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小麦 的中文名同名作品 作者 1964年出生”的相关试题
151/1000
单选题

近年来,世界各国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增进与中国交往的需求日益增强,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汉语是联合国的一种工作语言

B

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D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4.0%
易错项:C
知识点:国情常识
来源 【2008-北京-058】 展开解析
152/1000
单选题

品学兼优的学生不都读研究生。如果以上论述为真,则下列命题能判断真假的有几个:
Ⅰ.有些品学兼优的学生读研究生
Ⅱ.有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不读研究生
Ⅲ.所有品学兼优的学生都读研究生
Ⅳ.所有品学兼优的学生都不读研究生

A

1

B

2

C

3

D

4

正确答案:B
正确率:28.6%
易错项:C
知识点:直言命题
来源 【2013-浙江A-086/浙江B-086】 展开解析
153/1000
单选题

与人们想象中孤独挖掘内心或者寻找灵感的传统写作不同,网络文学生产仿佛一场在相同时空里不断发生的________,作者和读者之间存在大量互动,写作与阅读过程紧密结合。读者________至关重要,读者对创作的参与性也大大增强,作者和读者共同汇聚“创意”,实现作品的创造、更新和进化。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对抗赛  沉浸

B

接力赛  反馈

C

擂台赛  服务

D

淘汰赛  感受

正确答案:B
正确率:91.7%
易错项:A
知识点:解释关系
来源 【2022-联考/福建-027】 展开解析
154/1000
单选题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逐渐认识到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重要性,并在1990年著作权法规定保护办法另行规定。但时隔三十余年,保护办法仍未出台。尽管如此,在著作权法颁布后,学界就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展开研究讨论,提出多种保护方案,涉及权利客体、权利主体、权利内容、保护期限、权利限制等方面的问题。当然,也有个别学者反对用著作权法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主张通过公法加以保护。与此同时,国家版权局也加快推进相关立法,但因质疑声音过大而夭折。
作者可能赞同下列哪一观点:

A

通过公法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最可行的途径

B

围绕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的争议流于表面

C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缺位状态亟需改变

D

国家版权局应就民间文学保护倾听多方面意见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3.7%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3-国考行政执法-047/国考市地-046】 展开解析
材料

xingguang

155/1000
单选题

2018年,高中阶段在校生总人数约为(    )万人。

A

3764

B

3811

C

3935

D

4062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2.6%
易错项:B
知识点:简单加减
来源 【2019-新疆兵团-112】 展开解析
156/1000
单选题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意味着事物的毁灭往往酿生于自身,物自败,尔后生机失,物不腐,虫何生?事物兴衰存亡,内因是决定性因素。由此推及人事,古代哲人尤其强调求仁在己,祸福在我。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然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上文作者意在强调:

A

人是自己命运的主宰

B

事物的发展自有其渐进的过程和内在的必然逻辑

C

人不能自暴自弃

D

人要不断自我省视、自我激励与自我进取

正确答案:A
正确率:43.2%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8-上海A-016/上海B-015】 展开解析
157/1000
单选题

文艺评价是评价主体拥有对文艺作品的鉴赏能力,结合自己的价值观念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从本质上来说,文艺评价是一种以人类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的审美行为,审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的感觉和认知必须和人所处的身体和环境相结合,这构成审美判断的有机组成部分。人工智能应用于文艺评价,是将评价的主体由人变成了智能机器。人工智能通过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对文艺作品的评论只能是一种认知性的识别,机器需要通过对人类以往文艺作品的学习而产生评判标准。
关于人工智能应用于文艺评价,作者的观点是:

A

人工智能可为文艺评价提供技术性标准但无法产生审美

B

人工智能可以从整体意识的层面来评价和鉴赏文艺作品

C

人工智能进行的文艺评价会比以人为主体的评价更科学

D

人工智能评价会对大众的审美标准和评价尺度产生影响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4.7%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4-辽宁-055/江西-055】 展开解析
158/1000
单选题

国内有研究发现,在小学阶段,春季出生的孩子比冬季出生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在学业上获得成功的概率也更高。有人据此推测,这是由于春季出生的孩子年纪更大一些,而年纪大的孩子往往更成熟,更容易获得老师的关注。
以下选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判断的是:

A

得到老师更多关注并不意味着一定有更多在学业上取得成就的机会

B

教育部门规定,小学生必须在当年9月1日前年满6周岁才能入学

C

老师也会倾向于关注成绩不理想的学生

D

其他研究发现,成绩好的孩子普遍善于独立思考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7.2%
易错项:A
知识点:削弱反驳型
来源 【2020-广东乡镇-064/广东县级-059】 展开解析
159/1000
单选题

经典不产自_______的冥想,而源于_______的共鸣。作者自身树立经典意识、在艺术上精益求精;网站编辑把好品质关,及时发掘推荐有潜力的作品;网站、读者、评论家和监管部门也可齐心协力,营造有利环境。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隔绝  协作

B

隔空  合作

C

虚空  现实

D

浅层  深度

正确答案:A
正确率:40.8%
易错项:C
知识点:转折关系,解释关系
来源 【2019-青海A-021】 展开解析
160/1000
单选题

古人行文简略,优秀的作品常常“字不虚设”,阅读者决定不予深究的地方,有可能正是作者用心良苦之所在。因此我们阅读时不宜有所偏,应该像作家写作这些文章时那样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孜孜不倦

B

精益求精

C

字斟句酌

D

心无旁骛

正确答案:C
正确率:92.1%
易错项:D
知识点:比喻关系
来源 【2016-联考/江西-030】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