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小麦 的中文名同名作品 作者 1964年出生”的相关试题
材料

孩子的经济成本由孩子出生前后费用支出构成。

孩子出生前的有关支出,即从怀孕至孩子出生这段时期与孩子相关的费用估计平均为2685.36元。其中在孩子出生前费用比中名列前三名的是怀孕期间的营养费(38.58%)、住院接生费(26.91%)和婴儿用品预购费(23.46%)。胎教支出相对有限,只占6.03%。处于各项支出的最后一位。统计结果表明,男孩的妊娠分娩费用(3216元)要比女孩的费用(2109元)高,高出的部分主要体现在额外营养费、雇工照顾费和婴儿用品预购费上的性别差别,生男孩的母亲要比生女孩的母亲多进补289元,高出37.1%;生女孩的家庭几乎不请雇工帮忙,比生男孩的家庭少支出195元的雇工照顾费;男孩的婴儿用品预购费比女孩高出631元,是女孩的3.5倍。

孩子出生后,抚养其0—16周岁的费用为118934.45元。食品费用支出最多,为52314.68元;教育费用次之,为23615.31元;然后依次是家庭生活服务费(12651.68元)、衣着费用(11683.94元)、零花和压岁钱的支出(9876.85元)、文化娱乐活动的支出(8431.25元)、健康保险费(5216.34元)、日用品支出(4562.31元)和医疗保健费(3984.62元)。

311/1000
单选题

从孩子出生后的抚养费用构成来看,食品费用支出占抚养费的比例约是文化娱乐活动支出所占比例的:

A

5.3倍

B

4.7倍

C

7.3倍

D

6.2倍

正确答案:D
正确率:46.2%
易错项:B
知识点:现期倍数比值
来源 【2008-深圳上半年-079】 展开解析
312/1000
单选题

至少在中文世界,将儒家传统定性为一种“人文主义”,已经成为学界的_______,而视儒家传统为一种“宗教”,或者认为儒家传统具有一种宗教性,自清末民初以来一直聚讼不已,至今_______。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公认  尚无定论

B

共鸣  未置可否

C

共识  莫衷一是

D

惯例  前途未卜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5.6%
易错项:A
知识点:转折关系,轻重
来源 【2010-浙江-006】 展开解析
材料

我和我在基础物理学界的同事们是爱因斯坦的理性的后继者,乐于自认为我们是在探求美。有些物理方程丑得让人不愿多看一眼,更不用说把它们写下来了。毫无疑问,终极设计者只会用美的方程来设计这个宇宙!我们宣称,如果有两个都可用来描述自然的方程,我们总要选择能激起我们的审美感受的那一个。“让我们先来关心美吧,真用不着我们操心!”这就是基础物理学家们的呼声。

读者也许会把物理看成一个具有精确预言性而不适于审美沉思的科学。其实,审美事实上已经成了当代物理学的驱动力。物理学家已经发现了某些奇妙的东西: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水平上是按美来设计的。我希望与你们分享的正是这种奇妙的感受。

“美”一词被赋予了一定的内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美的感受是依赖于心理、文化、社会甚至常常是生理等因素的。物理学显然不会关心这一类的美。

自然在她的定律中向物理学家展示的美是一种设计美。因强调几何对称,这种美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想到了古典建筑。物理学家在审视自然时所用的美学体系也是从这种朴素的几何确定性中吸取精髓的。请在纸上画出一个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矩形。快,哪一个图形更能使你愉悦?按古希腊人的观点,多数人大概会选择圆。当然,正方形甚至矩形也不会没有热忱的崇拜者。但存在一个客观的判据,它按圆形、正方形、矩形的次序来排定三种图形的名次,按此次序:圆具有更高的对称性。

或许我不该问哪一个图形更美,而该问哪一个图形的对称性更高。但是,按古希腊人对球形以及它们所构成的天体的完美性的雄辩论述,我还是要继续将对称等同于美。

对称性的精确数学定义涉及到不变性的概念。如果一个几何图形在某些操作下保持不变,就说这个图形在这些操作之下具有不变性。例如,圆在绕它的中心旋转时是不变的。作为一个抽象实体,不管我们把它转17度还是转其它角度,这个圆都不会变。而正方形就不一样,只有绕它的中心转90°、180°、270°和360°时(考虑对几何图形的影响时,转360°和转0°或不转是等价的)才保持不变。矩形的对称性比正方形的还要低,只有绕它的中心转180°和360°时才保持不变。

313/1000
单选题

作者没有肯定的观点是:

A

物理学家已经发现了某些奇妙的东西

B

物理学家研究自然定律中展示的一种设计美

C

物理学家审视自然时所用的美学体系是从朴素的几何确定性中吸取精髓的

D

物理学是具有精确的预言性,而不适于审美沉思的科学

正确答案:D
正确率:100.0%
易错项:统计中
知识点:议论文
来源 【2009-云南-038】 展开解析
材料

在启蒙思想家的眼中,中国的科举制度是当时世界上最公平最理性的创制了。除了推崇教育的文明中国,他们想不出还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用考试这么科学的方法择仕选官。用考试去决定社会的上升流动,实在要比靠出身和阶级公平得多、理性得多。从历史角度来看,说中国是个考试的国度,并不完全是种贬称。

