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山西高考时间表”的相关试题
261/1000
单选题

古代咏花诗对花的自然属性有丰富多彩的描绘。剪春萝花瓣前端呈不规则锯齿状,像剪出的花边,被描述为“谁把风刀剪薄萝,极知造化著功多”。写腊梅的“洗却铅膏饰道装,檀心浅露紫香囊”。“饰道装”表明总体来说花被是黄色的,长在下陷成囊状的花托上,且基部有紫晕,所以说“檀心浅露紫香囊”。写山茶花“雪里开花到春晚,世间耐久孰如君”、野蔷薇“似锦如霞色,连春接夏开”。
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是:

A

人们赏析古代咏花诗的人文内涵和对自然属性的描述

B

古时候人们对花卉有细致深入的观察,并表达得言简意赅

C

古代咏花诗对花形、花色、开花时间有精彩纷呈的描述

D

中国古代诗人们观花咏花,留下无数名垂千古的诗篇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1.2%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08-山西-018】 展开解析
262/1000
单选题

年画作为民俗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通过点、线、面、色等的巧妙组合,反映了民众的文化心理、审美观。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民众的审美情趣以红为美,以大为美,以对称为美,以规范为美,都充分体现于年画艺术特色上。在农村,吉祥的含义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祝愿、期望、赞赏和歌颂的多种意思。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A

年画传达着我国民间的美学形态

B

年画体现出民众的审美情趣

C

年画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美好心愿

D

年画反映了民众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3.7%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08-山西-005】 展开解析
263/1000
单选题

1923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决定采用北京语音标准,在全国推行,语言与方言不只是交流工具,而且是文化载体。现在,方言的萎缩即是一方文化的褪色。保持方言、民族语言与共通语的并存有利于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应让方言有一定的表达空间。而且方言不但应用于一方土地,还能丰富共通语的色彩,如粤语的“打的”“买单”“高企”与“烂尾楼”等词语已经进入共通语语汇,并且有所发展。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

提倡双语有利于保持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特色

B

共通语认同有利于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与科技发展水平

C

提倡双语、方言、民族语言与共通语并存

D

任何一种共通语都是以某种方言为基础的

正确答案:A
正确率:43.9%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08-山西-002】 展开解析
264/1000
单选题

报纸∶编辑

A

学生∶教师

B

机器∶操作

C

信件∶邮差

D

电影∶导演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1.9%
易错项:B
知识点:对应关系--其他对应
来源 【2009-山西-070】 展开解析
265/1000
单选题

苏格拉底∶柏拉图

A

鲁迅∶周作人

B

孔子∶颜回

C

曹雪芹∶吴承恩

D

莎士比亚∶萧伯纳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6.7%
易错项:D
知识点:对应关系--其他对应
来源 【2009-山西-068】 展开解析
266/1000
单选题

哥哥和弟弟在一周长为800米的环形跑道上赛跑,已知哥哥每分钟跑60米,弟弟每分钟跑40米。现在哥哥和弟弟沿着跑道同时、同地、同向起跑,且二人每跑200米都要停下来休息2分钟,那么多少分钟后哥哥第一次追上弟弟:

A

78

B

80

C

82

D

84

正确答案:D
正确率:9.7%
易错项:B
知识点:追及、相遇
来源 【2008-山西-048】 展开解析
267/1000
单选题

若干学校联合进行团体操表演,参演学生组成一个方阵,已知方阵由外到内第二层有104人,则该方阵共有学生多少人:

A

625

B

841

C

1024

D

1369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0.0%
易错项:C
知识点:植树问题
来源 【2008-山西-047】 展开解析
268/1000
单选题

某学校入学考试,确定了录取分数线。在报考的学生中,只有星光公考被录取,录取者平均分比录取分数线高6分,没有被录取的学生其平均分比录取分数线低15分,所有考生的平均分是80分,推知录取分数线是:

A

80

B

84

C

88

D

90

正确答案:C
正确率:22.2%
易错项:B
知识点:比赛问题
来源 【2008-山西-044】 展开解析
269/1000
单选题

归属是人的一种_______需要,人在社会中总是_______归属一定的群体。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高级心理    渴望自己

B

复杂心情    期望个人

C

特殊感情    希望个体 

D

社会交往    自然而然

正确答案:A
正确率:36.2%
易错项:C
知识点:主谓宾关系,轻重
来源 【2008-山西-029】 展开解析
270/1000
单选题

抗震救灾_______民族精神的活力,_______民族精神的内涵,_______民族精神的价值。民族精神成为战胜灾害的巨大力量。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展示    激发    彰显

B

彰显    展示    激发

C

彰显    激发    展示

D

激发    彰显    展示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2.0%
易错项:A
知识点:主谓宾关系,感情色彩
来源 【2008-山西-023】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