知识点:说明文
来源 【2009-山西党群-049】 展开解析
材料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携带数吨硫酸铁粉末起航前往南极,以研究能否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海藻等微生物的生长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该小组的9名研究人员来自东吉利大学和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预计科学家们将于2月开始进行实验,届时他们将把数吨硫酸铁倾倒入南极海域,同时还将向海中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该示踪剂可检测硫酸铁的变化和去向。

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提出,此后科学家们一直在对这一理论进行检验完善。科学家们近年来在位于赤道的太平洋海域进行实验时曾发现,硫酸铁确实能起到让蓝色海洋变绿的作用。硫酸铁不仅可大幅度提高该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而且一些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还因此增加了20多倍。

科学家认为,在南极海域研究铁元素与海洋生产力的关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因为南极海域被认为在地球海洋中是最“缺铁”的,而这种营养缺乏很可能对该海域生产力造成了某种程度的限制。另外,与作为二氧化碳源的太平洋等海域不同,南极海域可吸收温室气体,其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可起到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目的。

不过,科学家们同时也指出,投放硫酸铁后海中浮游生物会增加,这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温室气体来源尚需研究。

823/1000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际科学小组研究内容的一项是:

A

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微生物的生长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B

向南极海域倾倒硫酸铁

C

向南极海域投放硫酸铁以增加浮游生物数量

D

向南极海域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0.0%
易错项:D
知识点:说明文
来源 【2009-山西党群-047】 展开解析
824/1000
单选题

4,30,56,82,(   )

A

114

B

106

C

112

D

108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8.9%
易错项:C
知识点:差数列
来源 【2009-山西党群-003】 展开解析
825/1000
单选题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有经常吸收空气中水分的氯化镁,所以粗盐容易变潮,但精盐里是很纯的氯化钠,不易吸收水分,这意味着:

A

精盐也会变潮

B

精盐比粗盐价格要高

C

精盐不易变潮

D

炼精盐是今后盐业发展的趋势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8.4%
易错项:D
知识点:日常结论
来源 【2009-山西党群-096】 展开解析
826/1000
单选题

听莫扎特的音乐能够提高智商,这被称作“莫扎特效应”。无论“莫扎特效应”有无这样的神奇功效,音乐在陶冶情操、抚慰心灵上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出来。人类离不开音乐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通过这段话,可以知道的是:

A

作者认同“莫扎特效应”

B

作者认为音乐能够提高智商

C

看不出作者是否认同“莫扎特效应”

D

音乐在大脑的开发方面起关键作用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0.0%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09-山西党群-044】 展开解析
827/1000
单选题

第二职业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早已存在,但它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而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只要劳动还不能脱离“谋生”的手段,必然有第二职业存在。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第二职业:

A

是一切社会都有的普遍现象

B

是一种谋生的通用手段

C

是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仍然存在

D

是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手段

正确答案:C
正确率:34.0%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09-山西党群-041】 展开解析
828/1000
单选题

所谓天才,我理解就是不屈从外力,由着自己的天性行事。他总爱在主体的能动性中,最大量的实现自己的价值,找到一种创造的美、表现的美、自我愉悦和自我欣赏的美。这美,主要体现为一种原始生命力,天才是病态和怪异者;对社会结构和群体秩序来说,天才是异端和不稳定因素。天才的创造过程,就是一种同内外两界压抑与反压抑、反抗与顺从、坠落与升华的角力。
文中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对“天才”的理解的观点,其中,准确的一项是:

A

天才是不屈从外力,由着自己的天性行事

B

天才是伟大的创造者,是病态与怪异者,是异端与不稳定因素,是矛盾角力的产物

C

天才是伟大的创造者,是病态与怪异者

D

天才是由着自己的天性行事,是异端与不稳定因素,是矛盾角力的产物

正确答案:B
正确率:42.9%
易错项:D
知识点:词句理解题
来源 【2009-山西党群-046】 展开解析
829/1000
单选题

每当想起父亲对我说过的他那_______的童年,都使我倍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并催我进取。
填入划横线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苦涩

B

苦难

C

苦命

D

苦恼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0.3%
易错项:A
知识点:修饰关系,轻重
来源 【2009-山西党群-026】 展开解析
830/1000
单选题

一个四位数能被72整除,它的个位数与千位数之和是10,且个位数是偶数又是质数,去掉个位数和千位数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是质数。问此四位数是多少:

A

8592

B

8612

C

8712

D

8532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8.0%
易错项:B
知识点:整除思想
来源 【2009-山西党群-025】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