然而,考试的缺陷也十分明显,它是一套硬化的标准,并不适合每一个人。有些孩子不大会考试,但他可能具有考试考不出来的惊人才华。所以由古至今,制度总会为少数人开一扇方便之门,比如说“举荐”。如今欧美许多名牌大学都有各式各样的方式去吸收考试不行的“特优生”,或者凭学生被公认的惊人成就破格录取,或者倚重某些可信人物的大力担保。

考试本来是公平的,考试之外的多样途径本来也能弥补考试的不足。但是每一个社会都还有贫富差距的问题,有钱人的孩子的确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因为他家有钱请家教,能送他上学费比较贵的名校,所以他考试成功的机会也就比较大了。就算不看考试,理论上富家子弟的表现也可能会好一点,因为他见过世面,面试的时候比较有自信,而且他会得到不少音乐艺术等校外教育的熏陶,容易发展出一般同龄人所没有的能力。

教育是种社会再分配的体系,怎样不让富者恒富,精英永远是精英,这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拿英国的牛津和剑桥来说吧,大家对它们的印象就是“精英贵族名校”,也就是说它们不只精英,而且贵族。如果你中学是在伊顿或哈罗这些地方上的,你进牛津、剑桥就有一半的保证了。于是英国的“重点大学”都有扶助困难学生的奖学金,几十年前还开始了中学校长推荐的计划。他们会请一些较贫困地区的中学校长推介少数极有潜力的学生,给他们特殊的面试机会。饶是如此,直到2007年,牛津大学也还是只有1/10的学生来自穷困家庭。

去年8月,备受舆论压力的牛津大学终于公布了一项惊人的计划:它的入学导师会在挑选学生的时候格外注意学生的地址,看看他是不是住在较为差劲的小区,如果是的话就要优先对待了。牛津入学登记处总监麦克•尼克松(Mike Nicholson)说:“只看成绩太残忍了。我想确认一个学生是否来自高等教育机会比较稀少的地区,我们应该让他们打破障碍。”这个计划用心良苦,但又有不少人嘲讽它是“住址博彩”,以学生的住址掩盖了学生的真正的能力。怎么做都不是,可见教育的公平实在是个不容易对付的难题。

314/1000
单选题

作者对考试的态度是:

A

大加鞭挞

B

不置可否

C

赞誉有加

D

基本认可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3.3%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5-上海B-007】 展开解析
315/1000
单选题

鲁迅∶《呐喊》的作者

A

医生∶大夫

B

番茄∶西红柿

C

土豆∶马铃薯

D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者

正确答案:D
正确率:93.5%
易错项:C
知识点:多重规律
来源 【2009-吉林甲-065/吉林乙-067】 展开解析
316/1000
单选题

下列关于陕籍作家与其作品对应错误的是:

A

杜鹏程:《创业史》

B

路遥:《平凡的世界》

C

贾平凹:《浮躁》

D

陈忠实:《白鹿原》

正确答案:A
正确率:30.0%
易错项:C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4-陕西-008】 展开解析
317/1000
单选题

近年来,在资本的疯狂涌入下,网络漫画内容及平台的价值水涨船高,仿佛从原来的廉价处女地,一跃成为盖满豪华别墅的高档社区。据报道,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各大网站漫画作品总量有15万部左右,网络漫画作者9万多人,漫画点击量达2000亿次,用户规模达7000万。但是应该看到,网络漫画的内容创作水平与市场价值提升并不匹配,用户黏性及消费转化率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高。换句话说,这些被资本捧起来的豪华别墅,很可能成为“鬼屋”。当事物以远超其价值的价格被交易的时候,就产生了泡沫。
这段文字想要表达的是:

A

目前国内网络漫画的价值被高估了

B

大量资金涌入网络漫画市场

C

目前中国的网络漫画的内容创作水平与市场不相匹配

D

国内网络漫画的用户黏性及消费转化率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提高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0.7%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7-陕西-031】 展开解析
318/1000
单选题

高中同学聚会,甲、乙、丙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成为了教授、作家和市长。另外,
(1)他们分别毕业于数学系、物理系和中文系
(2)作家称赞中文系毕业者身体健康
(3)物理系毕业者请教授写了一个条幅
(4)作家和物理系毕业者在一个市内工作
(5)乙向数学系毕业者请教过统计问题
(6)毕业后,物理系毕业者、乙都没再和丙联系过
则可知:

A

丙是作家,甲毕业于物理系

B

乙毕业于数学系

C

甲毕业于数学系

D

中文系毕业者是作家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1.1%
易错项:C
知识点:朴素逻辑
来源 【2008-北京-033】 展开解析
319/1000
单选题

李老师是一个刻苦钻研业务的优秀数学老师,他经常引导学生要快乐地学习,善于融知识、乐趣于一体,启发学生思维。有一天他给全班同学出了这样一道题目:李老师在1994年的年龄比他出生那一年的年份的各位数字之和大6,请同学们算一下李老师在1994年是:

A

29岁

B

28岁

C

27岁

D

26岁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5.0%
易错项:C
知识点:计算问题(不要用)
来源 【2014-吉林(政法干警)-059】 展开解析
320/1000
单选题

作家  之于  作品  相当于(  )之于( 

A

蜜蜂  蜂蜜

B

货币  货物

C

鸡蛋  母鸡

D

园丁  园林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6.9%
易错项:D
知识点:对应关系--其他对应
来源 【2017-江苏B-077】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